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麻里溪「飛機場」
2010/02/22 23:39:50瀏覽2118|回應2|推薦21

太麻里溪「飛機場」

昨晚,原民台的「沈哥,好久不見」節目介紹八八風災後的來義部落。風災後,部落旁的來社溪幾乎全為山上崩落的石塊所填滿,而原來知名的大峽谷風景區也已蕩然無存,成了亂石一片的平野荒原。樂天的族人因此打趣著說:「喂,沈哥,我們村裡多了座『飛機場』,你可以坐飛機來吶。」跟著族人苦笑之餘,看著螢光幕裡變得莽蒼闊大的來社溪谷,誰說族人的詼諧裡沒幾分真實呢,來社溪,不正像條飛機跑道嗎?

這也讓我想起新年期間到台東爬山,在北交莫爾山的北側崩壁上下瞰的太麻里溪谷,從那裡往下看到的太麻里溪,也像座大「飛機場」。但見「機場」左方的北大武、南大武山東側坡面崩塌的十分嚴重,「機場」右方的密老老山西側坡面,也崩落的一塌糊塗,聽說,那裡原本都是綠油油的山坡啊。

南、北大武山,以及密老老山的崩石各從東、西兩面湧過來,使得太麻里溪的上游堵塞成一個龐大的堰塞湖,碧綠的湖水,還在河道的上方處,放出清亮的水光。

將鏡頭拉近一些,相較於下方冬季較細窄的河道,我們可以看出堰塞湖的相對寬廣,堰塞湖的不穩定,也嚴重威脅到下方嘉蘭等部落的安全。堰塞湖的一側,即是昔日包盛社所在的河階地,只是不知那早已人去屋空的舊社遺址,是否仍然無恙。

再往右邊看去,太麻里溪的重要支流比魯溪的河床也整個上來了,兩側的唐太蘭山及密老老山山壁也崩塌處處,在山凹處的比魯溫泉看不出是否被掩埋掉了,只看到河床上有些車輪的痕跡,雖說近日已禁止進入,但仍有不少吉普、四驅車冒險進入。

冬季枯水期的比魯溪流顯得窄細非常,讓人幾乎難以相信去年秋天他曾造成偌大的災難。而且由於大量溪石的堆積,河道也變成了較易行的寬廣「車道」,一如東港博岳的吳耀崑前輩所說,台灣這幾年山林、河道的改變,實在是災難,但卻也讓許多深山變得容易親近,只要沿著溪底路深入,許多過往沿稜線要走三、四天的山,現在都可以紮營溪底,一天一顆,以單日往返。看著這條深邃的比魯溪谷,裡面還藏著不少排灣族的舊社及古道,從前根本難以企及,但現在,似乎有了探查的希望。

在這台灣的東南隅,溪谷「機場」、溪底「車道」,也不僅限於太麻里溪而已,只在我們第一晚住宿的歷坵村,村旁的金崙溪亦然。據說八八風災後,村旁的河道即由原本的 36.2公尺變成103公尺,足變寬了有近三倍之多。

而在金崙溪南方不遠處的大竹溪情形也一樣,河床裡堆積的沙石、漂流木,有如月球表面一般的灰心荒涼,出海口處看來還甚新的大竹高橋,橋面已幾乎和河床等高,天知道能否挨過今年的雨季。

淒風苦雨的年節裡,在台灣東南部的山區走了四、五天,看到許多八八風災後的剩水殘山,心裡不乏淒涼的況味,就像是泊在大武海岸上的這艘老膠筏,獨對沈沈暮靄,不能不有些淒清。

但我還是極喜愛這裡的山山水水,就像在虷泉山頭下看到這些正在種薑的山農,生活在山海之間,彷彿和輕漾白雲一般地悠然自適,更別說這裡還有許多神祕的舊部落,以及因缺乏人跡而特有的豐富生態,如果台灣還有雲豹,聽說,也只有這裡最可能有。

大武山的媽媽,胡德夫歌頌的土地即在此,即便因為氣候變遷,這裡的山林多了些傷痕,這裡的溪流成了「機場」,但大武山媽媽呵護下的這片山林,依舊讓人心愛嚮往。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3796116

 回應文章

beer
words
2010/02/23 11:14

我老家也住在太麻里,在此由衷的希望那些歷經在難摧殘後的人們能夠恢復以往氣息,如同台灣牛重新發光發亮

阿棟(stonejung) 於 2010-02-24 17:15 回覆:
祝福所有歷經艱難的人都能發光發熱,更祝福beer老家的人能早日恢復元氣。

微笑天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心痛
2010/02/22 23:49

看了好心痛,

因為我的老家,就在這條溪的最下游!

那張滿是枯木亂石的相片,和我家那邊的現狀一樣!

只有「台灣牛」開始亮燈重生......其他的......唉!


惠風和暢惜芳草.琴韻悠揚伴知音
阿棟(stonejung) 於 2010-02-23 08:57 回覆:
一定會重生的。

只是氣候變遷,重大的風災、水災一定不會僅是個案,需要慎選重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