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月山行(一)──從關山嶺山到魔保來
2009/05/24 16:42:16瀏覽5001|回應3|推薦14

五月山行(一)──從關山嶺山到魔保來

五月初,和中部的山友一起去南部爬山。山友們的目標是布拉克桑山,走布拉克桑山的傳統路徑是由向陽工寮上向陽山,經嘉明湖避難山屋、三叉山到布新營地,由於前半截路大夥兒走嘉明湖多已走了不只一回,所以這次改由關山嶺山經溪頭、魔保來稜線,從向陽大崩壁的北側面上向陽山。關山嶺山到魔保來的稜線過往在向陽大崩壁上即曾騁目神遊過,尤其是溪頭那「拳」嶙峋青灰的大石頭更叫人難忘,所以雖然布拉克桑山已是重來了,仍然興致勃勃地加入了這趟山行。

關山嶺山

關山嶺山在埡口隧道正上方,直線距離約僅600餘公尺,登山口也在隧道左近。拜南橫公路所賜,這座標高3176公尺的百岳竟也成了容易親近的「郊山」,從埡口上的登山口(海拔2605公尺)上攀,一路皆有清楚的路徑,僅需半天即可往來於山頭間,誰還能想像在南橫開通(民國61年)前,「四大天王」足花了4天方才登臨關山嶺山山頂。

因為走得人多,上關山嶺山的路徑甚明晰,路有些陡,但不難走,叫人吃不消的反而是初夏過於熱情的驕陽,由於山徑兩旁缺乏遮蔭,高山的陽光像是從幾萬米的高空直砸下來,炸得人渾身欲焦。

但也因為缺乏蔭蔽,四周反而有了開闊的視野。山徑往上,不久即見南側面有一三角錐狀的山頭,山腰間明顯有一人工開鑿的山徑橫過,依方位判讀,那極可能是日本人開鑿的「關山越嶺道路」。

這條看似不起眼的山徑,開鑿於1930年代初,那時日人眼中最後兩支「未歸化蕃」,一是位於荖農溪上游的拉荷阿雷及其族人,一是藏於新武呂溪上游伊加之蕃的拉馬達仙仙及其氏族,為了鎮壓這兩支頑強的布農部族,日本人除了於1921~1924年間開通了八通關及內本鹿兩條警備道路加以圍堵外,這條起自高雄六龜、終止於台東里瓏(關山鎮),分別由荖農溪及新武呂溪溯源修築的「關山越嶺道路」,更像是插入「未歸化蕃」心口的一支匕首,迫得他們不得不放棄尊嚴與自由,再不能負隅頑抗。

如今,這「匕首」絕大部分已化為南橫公路的路徑,一部分也還深刻在關山嶺山這附近的山脊上。聽說「關山越嶺道路」即是在這裡越過中央山脈主脊,當年在越嶺處,還設有休息亭、見張所(監視台)及高雄州與台東廳的界碑。可如今這些舊有的陳跡都已沓然難尋了,即便往關山嶺山東南稜下張望,也全不見昔日「關山駐在所」的任何遺跡,關山嶺山的得名,還是因為它是「關山駐在所」背靠的山嶺而來。所、碑、亭、台,如今全不見了,只剩下山脊上一條淡漠的線,像是條刻意留下的線索,等待著人們去一探它的幽祕。

山徑再上,視野也愈加地開闊,本來在埡口上已令人驚歎的雲海,在更高處的山嶺上眺望,只有愈加的壯觀,再加上遠處的山容,近處的枯木,這山、雲,枯木共同溶合的壯闊大景,只會讓人更興起「會當臨絕頂」的登高壯志。

隨著視野漸高,這時南側面的三角錐山,也不再像是一堵迫在眼前的高牆,漸顯露的闊大山體,以及其上生長茂盛的綠林,更像是座生機盎然的自然屏風,讓人觀之不盡。

腳步再上,漸漸,綠屏風不再是視野的全部,屏風背後的群峰也露出山頭來,正後方是塔關、鷹仔嘴、關北(關山北峰)及關山,

屏風左後方的則是小關北、海諾南,以及卑南主等南一段的名山,在卑南主後方的雲深處,或許還藏有北大武的龐大身影,

屏風右後方一條稜拉到底,雲海之上露出的一顆土饅頭山,則是與關山嶺山同列名「南橫三星」的庫哈諾辛山 (三星的另一顆為塔關山,都是當日可輕裝來回的山頭),去年晚春亦曾登臨,這裡瞧來分外親切,

再往上走些,塔關、鷹仔嘴、關北及關山的山形愈加地清楚,這裡是展望這些山頭的極佳所在。從這裡看,這些山頭像是一顆顆刻意擺放好的「御飯糰」,全都是三角齊整的形,且除了鷹仔嘴外,也全披了層鮮綠的海苔衣,

這當中,最驚心怵目的莫過於裸露著光滑岩體的鷹仔嘴,除了那如鷹嘴般直啄向穹蒼的山尖引人注目外,我特別注意那條由山尖下降至塔關的破碎稜線,想像著自己走在那條瘦稜上,南面是單斜面的陡下岩層,北側則是著名的關山大斷崖,而腳下可依恃的稜,除了瘦,更是碎,隨時都還可能亂石崩雲……嘿,有些路看看就好,別說走,就連想都別想。

經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於九點半左右登上了關山嶺山山頂。先到山頂的山友無不目標一致地拿起相機猛拍。

關山嶺山的山頂景致特好,從這裡往南望去,剛已露山山形的塔關、鷹仔嘴、關北、關山,這時更是一覽無遺,而且站得高了,連雲海摩蹭群山的么嬌姿態也盡顯眼底。

再仔細瞧,山腰上一順著山勢蜿蜒曲折的動線,那是我們清晨方才經過的南橫公路,公路上三三兩兩逕行的車輛,像是螞蟻般的細小,絕頂上睥睨人間的傲視,在關山嶺山巔上,也不少感受。

不到十點,山雲已翻然作態,原本只在山腰邊摩蹭撒嬌的白雲,這時卻努力要翻過埡口間的低鞍,作勢想一統山南山北。而就在其攻城般地踴躍騰越時,低鞍此時也湧現出輕靈飄然的雲瀑美景,但見他們輕輕襲來,像是襲最飄逸的輕紗,只輕輕地掩掛在翠綠的枝條上,

漸漸地,一層一層地漸掩上,漸濃重……最後,低鞍處白色大軍掩盡了綠大軍,只在白軍先鋒處,稍留下些綠軍已然蒼白的身影。


溪頭山

還未及見南側綠軍、白軍的勝敗之勢,我們即從關山嶺山的北側面翻下,逕往溪頭山前進。

溪頭山,標高3272公尺,位置在關山嶺山向東北方展延去的主稜上,兩山間隔著落差約200公尺的低鞍(最低鞍海拔3017公尺),從關山嶺山這側的山脊上看過去,但見青灰兀立的溪頭山山頭,接連著遠處同樣青灰的向陽大崩壁,一起「灰」成了一大片,而青灰的山頭的及崩壁下,則是無盡的白雲,以及許多蒼翠挺拔的冷杉、雲杉幹影。

時候漸近晌午,山雲也更加的不安分,在我們尚未下鞍時,這一側的白軍也開始吹起進攻的號角,在這裡,不僅是綠軍,連灰成一片的灰軍也漸為掩蓋,

而我們,漸走下去鞍去,渺小的身影,也幾度消逝於雲白間。

近中午時,我們休止於溪頭山山屋。山屋離溪頭山頂已然不遠,但大家仍決意在這個沒有水源,卻可躺下七、八人的小山屋午休,因為昨夜大夥兒兼程南下,遲至半夜二、三點才在荖農國小睡下。今晨,不少夥伴的疲憊與睡意都寫在臉上,這樣的休息,確然是需要的。

午時漸起的山雲,帶來襲襲的涼意,像是為人蓋了床舒服的涼被,正好入眠,看小潘酣暢地沉睡在山屋前的箭竹林下,小小的山屋裡,同樣也滿是這樣的寧靜。

午後一時,大夥兒準時出發。睡飽了,腳步都顯輕快,可上溪頭山的路卻半點也不得輕鬆,全都是陡上的石頭路,路徑只在大石頭間不斷地穿行著,往往在見不著路時,會看到山友們的噴漆指示,告訴你要從這小石隙裡穿過,或是要攀爬過那顆大石頭才行,背著大背包辛苦地翻越,總以為翻過了這石,溪頭山巔片刻即至,可這片刻卻越來越似永恆。

好容易,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攀爬,約兩點半,我們終於來到了溪頭山巔。溪頭山巔,無愧於其石頭山的名號,果然山頭上全是纍纍的巨石,許多大石足有一、二層樓高,往往一走錯路徑,便落入騎「石」難下的窘境。

在大石頭上,山友們各自騁興,阿超快速地爬至北邊一特起的山脊上,享受天地一人的孤寂感,

小潘攀爬上的這顆大石頭,應是溪頭山的最高處,從那裡往下眺望,應該可以看到新武呂溪的源流。台東最重要的河川卑南溪,其主要支流新武呂溪即發源於此,山名溪頭,說的即是這裡是新武呂溪的源頭。

這顆足有兩、三層樓高的聳立巨石,也可能是溪頭山的最高點,石上立有一避雷針,聽說有人曾以攀岩的技術攀爬上去過,我想獨立在那樣的山岩上,一定有極特殊的風景及心情吧!

溪頭山頂並無基石三角點,僅有後來山友自立一刻有「溪頭山」的水泥柱,或許因此它被四大天王所割愛,終無緣列名百岳,否則無論其高度、其氣勢、其獨特的山容,都足以和任何一座百岳併肩而無愧。但也幸好它無緣於百岳,所以溪頭山仍能保有它原始的樣貌,即便是五一連續假期,它仍是專屬於我們的遊樂場。


向陽大崩壁

剛離開溪頭山,向陽大崩壁即以逼人的氣勢直衝人來。這長3公里,高逾800公尺的大崩壁,從18歲初遇後,即已重逢再三再四,早已不陌生了,近年甚至還曾兩三次踩踏在崩壁頂端,在崩壁邊上近距離地睨視其灰黑峭峻的危巖面貌,可在這溪頭山的左近山稜初睹大崩壁的全貌時,心還是大大地震憾了一下。

「嘩!多麼壯觀啊!怎麼會有如此壯麗的崩壁啊!」我不禁在心底大聲吶喊。

這時,日影漸低,本來調皮的山雲逐漸溫馴,原來還蒸騰翻飛於深谷間的雲朵,此刻,卻像隻最馴服的綿羊,只安靜低伏於幽谷間,僅把牠柔順的背脊穩妥地靠在崩壁的邊上。此時,午後的光影輕柔著,雲白也隨之輕柔,最後,連原本猙獰的崩壁也開始輕柔起來,線條漸鬆散,漸模糊,也和這午後洋溢山裡的懶散之氣,漸消融在一塊了。


魔保來營地

魔保來山最高峰不遠,就在向陽大崩壁北側面的邊上,它標高3295公尺,和溪頭山之間也僅隔著一不甚深的低鞍,可是這條稜線終究少人走,除了路跡不甚清楚外,幾處危險地形也過得並不輕鬆,實際上這一天的行程也大抵如是,背著大背包在少人跡的山脊間不斷地上上下下,再加上前一晚睡得不好,每個夥伴都走得極辛苦。

辛苦的代價是一路都有好風景,例如於上魔保來的路上,在辛苦攀爬上一陡峭山崖後,不經意一回頭,正好即見到溪頭山黝黑龐大的山體,以及同樣黝黑茂密的冷杉幹影,在斜陽的映射下煥發出一種水墨都難以寫畫的迷人墨韻,而且似還嫌動態不足,擾擾白雲這時又正好冉冉生起……心底剎時又是一聲驚呼,如此美好的山徑,再累都值得了。

四點半,我們來到了魔保來最高峰下的單斜面山脊上,由於天漸晚了,大夥兒也都累了,且這裡地勢平坦寬廣,夠搭4頂帳篷,附近又有水源,所以領隊阿超決定縮短今天的行程,提早紮營於此。

這是塊意外的營地,實際上若是風大些,四野開闊的這裡也不適於紮營,但今天山風就是微弱,或許就僅有今夜,老天爺專為我們留下了這塊美好的營地。

用作水源的看天池在魔保來最高峰的北側支稜上,距離營地約有400公尺遠,從看天池順著這條北支稜再前行約2公里,即可到「魔保來基點峰」 (標高2857公尺),日本人當初可能基於測量的方便,基石並不埋在南側的最高峰,反而埋在北側這一較矮的山頭上。

在往北側山脊取水時,眼前景象赫然開朗,視野往前開展去,正前方最遠最淡漠的山形是秀姑巒山塊,它的左右較近前的則是南二段名山雲峰及南雙頭山,三塊龐大的山體聳立在層疊的雲海之上,像是海上仙山一般,甚是好看,

在南側近處的,則是僅次於關山的「南部次高山」,老朋友向陽山,它挺拔的山形在斜陽的映照下更顯壯美,我還是第一次在它的北側面近距離地仰望它,這面的向陽山體更顯龐大,更具名山氣勢,

另外,也只有在這一面的視角,你才能向陽山連著向陽大崩壁,一起看個夠。都說向陽大崩壁是向陽山的正字標記,可什麼時候曾在一個畫面下看到它們一起共晒夕陽?也只有在這神奇的魔保來營地上吧。只有在這裡,同樣雄偉的向陽山及向陽崩壁,才會肩併著肩一同接受合照。

在拍下「向陽雙雄」寫真時,我也審視了向陽崩壁的北側邊綠,那是我們明天要循線上行向陽山的路徑,在那當下,我很愛眼前的景象,森綠的冷杉樹林和黃綠的高山草原錯雜著,拉鋸著,共譜一曲蔚然的生命樂章,可是這也意味著明日路途的坎坷難測,高低跌宕看來仍少不了,可以說眼下崩壁有多壯觀,明日前程即有多艱難。

但不管了,路再遠再難,我們仍有夥伴。在取水的閒暇片刻,我和夥伴們高興地在夕陽下玩起影子遊戲。

也在玩遊戲時,發現下方小山頭的森林雲影特別的美,今年將去黃山健行的阿超忍不住的讚美:「有黃山的fu喔!」而我,則著迷於那雲影天光的變幻,久久不能移步。

再走回營地,日頭已更加低斜,雲影和光影也在這裡遊戲著,我特別愛雲海邊上的冷杉剪影,不知怎地,予人有歲月滄桑,時光幽遠的茫蒼感。

不懼晚涼,和山友們走上魔保來最高峰的山頭上。雲海上此時散列著許多小島一般的山頭,但可別小覷這些「小島」喔,這時雲海高度應在3000公尺左右,所以此刻能在雲海上露出頭的,都應是3000公尺以上的名山吧,如西南方不遠處只露出山尖的那座「小島」,那可是百岳排名第85的庫哈諾辛山呢!

我特別注意南邊一路迤邐來的山頭。溪頭做排頭,夕照下它巨石嶙峋的山體,顯得特別地崢嶸特出,好一座雄偉的石頭山,不枉這一趟遠道來訪了。關山嶺山這時隱在溪頭之後,它背後幾顆大號、小號、特大號的「御飯糰」也參差排列著,在遠方幽幽地打著招呼,而更南方的「列嶼」,則是南一段的群峰,有朝一日必將造訪的祕境。

西邊,太陽像個巨大的火輪子,正輕快地往南玉山西側的雲海隱沒下去,彷彿走太急了,雲海上還落下許多未及收拾的金黃亮粉,

而這熔金落日,也映照在向陽崩壁上,為它帶來了絢爛瑰麗的神采,

在魔保來山頭,看群山、看落日、目送一天的結束,直覺這山頭真是個充滿魔法的地方,像是童話裡的糖果屋,你所能想像的最美好,這裡盡有,

即便只是人生一瞬,也很夠了。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onejung&aid=2978372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01:35 【udn】 購買前先比價!森林 玉山 魔法 最低比價

 回應文章

左思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總認為台灣最美的景色.......................
2009/05/25 10:18
我總認為台灣最美的景色,必定要付出體力上山巔才看得到。你的鏡頭証明我的看法。
阿棟(stonejung) 於 2009-05-25 17:38 回覆:
Dear 念茲,以我有限的經驗,的確許多地美麗的地方都是在人跡罕至,需要付出些體力的地方。但有時,人本身也是一道絕美的風景,可惜我不大會取這些景,所以我的鏡頭裡不太有這樣的好畫面,但現實生活中,這些美麗景色卻是每天都看得到的喔。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09/05/25 07:59

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欣賞到絢爛瑰麗的雲海~

台灣真美!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阿棟(stonejung) 於 2009-05-25 09:12 回覆:
謝謝 reed的回應 ,我也很高興能和你分享台灣的美好。

LEON
GREAT
2009/05/24 22:42

真的,好喜歡跟大家走的這段路喔!

老天爺也給足面子,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低

我想,若下次還有機會再走一次、再住一次魔保來營地,是否仍會有此境遇呢?

就讓我們記住這段美麗的時光~:)

阿棟(stonejung) 於 2009-05-24 23:03 回覆:
是啊,阿超,也好喜歡這趟山行,可惜這次錯過了甜甜圈,下回再一起上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