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04 13:45:16瀏覽2218|回應0|推薦13 | |
海岸山脈印象一:望東山 2010年元旦到花蓮走了幾座山,其中的望東、貓公、丁子漏、貓公越、里牙才山都屬海岸山脈,只一座桐林山獨立在中央山脈的東側邊上,少數服從多數,所以姑且名為海岸山脈印象吧。
從工寮直切上稜的路,開始體現些海岸山脈的特色。首先是它的少人跡,雖然走在過往山友紀錄的路徑上,卻幾乎看不到山友任何的踏跡印記,而所謂的路徑,也只是憑山勢推想出的較好上山路線,可能連路底都沒有,只能憑砍刀「殺」出條路來,途中若偶而見到張破爛的路條,真會讓人有「吾道不孤」,欣喜於自己還走在「道」上。 少人跡,讓海岸山脈的山幾乎都成了探戡路線,且相較西部也需探戡的山,海岸山脈還有幾個擾人的特色:一是它的植被常特別的難纏、二是它的表土常特別的髒、三是它的氣候常異常的溼熱,甚至連這裡的螞蝗也特別的大隻且活力充沛。這些擾人的特色在這段上望東山稜的路徑上也絕不少見,特別是那些猖獗張狂的藤蔓,不但頑強的對抗著砍刀,而且具倒鉤的針刺還時不時地勾絆著衣褲,甚或在皮膚上劃下一道道血痕。 「海岸山脈的山還不習慣讓人親近吧!」 相較於中央山脈,海岸山脈生成較為晚近,這些年輕的山斷稜處處,甚難連峰縱走,本已不乏傲岸拒人的姿態,但還不夠,山體裡往往還「草木皆兵」,埋下障礙無數,十足考驗人的耐心及脾氣,所以這些均高雖僅數百,至多不過千餘的山頭,卻讓許多追求者打從心底地心生敬畏。 但在海岸山脈中,望東應算是脾氣較好的山頭吧。這段上稜的考驗高不過60米左右,且阻擾人的藤蔓區域也不算廣大,而藤蔓底下這時有不少刺莓花開得正妍,紅豔的果實也鮮美欲滴,再加上幾株小仙草在林下幽然亭立,這些美好的事物,都彷彿是好脾氣的望東賞下的彩物,獎勵你一路走來的苦辛。 更大的彩物還在山稜上。望東山的山稜是寬廣無礙的短草坡,草坡上有著極明媚的展望。向東望去,是一望無際的蒼藍太平洋,從新社拉過來的海岸線帶著一彎極美麗的曲度,在圓曲的海岸上,還碎著瑩白亮麗的細浪花。 從這裡看新社部落旁突出的海階地也是再清楚不過了。百餘年前一群從宜蘭、經加禮宛平原(今花蓮新城一帶)、再一路南遷到東海岸的噶瑪蘭人在此停下了腳步,他們或許是看中意了這片海岸邊的平台地吧,因而在這片多是海岸阿美「舊社」的地方建立了這處「新社」部落。 這群噶瑪蘭人的的遷徙史,其實也是歷史的一頁辛酸史。從1840年左右他們因為受不了漢人的欺凌而渡海離開了蘭陽平原故土,相傳他們在今天的美崙溪口上了岸,並且在太魯閣、阿美及漢人的環伺下,於1850年代在加禮宛平原立足了腳根(「加禮宛」一名即來自噶瑪蘭族的加禮宛大社,一般相信他們是最早移居花蓮的噶瑪蘭部落),但安居不過二十餘年,在1875年左近又受到了清朝軍隊的驅趕,只能往花東縱谷及花東海岸方向退卻,他們之中的多數後來都混入阿美、或是西拉雅的部落中,但海岸邊的這支新社部落卻是相對地集中,一直到極晚近,都仍保有噶瑪蘭語言、住居及傳統生活文化,甚至我們上午驅車路過村裡小小的市街時,仍見到標榜「噶瑪蘭」的市招,可見即便許多舊有的生活習俗都消逝了,血緣也隨著和週遭的阿美通婚而不再純粹了,但這裡卻仍有著較濃厚的噶瑪蘭自覺,這在整個花東地區,甚至是他們的原鄉宜蘭,都是極為少見的。 新社部落上方的山頭喚做新社山,是一三角獨立的錐狀山頭,這樣的山頭在海岸山脈中絕不少見,也屬山脈的特色之一。由於是較年輕的山系,所以有著較多這樣缺少歲月磨折,甚至尚在隆起長高的特立山頭,再加上山間不少小水系縱橫阻隔,因此造成海岸山脈上的稜線高低起伏,並且破碎非常,幾乎難以縱走。所以這裡的山頭幾乎都僅能一座一座的造訪,想順著稜線去順訪其他山頭,也弄幾條所謂的海岸山脈「南二段」、「北一段」,根本是奢想了。 雖走不成縱走,但這段上望東山的稜線卻是極坦然的大道,其實更明確的說,這應該算是條牛道吧。豐濱附近的海岸山脈多有人放牧,或是走失已成為野牛的大水牛,這些大個子在這片山嶺上滿世界的亂走,無忌憚的亂嚼,踩嚼出山稜上這片寬廣的短草坡,草坡上時不時還留下些大片牛糞,以及牛隻們玩耍用的大泥塘。這裡,顯然是水牛們的快樂天堂了。 於我們也是,走過了短草坡,最後一段上望東的路徑似是人為整出來的防火巷,也有可能是為山上放牧水牛的區域做柵欄鐵絲網的預先整地。總之,也是一路清楚好走的平坦道路,稜線上的路,好像是剛走完縮小版的「能高安東」草原,又接上迷你版的「四秀」防火巷,而這一路的好心情終止於山頂上一顆日本人埋的原點基石,它的編號是「5042」,因為位於樹林之中,這裡其實望不了東,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望東所在,因為在尋訪到這顆石頭的過程中,「望」向「東」方的山海一線,可一直是旅途的主旋律啊!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