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海人氣小吃之二_小楊生煎館 VS. 台灣士林_鍾家水煎包(修改v.01)
2008/04/18 00:37:14瀏覽16049|回應24|推薦63


黃河路美食休閒街與南京西路交匯

聽上海人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愛人超過五分,肯定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 相信到過上海的人,經過一段日子後,一定會知道的小吃,不論是學生,打工的,上班藍領族都會來光顧的人氣小食。

忘了提所謂的生煎饅頭就是台灣所說的水煎包,上海人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簡稱生煎。用半發酵麵糰並包以肉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皮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湯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小楊生煎館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熟水店)兼營品項,餡心以鮮絞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 有人說:『這生煎個頭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粉、香油調製成的。 』一言以蔽之曰:生煎皮薄肉香紅燒肉濃油赤醬。 近年最火紅的要算小揚生煎了。 這家,有著七年的歷史,無論何時去要排隊是一點都不稀奇,(稀奇的是買生煎我還沒碰過有人插隊?) 但,真的是如此好吃嗎?各位看倌請隨我仔細來瞧瞧~

此時接近响午時分,這家位於黃河路的小楊生煎,其門口已漸顯人龍蔓延,基於上次於吳江路,已嚐過小楊生煎,但並不是十分滿意,心想反正對面的”佳佳湯包”人滿為患,我想,今天下午還有行程,不宜多所耽擱,再給它一次機會,就往這個方向走了過去,接近看了一價目表,

嗯~ 比前幾天在吳江路略約貴個四角,價錢剛改過不久,顯然物降上漲在中國也是免不了的趨勢吧? 再來看看他倒底是長一付什麼德行? 喏~

不就是一般水煎包? 或許有人嘴裡會這麼說~ 基於上次的教訓,我只買了四個,共一兩重,再近點仔細瞧瞧?

 

的確依然是嬰兒般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

(其實是油燙燙),翻過來仔細端詳。

其特別地方是生煎收口是朝下,而不似一般台灣生煎包收口朝上。用油煎成酥脆的硬底皮。

咬開看看內餡組成如何? 使勁咬一口,內餡露出。人家是說:『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格主按:皮堅韌無比,要咬開要費點勁才行),互不粘連(格主按:菜籽油像不用錢似的,還黏的起來嗎?),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但沒有添加辛香料,至少我吃不出來,只有加紹酒壓腥,老實說吃起來還真是膩口,連連兩家都是如此,對於喜歡吃生煎的人真是一大打擊?也讓我對廣大上海人的普遍品味產生了極大疑問。 

 

 

 

上面這是在吳江路拍的,店門口那位小胖妹拉著嗓子對裡面吆喝,我聽不懂吳語?簡直是鴨子聽雷,那位小胖態度真的是很冷,雖然天氣漸漸熱起來了,不過看見此景,彷彿又冷到了喔~

 

拍攝時約下午近五點,人很多吧? 還連開兩家,這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想擋也擋不住?

 

 

 

 

 


地 址 : 吳 江 路 60 號 地 下
時 間 : 10am-9pm ( 星 期 一 至 日 )

收 費 : 每 人
$2
交 通 : 地 下 鐵 石 門 一 路 站 步 行 2 分 鐘 。

 

 

 

 

台灣士林鍾家水煎包

 

個人覺得,台灣士林鍾家上海水煎包,比小揚生煎好吃多了,收口朝上,這點與上海生煎互異。

 

 

 

 

 

 

 

 

 

上面灑上白芝麻(豬肉餡)底部也是酥酥脆脆,而且麵皮是全發酵麵糰所製,軟中蘊含著著有濃濃發酵香,吃起來比較不費勁,適合嗜軟台灣人的喜好。

 

 

生煎包子特寫

 

 

 

 

 

 

後語

 

大略吃過兩岸中式餐飲,覺得對岸出類拔萃者多如過江之鯽,這點自是無庸置疑但整體來說,大餐館摻和小店一路吃下來,還是覺得台灣整體水準較為良好,對岸好壞參差不齊落差極大。 所以到對岸吃各類食物,除風俗習慣排除在外出菜的質量,還是要有心理準備才好。

 

 

 

 

一路吃,也一路碎碎念,但也是有令人為之振奮者,不過這些容我有機會,再把他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深覺的當地小吃才是可以深入體會一個地方真實的生活與文化,這時我想起陸耀東先生說過一句話:『好花開在深山內,美女出自小門庭』。

 

 

 

 

 

當晚到上海外灘溜達去了~

 

補述:

最近又到上海一趟,又被拖去吃生煎包,這次是到南京東路第一食品
美食中心吃,口感味道好很多,但還是覺得台灣的品質還是略勝
一籌。(19/Step/08)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c&aid=1791934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凱C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小楊生煎館
2008/04/18 09:25
我吃過但不喜歡!   士林那家我沒吃過可是吃過台北莊敬路與松仁路交界口的生煎包, 我覺得真好吃, 早上 9:30 以前就賣完了!
stec(stec) 於 2008-04-18 14:45 回覆:
呦~   那我得找個時間去瞧一瞧了~  莊敬路與松仁路交界口對吧? 

美食+美景+紐西蘭美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小揚生煎館
2008/04/18 06:53
煎包價格是以重量計算很特別不一樣喔
stec(stec) 於 2008-04-18 14:48 回覆:

那邊麵食好像都這樣,如蘭州拉面,牛肉拉麵每四兩五元,三兩四元。


behapp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上海吃生煎包
2008/04/18 04:08

有一次應該是在豆漿大王,才剛出爐,服務人員就放入保麗龍盒子,馬上燙破一個大洞.你說我該怎麼辦?

以前台北濟南路(新生南路西)有家賣早餐的,生煎包還不錯.不知還在不在.

stec(stec) 於 2008-04-18 14:51 回覆:

豆漿大王是那邊的? 上海也有,不過作的蠻爛的,被他們同化了??

燙破一個大洞?  當然是重作?  換貨!  不換?  我馬上調頭走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小吃文化
2008/04/18 03:08

同意Stec的看法 小吃的確比注重排揚門面的餐廳更能反應當地的生活和文化 而從容優雅的飲食文化也需幾十年的富足經濟來藴釀

不管收口向上或向下 文中上海生煎包似乎比較像油煎小籠包 台式水煎包除了用發麵(較鬆軟)外 內餡菜多肉少 連吃幾個也不覺油膩.....   記憶中最好吃的水煎包就屬高中時代學校附近的水煎包小攤  一羣小女生 七嘴八舌地"韮菜三個""高麗菜六個"  邊談笑邊大啖出鍋熱包 .....人間美味也不過如此


stec(stec) 於 2008-04-18 14:58 回覆:

所言極是,因此人家才說:『富過三代,才懂吃』言之有譜~

沒錯,所以才說油亮亮的,那邊的人還是以吃飽為主,

健康導向是所得較豐的人,才會比較在意。

水煎包吃多也是容易胖的,littlesunshine 高中時期該不會是小胖妹吧?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