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東坡肉芻議
2011/04/11 00:54:22瀏覽4851|回應3|推薦57


人世界之中,蘇東坡可以說是知名度頗高的文人代表之一。   在某書看到這一段趣事,說一年過九旬目不識丁老叟,聽聞蘇東坡大名,居然侃侃而談起來,言道:『這蘇大廚可了不得,燒得一手好紅燒肉』,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不算偏離事實太遠就是了,那就是蘇東坡確實會下廚,還是個頗諳庖廚與飲食之道的大文豪,不過不是廚子。   

以下容我吊一下書袋。     蘇軾,北宋人,單名軾,軾為古代車廂前面用作扶手的橫木,有憑軾之意,故而字取子瞻,有扶橫木瞻望之意,古人取字命名,多有相互呼應之因果關係。    東坡為號,蘇軾時年四十四歲,因"烏臺詩案"貶至湖北黃岡,好友馬正卿知曉,其一家生活困苦,馬便向州官商借,與蘇軾一塊廢營地,後舉家二十多口,遷至該廢營地,以耕耘暫時維生,營地因位處黃州門外東方山坡,故他人取號東坡居士。

 

                                               杭州西湖畔的蘇東坡雕像

蘇東坡一生宦海沈浮,曾經潦倒困苦,或許,使其人生價值變得更為恬淡豁達。曾為文自嘲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這裡”為口忙”,實為兩個意涵,一則為朝中時政與人爭辯,二則貶黃州之後,果腹等民生大計,皆需自行打理,由此後也多留心專研於飲食之道。  有別於士大夫遵守君子遠庖廚之思想規範,蘇東坡為後世留下許些,饒富趣味亦具有實踐指導價值,等諸多飲食律詩散文。 

  

杭州西湖 蘇堤,舊稱蘇公堤(音滴) 在1950年於基礎建設上加寬加高,並於兩岸邊加上座椅

經與格友談論有關於東坡肉的起源與沿革,號稱是蘇軾親手草創的,不過現下東坡肉確有多個版本,都號稱是當地傳統食物。其主要有四大派,分別為黃州,徐州,杭州,廣東,皆為蘇東坡去就職或是謫地,後來又多了一派,蘇軾的故鄉,四川。  我當時認為杭州才是主流,其餘多為後人攀親帶故強加附會,衍生之後世說法,不過後來又改變這個看法。    吃過東坡肉的人,相信多有聽過蘇東坡所做的《豬肉頌》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熟時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喫,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莫當官。  

或是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中《食豬肉诗》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在看過以上兩文約略說法,內心不禁疑竇四起,如論怎麼看,都無法與現代版的東坡肉之間有任何相似處。 因此心裡有個想法,再往內瞧!


後斷斷續續,翻尋了許些蘇東坡詩集,以及中國古今菜餚史之相關著作,最後個人歸納出一個現象,那就是明末以前,東坡肉跟本不存在於任何史料上,也或許沒找著?蘇東坡作品之中,除《食豬肉頌》外,類似相關作法連隻字片語皆未尋獲,更別說是東坡肉三字等隻字片語,依照蘇東坡喜好分享他個人成果的習性來看,根本是有違常理。    不是蘇東坡不夠知名度,光在南宋期間,就有以東坡二字命名之名饌,有東坡羹(蘆菔羹),東坡脯,另有玉糝羹,東坡豆腐等等……其分別載錄於《宋.蘇軾詩集》、《宋.事林廣記》、《宋.山家清供》。   然,為何清代之前,諸多歷代重要典籍,就是缺漏東坡肉?  探究其中主因,實以目前現存史籍來評判,無任何相關的文字記載,可資證明東坡肉是實際的存在。   或許有人會不同意,並以徐州”回贈肉”或是黃州的中的食豬肉詩當作佐證,而予以反駁。   但要說明的是,這其中恐存在著,虛言擬意抑或是證據力不足的問題,何解? 如下,

其一,雖然徐州”回贈肉”有現代史料《徐州風物志》記載,但其內容為參與抗洪的黎民百姓送來酒、豬、牛與羊肉與,以感謝當食父母官蘇軾。   該史料記載中,其材料與東坡肉不盡相符,作法也只是簡單描述為”蘇東坡指點廚子改刀烹製成熟,回贈給參加抗洪的黎民百姓”,僅以這些隻字片段難以說明,這回贈肉就是東坡肉的原始創作,抑或是雛型??    況且這些史料多在民國初年,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期間所出版,如《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志》、《徐州古今名饌》除後者為民國初年出版,其餘皆在1983年後成書出版,單就東坡肉一項,年代久遠,根據僅僅只是民間傳說或是殘破片段的省籍資料?其可信度還有待考證。 

其二,以《豬肉頌》或是《食豬肉詩》來檢視,文中並無酒類或是醬油等作為佐料,其中黃酒根據考古學家推斷,已有四千多年歷史,距離蘇東坡年代也有近二千九百千多年之差距。   醬清(一說清醬)即為醬油之古稱,其製作歷史記載始於漢朝年間,而醬油一詞最遲出現於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也就是說該文中無醬油字眼也屬合情合理,但為何連黃酒,醬清或是飴糖等字眼亦付之闕如?蘇軾極為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主張"務令文字華實相符,反對貴華而賤實",只為文字精練,而缺漏導致名不符實,非蘇軾文章所為。

            
由文中理解,慢著火,少著水等字眼,最直接的想法,蘇東坡所要表達的旨意,僅在於文火,少量水長時間燉煮,實際上所作的食物,根本就是簡單的白水煨肉,更淺顯得說法,就是小火慢燉的白煮肉,除用火手法不同,與白煮肉又有何異?   倘若東坡肉是網路一面倒的說法,其為類似紅燒肉的作法,那試問,為何獨由蘇東坡來發明? 

關於此點疑問,友人甲提出另一看法,指出創意往往都是出其不意的簡單,雖然這種說法無可辯駁。   但我試舉個例子,倘若古人周遭有水,有豬肉,有鹽巴,但是經過數千年歲月,卻無法創造出白水煮肉這樣的菜餚?假如你對此覺得不可思議的話?       那同理,以數千年歲月,生活周遭普遍存在著黃酒,豬肉,醬清等三種尋常食材,那這樣的食材組合,這樣的菜餚,創造出來的機率為何? 若從發明較遲的醬清年代算起,卻要遲至一千多年之後,由宋人蘇東坡來創造,那古人似乎也太過於疏懶,太沒創意了,如此也一樣不可思議吧?

   杭州東坡肉

其三,概略瀏覽過,起於商周迄至明末等歷代古食譜,發現與肉烹煮的用詞,多是”令熟”作為結尾,少有煮至糜爛等同相關字眼。   雖然”煨”法早在魏晉南北朝就載錄於《齊民要術》之中,但遲至清代期間才有大量與豬肉烹調有關,或煨或燜等字眼,紛紛出現於豬肉大類等菜譜之中。   東坡肉一詞曾出現於《明.沈德福.萬曆野或篇》、《清.李漁.閒情偶寄》、《清.隨園食單補正》,反觀清.袁枚《隨園食單》並無東坡肉三字蹤跡,卻有類似於現代東坡肉作法,如酒燉肉以及紅煨肉三法,載錄於《隨園食單.特牲單》。試問倘若東坡肉,真的在南宋臨安聲名遠播,而後輩袁枚亦為浙江杭州人氏,卻不曾聽聞東坡肉似乎也不合乎常理吧?     類似酒燉肉以及紅煨肉三法或許早有,只應蘇東坡西瓜效應,而張冠李戴也不無可能吧? 

《食豬肉詩》只是簡單傳達一個訊息”豬肉也可以這樣煨煮,不必然烹製成健肉才好吃”。  因為清代以前的古人,似乎對口感酥扒的豬肉菜餚不感興趣,這其中應該與滋味以及口感有一定程度之關係。惟食療養生料理不在此限。    中國著名飲食文化學者邱龐同,就對《食豬肉詩》下了一個註解,寫到:『 蘇東坡在《食豬肉詩》中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之句,堪稱烹飪用火的格言,對於烹飪實踐具有指導的意義』。   然而邱龐同先生在其著作,以及許些著名古籍,似乎不曾把東坡肉列入古代食譜行列之中(這點還有待確認),或是正面提出看法與見解,學者的研究著作就顯得較為嚴謹,而東坡肉的存在與型式,顯然有其不確定因素。以至於相關領域學著們,對此也相對趨於保守。   《徐州市飲食行業志》寫道:“‘東坡肉’創制于徐州,完善于黃州,名揚於杭州。”  個人認為這是一條含糊與不甚精確的陳述。

           東坡肉與蘇州燒肉,不說你分的清楚嗎? 其實還是有差異的。

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 是古代中國黎民百姓,每天為生活而奔波的七件事。現代人為生活奔波,別說是柴,連吃米都不知米價了。 觀看近十多年來,飲食文化活動異常蓬勃,早已悄悄深化於華人圈生活之中,論其深度與廣度,遠遠勝於過往數千年的發展。   庶民飲食已經由但求溫飽,之後來到了飽食,直至現下到了追逐精緻的階段。   然而普及帶來的通常是庸俗化,我相信以蘇東坡的才華,不論是文學還是飲食面相上,絕對是個超級賣點,這後面牽扯的商業龐大利益,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  

飲食文化可以蘊含於藝術、哲學、醫學、歷史、社會、政治….,無怪乎曾有人說”要了解一個民族,就先要瞭解那個民族的歷史,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歷史,首先要瞭解一個民族的飲食文化”。 從古至今,人的口味變化甚大,古人津津樂道的美食,對今人來說未必"美”,如《紅樓夢》中的茄鯗,其實為遠途旅行所準備的食物,為防止敗餿,口味還頗為鹹口,這還不包含一些特殊的食材。 其實無須對於古代菜餚,抱持過多的美麗遐想。   個人之所以提出這不同見解,旨在提供另一思考空間。   飲食文化可以是理性的闡述,抑或是感性之抒發,理性或感性,其間的取捨,但憑諸君裁。

                                  三月初九 辛卯年 壬辰月 丙申日 於台北城

注記: 

非常感謝飲食文化大家朱振藩先生指正,並告知東坡肉一詞

最早出現於《明.沈德福.萬曆野或篇》以及《清.李漁

.閒情偶寄》,特此更正。


參考書目

《我的川菜生活》.石光華 /時報出版社
《烹飪火侯》.單守慶 /中國商業出版社
《川菜烹飪事典》.李新 /重慶出版社
《食說新語-中國飲食探源》.邱龐同 /山東畫報出版社
《調鼎集》.童岳薦 /中國紡織出版社
《東坡詩集》.蘇軾 /中華書局
《隨園食單》袁枚 /雲南人民出版社
《隨園食單補正》.(清)夏曾傳 /中國商業出版社
《人類飲食文化學》.陳蘇華 /上海文化出版社
《食在中國》.季鴻崑 /山東畫報出版社

《徐州風物志》董治祥等 /江蘇人民出版社
《中國南北名菜譜》軍需物資油料部編 /金盾出版社
《中國古代飲食》.王明德 /陝西人民出版社
《中國飲食文化史》.趙榮光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國飲食文化史》.王學泰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菜餚史》.邱龐同 /青島出版社
《中華飲食文獻匯編》張宇光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中國烹飪辭典.第五版》.李廷芝 /山西科技出版社
《中國烹飪百科全書》 編輯部 /中國大百科出版社編輯部
中國醬油的發明、工藝演進及其文化歷史流變.趙榮光
《夢梁錄》.吳自牧
《東坡續集》. 蘇軾
蘇軾文集網站
《食在宋朝》.李開周 /廣東省出版集團

以及無數的網路資訊,因族繁不及備載,在此銘謝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c&aid=5074743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五花肉?腿肉?
2011/05/18 08:39
這東坡肉讓我和一杭州友人曾爭執不下,他是杭州一家館子老板,他說正宗東坡肉要用腿肉而不是用五花肉,這一聽令我回味從小到大吃過的東坡肉印象中都是五花肉...難道???
stec(stec) 於 2011-05-19 12:23 回覆:

與其說腿肉還不如說是肘子,東坡肉由杭州傳到南方便改稱封肉, 因此台灣南部有些客家區域的流水筵席有著大封(方) 小封(方)的稱呼法,一般來說肘子是大封 五花肉是小封。 所以肘子五花都對,都有可能。

 而現在東坡肉變成小塊,想必是因應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人, 而精緻化。 不然肉要大塊慢慢燒慢慢火靠,這樣的濃縮出的味道 才會既酥扒且到味。


胡說八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了不得
2011/04/21 15:28

廚子同類一身肥肉

給你作出這一大篇

真是不枉此身<生>

先嚐它一塊再說唄

stec(stec) 於 2011-04-24 23:16 回覆:

哈哈哈~   確實不枉此生(身)。


瓦呼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杭州
2011/04/12 07:39
蘇軾於公元1080年被貶居至黃州〈今湖北黄岡〉,自號東坡居士。宋朝周紫芝在《竹坡詩話》中記載蘇軾在黄岡時曾戲作《食豬肉詩》,因此在此年代之先蘇軾應熟稔豬肉烹飪之法。至於野史中傳載蘇軾於徐州任內〈公元1076-1079年〉因抗洪災贈與百姓回贈肉一說,應不可信,因當時尚未稱東坡。至於於杭州第二次任內〈公元1089-1093年〉疏濬西湖,贈送民工方塊肉一說應較為正確,杭州應是東坡肉定名之處。至於Stec兄以烹飪食材典故懷疑東坡肉創製者另有他人,有其獨特之立論見解。惟瓦呼認為以詩詞名家東坡命名,食之可發思古幽情,憑添幾分味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倒無不可!
stec(stec) 於 2011-04-12 09:50 回覆:

關於東坡稱號部份,所言不假,但那不是我的誤區。

徐州市飲食行業志》:“‘東坡肉’創制于徐州,完善于黃州,名揚於杭州”  

我的質疑,全在於以上這行,這結論為網路誤區,令不察之人深信不疑。要說徐州它稱回贈肉,更何況名稱還算其次,為何連蘇軾自己都不再提及這方法或是相關敘述,不論是書信或是絕句散文之類。 所以主要是探討本質而非名稱,名稱可改,本質則不變。

於《食再宋朝一書,甚至說明蘇軾之前早有此法,只是蘇軾自己不知道而以,不然以蘇軾的作風,早就四處與朋友分享了。     要是做過東坡肉的人,就可以知道,這作法與煨法很接近。  煨法早紀錄於《齊民要術》之中。   還有一點其實蘇軾自己也嗜吃羊肉,只是迫於現實環境,只有吃豬肉的份。    宋朝,我忘了哪一個皇帝開始,定下祖制,宮庭內,不可吃豬肉,所以士大夫以上多是吃羊肉,而不喜豬肉。

以下是我的理解與態度,畢竟鹹魚菜脯各有所好。 

飲食文化可以是理性的闡述,抑或是感性之抒發,理性或感性,

其間的取捨,但憑諸君裁。

stec(stec) 於 2011-04-12 10:04 回覆:

"杭州應是東坡肉定名之處"    極為可能!  以古托今,這檔事也不是今天才有,古人早就這樣做了,如黃帝內經也不是黃帝寫的。      說不定是杭州哪一個食肆餐館的創意,就硬請蘇東坡來當代言人,有誰會嫌錢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