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8 00:55:36瀏覽14767|回應1|推薦9 | |
因為是協奏曲;所以哀傷的時候我們一起低泣,愉悅的當下我們便共同輕盈。一個人的悲愴倘若無處奔逃,就讓眼淚在絃上縱橫,在悠揚迴盪之間撫慰受創的心緒。 旋律隱然在每次的心搏脈動, 等待相同的頻率共鳴。 以下白話版心得: 首先要澄清(自首)的是我一點也不懂交響樂。 安德烈三十年前是一位知名的樂團指揮,因為遭受政治迫害而離開樂團,到劇院裡當清潔工;在極巧妙的機會下,召集舊時樂團同伴以偷天換日的手法替代官方的波修瓦樂團到巴黎應邀演出。這不僅是安德烈除卻對自己人生陰影的機會,也是劇中許多人物找回自我的契機。 一個音樂家離開樂團,離開媒體注目的光環,還能夠做什麼?故事背景於1980年的莫斯科,憑藉著對音樂的熱情也無法填飽肚子,只能夠紛紛放下樂譜:在街頭賣藝,開救護車忍受雜亂的警笛,或者當個躲在邊角發夢的清潔工。 這部相當戲謔的電影把刻板的民族國家特性都拿來發揮:猶太人的生意頭腦和音樂天賦,吉普賽人懂得占卜、喜歡熱鬧跟不拘泥塵世,俄羅斯人喜歡喝Vodka跟他們的民族意識,法國人的條理和錙銖必較;乃至韓國黑心貨跟中國山寨機。(都不怕有團體告他矮化或醜化形象嗎?) 安德烈的妻子看著丈夫昔日神采自信的眼神逐漸失去光芒,心中的不捨自然不可言喻。一個願意尊重並且支持對方理想的伴侶,實在是終生難覓。一旦遇到了,就要如同安德烈懷著感激(或許一些愧疚)好好珍惜。 「學習樂器就像騎腳踏車一樣,學會了就不再忘記」;即便荒廢多年,在重拾的瞬間感覺總能如此熟稔。曾經依附在這些管絃上的靈魂,頃刻奔流於指間,竄動在每個音符裡。再次登場的音樂家,在流浪之後重新為音樂而感動甚而昇華的橋段雖然被誇大,卻也道盡過去因故放棄或背離夢想的人們,有朝若能延續熱情,心中難掩的激昂情緒。 仔細想想,如果真能為愛癡迷,為什麼不能因為音樂癲狂?片中的樂團指揮安德烈,乃至小提琴家蕾亞,都是酣醉在柴可夫斯基作品底下的人。對極致的追求似是荒腔走板,卻是最純粹的脈絡。蕾亞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凍僵的指頭還在演奏,直到倒臥雪地中她仍舊尋求;而我們呢?有沒有什麼對愛對理想的付出能夠至死方休? 這部片的素材太廣,才會容易讓人還來不及吸收就又略過下一份感動。只要你願意在看完電影後走出戲院,仔細回想幾個片段,就會發現生命樂章如同千陽燦爛。 總是支持著安德烈的沙夏,守著故土還是不忘照料關心返回以色列的妻兒們;看似粗鄙的他,搭上琴絃的剎那,大提琴深沉的低鳴連空氣都變得溫柔起來。揣著共產殘破夢想的老伊凡,無忮求看顧拉拔孤女長大的樂團女經理,無奸不商的嘴臉沒有法俄區別,吉普賽人們把音樂當成身體的一部份。在這場拾遺的音樂會裡,你找到了什麼就從此屬於你。 最後電影以小提琴協奏曲於中庸的快板之中,交待劇情的發展皆大歡喜。藉著女主角知曉自己身世的起伏始末將觀眾的情感帶到高潮。像是親臨夏德雷劇院聆聽表演般,主角們的表情與樂音節奏相映,不用台詞就好像能聽到他們如何坦白。 前半段噪音很多,整部片優美的旋律比重也很少;可是誰說街舞的電影就要重頭跳到尾,講交響樂就要一直拉提琴吹管樂?重點是,你是不是在琴聲間窺見人生了呢? 電影預告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協奏曲PART1 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協奏曲PART2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