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災難中的幸福感
2006/11/03 17:25:40瀏覽636|回應0|推薦5

前年十月母親突然病倒被舁入院,我接到家人來電通知后即攜妻小星夜兼程驅車赶返新山老家。母親的病情經兩天搶救后幸無大礙;然而那兩天給我的感觸卻很深刻。我家兄弟姐妹九人再加上各自家小恐有幾十人,平時除大年除夕外,甚少有機會碰面;此番因母親病重;大家終于都放下忙碌的工作,都回來了,其他多年不見的親朋戚友----二叔、大舅、表哥、堂弟,甚至一位高中老同學都來探望母親。那是我近年來最惊恐難熬的兩天,卻也最感溫馨難忘的兩天。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參加帶點冒險的活動時,在爬山涉水或探幽尋秘之間,大家都需要互相守望、扶持;幾天下來,彼此情誼也增進得很快。一次山旅、一次海行,往往能讓親歷其境者,永生難忘;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對幽谷湍流、奇峰險灘的探旅,總是趨之若鶩的緣故。

羅素在《為什麼我們對災難感到高興》一文中提到,當人們面對災難時,總是不自覺地高興起來,這是很奇怪的事。他憶述了早年第一次到美國旅行的經驗;當時他曾在乘火車往紐約途中遇到大雪而動彈不得,乘客們在車上受困了好幾個小時。他原以為旅客們會因此而腦怒恐慌,但沒有想到大家都顯得異常地快活;平常互相仇視的人這時候也顯得極為融洽,大家沉浸在平日所體驗不到的一種幸福感中。

羅素對這種災難中的幸福感的看法是,他認為大部分人為平時忙碌的工作驅迫得大感厭煩;對這種本來很糟糕的事,也就不會感到不幸,反倒是覺得這樣一來跟鄰居就有了交談的話題,而且還可能因為參與救災而成為大家注意的中心人物呢!

他認為,平常我們總是被許多事搞得很頭大,對于別人的事只感到不耐煩、無聊,也難引起興趣。然而,當大家有機會被一種共同感情所推動,即使這種共同感情本身并不是什麼愉快的事,例如災難,只要大家具有感情上的共鳴,就足于獲得一種在別處經驗不到的幸福感。

羅素總結說:“假如我們經常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就會常常是幸福,常常是同心協力的,也絕不可能有厭倦的現象。未來政府所用的心理學家或許可以讓這種結果真正發生。”

說真的,此刻我心中一直有一個羞以啟口的企盼,那就是希望學校能因SARS疫情的需要而宣布停課一兩週,以防止疫情的蔓延;這樣我就有多一點時間,可以讀讀書、听听音樂、和家人講話,或帶孩子去撈魚,或睡大頭覺。只是教育部已經宣布,那些因SARS停課的學校,必須在其他假日中補課;這樣的宣布有效地抑制了我這方面的奢想。雖然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企盼,但我相信許多老師都在這樣想,學生也一樣。

(原載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人性基本面",5-5-2003)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asekhock&aid=52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