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上帝缺席,救贖是緊握孩子的手~~分享電影《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
2006/09/12 17:55:37瀏覽2090|回應4|推薦21

這是一部義大利戰後寫實片經典,導演全用非職業演員,據說主角即一名失業漢,拍完這部電影后他隨即又失業了。雖然是拍義大利,但作為戰後整個人類社會的縮影寫真未嘗不可。電影讓我們學習去透視人的失望與希望,感受人與人之間及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電影的節奏雖然緩慢,但結構完整、情節細膩。

影評人羅維明寫道:他要談的話比故事本身已經說出來的還要多,你除了看到一個工人因為失去單車而面臨失業的彷徨與無助外,放大來看,你看到他是泛指所有人陷入困境時的反應,把它放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人的身上,這個故事都能代他們申訴焦慮,所以它的題材是永恆的。縮小來看,這個工人的彷徨無助,一方面可以刺激觀眾的良知和同情心,教人體會到貧民生活的悲慘,另一方面也提出現象,啟示他們在困境中找尋自救的方法。這些都是它經過時間的篩子後,給我們在現在領悟到的東西。

社會的貧窮、蕭條:擠巴士、一排工人掃落葉、孩子拉手風琴行乞、教堂施食、義剪、迷信(求神問卜)…..

希望:找到工作、買了腳車、二手車市場、發現偷車賊與老人、找到老人、找到偷車賊、孩子的出現(尤其最後一幕:緊握孩子的手走出圍捕他的人潮。)

失望:工作須自備腳車、腳車被偷、二手車市場找不到被偷腳車、發現偷車賊與老頭又被他們跑掉、發現老頭又被他跑掉、(在妓院)找到偷車賊又被群眾包圍、員警插手亦找不到證據、挺而走險去偷別人的腳車又被群眾圍捕捉個正著……

另外,雨中避雨跑來一群操德語傳教士、人們對聖女巫師的迷信,及其自欺欺人的開示話語,以及教堂中找老頭子質問不果等情節,是否有質疑宗教救贖的意味?

腳車象徵什麼?床單又象徵什麼?腳車是謀生工具,床單是禦寒用品,典當牀單換腳車,這樣的交換有其諷喻而苦澀的味道。

從孩子幫他抹擦腳車到腳車被偷,孩子陪他踏破鐵鞋找腳車的過程,其中幾處重要的情節如:給孩子披好圍巾、孩子在雨中跌倒、父子衝突、吃比薩、掉河虛驚、父親被圍孩子召警救援、父親偷車不果被捕孩子含淚叫爸爸、爸爸、事主看在孩子份上,放他一馬,父子緊牽著手,走出被圍捕的困境,可見孩子才是最大的救贖和希望。

再想想,床單、腳車、妻子、孩子都是爸爸常常保不住的,但卻是爸爸所最需要的;他們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上帝不能和每個人在一起,祂賜予每個人一個

我最忘不了的一幕是,當父親被群眾追捕時,兒子驚惶、茫然地猛喊爸爸!爸爸!那刻;然後就是獲釋的父親,羞憤、狼狽、尷尬地緊握兒子的手,一起走在昏黃的大路上。

附錄:学生的感想                                          

我在學校教高二級《社會科學》多年,每年會播兩三部電影與學生共同思考社會、人生問題。我曾有三、四年選播《單車失竊記》;同學們大都能認真寫下觀後感,許多同學甚至寫出我從未注意到的細節和感受。這說明,即便是一部對現在青少年看似單調沉悶的電影,只要能適當指引,一樣能激他們豐富的反響。

同學們獨到、細膩的觀點很多,下面是2000年的學生所寫的觀後感,謹摘錄若干與大家分享。

1.王漢雯:就在他找不著後,他到了一個他以前不相信的聖女那兒去問卜;這顯示人們面對著困苦、疑惑,又對政府失去信心時,宗教和神就是他們的寄託。

2.葉秋瑜:最吸引人的是那進展緩慢的故事情節,每一幕都那樣精細,把觀眾帶入戲裏。他們沒有誇張的演技,他們的眼神,是最真實的。

3.潘素芬:影片給人的感覺是李奇為了工作而忽略家人,但我相信如果孩子和單車一起不見,李奇一定先去找孩子。人總是一直在尋找失去的東西、感情…..而我們看了這部電影后,是否也發覺自己忽略了身邊的東西呢?

4.林勇進:在主角開始尋找腳車的那一幕,畫面出現一排清潔工人在掃落葉,這像一幅諷刺的畫,真的需要一排工人掃落葉嗎?

5.葉昱思:當他發現兒子不見時,他看見真正的失望。當他轉過迷惘的神色時,卻看見孩子安然無恙地呆坐在梯上,他的眼睛好像又看到希望一樣。上天還是有眼的,祂不會把所有的失望都給同一個人。

6.黃逸霄:那殺那,李奇不知要如何面對孩子,他覺得慚愧和內疚;他似乎覺得自己和小偷是一樣,先前他還對小偷恨之入骨,現在卻在孩子面前幹同樣勾當。

7.王涵博:其中一幕,當安東尼說他沒有腳車時,後面隨即有幾十個人在喊:我有、我有‥”/從本片可看出人在絕望時,之前所堅持的信念往往會改變,就像一開始,瑪利亞要找聖女,安東尼阻止他,說那是無稽之談;但當自己走投無路時,甚至要插隊去求助聖女

8.李俊輝:可看見老師所說的希望中帶有失望,失望中帶有希望/我最緊張的是當那男主角要偷別人的腳車時,心裏一直希望他不會去偷,當他被人追時又希望他可成功逃脫。

9.黃偉能:等待工作是義大利人戰後惟一可做的事,主角李奇足足等了兩年才找到工作。我認為電影主要講:工作可以沒有,家人不可以沒有。

10.吳樹凡:整部電影似平平無奇,可是卻有著七彩繽紛的感情色彩。

11.林維享:突然傳來有人溺水了,李奇這才發現孩子不在身邊,他急忙跑到出事河邊現場,原來遇難者不是他的兒子,他轉過頭,遠遠看到兒子呆坐在梯上,這畫面非常動人。/李奇流著淚握著其惟一的希望-----孩子,走在茫茫人海中。

12.張永權:導演讓李奇反反復復的看見希望與墜入黑暗。/車主看見孩子,就動了惻隱之心說:放了他吧!走之前還丟了一句話:在孩子面前做這種事,不感到羞恥嗎?這句是對布魯諾的父親李奇說呢?還是對扭著李奇的群眾說的呢?

13.葉利廣:那時候我希望李奇能順利偷到那輛腳車;可是如果他成功,那被偷者也許就會像李奇之前一樣,辛辛苦苦去找那輛腳車。我又想幫李奇,可是李奇在電影裏面。沒想到只是電影而已,卻被我看了感動不已。我好像很笨,只是看電影而已,我卻看成好像真的一樣。

14.林佩君:李奇的孩子---布魯諾,在幫父親抹腳車的時候發現父親買回來的腳車有被刮花的痕跡,而他的父親又說無所謂時,他當時那種為了家庭的經費及父親所受到的不平等的對待說了一句令人感到他是一個細心的孩子。/pizza時,布魯諾看到一位富家孩子吃著美味的食物時,李奇告訴他:你若要像他一樣,除非你一個月賺一百萬才行。我覺得李奇應以更鼓勵的話來告訴孩子會更好。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iasekhock&aid=444813

 回應文章

泥土‧‧‧郭譽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以此片為社會科教材的您,致敬──
2007/09/11 19:24

我大約四十年前看過它,內容細節已不清楚了。

但是,我永遠記得父子一起離開人群時,緊握孩子的小手──然後,大概是展望未來茫茫的前途或是剛才的一幕吧──溢出眼眶的淚水,正好滴落在孩子的手上──孩子抬頭看父親高大的身影上那有淚濕的臉龐──

那一幕,是怎樣的人生境遇,他們如此地步向未來──

總之,謹此對於以此片為社會科教材的您,致敬──

泥土敬白


謝錫福(siasekhock) 於 2007-09-15 15:47 回覆:

"溢出眼眶的淚水,正好滴落在孩子的手上",這片我前後看了好幾遍,這畫面我倒沒注意到,您這樣一提,就使我想再看多一遍。

除了最後"父親"被圍捕、兒子半路折返"哭救"父親一幕外;我永遠都忘不了的另一幕是,片中父子吵架後,各走各路那一段,河邊突傳來有人掉水的呼救聲,父親看孩子不在身邊,以為溺水的是自己孩子的那慌張的一刻。當他趕到事發岸邊,才發現是別人的孩子;轉頭一看,兒子像也在找他似地,從岸邊另一角出現,那情景成了後來一些導演抄襲、模仿的經典畫面。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引借
2006/12/08 21:35
 

版主錫福兄..

引借[單車失竊記]部份圖文一用,

先此告知與致謝!

國本 敬啟


筆記阿本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狄西嘉的單車失竊記
2006/09/27 18:29

狄西嘉的這部電影,每一幕都是張力,

感人至深,很難忘..


anybod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分享
2006/09/13 10:51

你的學生很幸福

有個老師能借電影教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