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6/23 10:39:42瀏覽634|回應0|推薦0 | |
許多所謂“偉大的領袖”往往只是野心家的別稱;他們之所以能崛起草莽,叱吒風雲,不可一世,就是夠毒夠狠,無所不用其極地把對手鬥臭、擊垮、消滅;一旦他們可以號令八方,掌握詮釋歷史的權力後,他們所掠奪到的領土就會變成“天下”,所掌握的政權就會變成“正統”,他們轉戰戮殺的過程就會變成替天行道的正義行為。事實上,如果沒有在緊要關頭,為了避免生靈塗炭、死傷枕野而逐漸手軟,終至放水的對手,就無法成就那些無毒不丈夫的所謂“偉大領袖”---暴力英雄。
勉強從這樣的弦外之音、畫外之意來看張藝謀的“英雄”,或可得如是啟示,那就是,真正的英雄,宅心仁厚,然而成王敗寇,歷史的光環只留給最後的勝利者---狠得下去的那一位;而真正的英雄總沒有留下名姓,只留下境界,喚著“殘劍”、“飛雪”、“如月”、“長空”與“無名”。 今天,我們追求開放,肯定多元,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更尊重人性的價值和尊嚴。國家的統合本不是一定非靠武力和強權不可,透過經濟互補協作,互惠互利,共存共榮,可說更符合人類福祉、更體現文明的方式;歐盟可說是個中典範,歐美許多先進國家,基本上都按多元開放原則,尊重個人,包容少數,權力下放,推崇社區主義的方向發展。要不然,主張柔性抵抗的甘地為什麼會被後世尊稱為“聖雄”? 愛因斯坦說:“和平不可能藉暴力來實現;只能藉彼此理解來實現。” (Peace can not be achieved through violence; it can only be attained through understanding.”) 今天印巴沒完沒了的爭鬥與流血,我們能說正是甘地、尼赫魯等當年沒有堅持不惜生靈塗炭,也要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以顧及“天下蒼生”,以追求更長遠的和平,以絕後患嗎?電影“英雄”所傳達的意識型態好像在告訴我們,如果當年希特勒的野心得逞的話、日本軍閥大東亞共榮的美夢成真的話,“英雄”的故事恐怕又要改寫了。 想到此,就想到很多人越來越認為“六四”鎮壓有理了。“成王敗寇”、“森林法則”是一種現實的宿命,但絕不能因此被推崇;否則,小布希今天的單邊霸道也就沒什麼不合理了,因為他只是在追求千載之後的“英雄”美名,那美名就是“他統一了天下,實踐了和平”。 好個“天下”與“和平”,多少野心家假汝之名行無恥之罪惡啊! (原載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專欄 "人性基本面 ",16-1-2003 )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