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8)受想行識亦復如是(4)
2018/06/08 15:44:29瀏覽65|回應0|推薦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8)受想行識亦復如是(4)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凡夫眾生六根、六塵、六識,觸生受、想、行。當觸之時,多為無明觸而少有明觸,因此受、想、行可說是五彩繽紛,如萬花筒式的生住異滅,但究其相,仍然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的緣起性空,因此觀自在菩薩如是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行的涵義。在《雜阿含41世尊對行如是定義:「云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所謂「思」就是善惡意業,是心所起的某些善或惡意念,又稱「欲」。若對外表現出來,即依「身」、「口」、「意」而有的善惡行為,由「思」引發之動作、語言等行為,都在「行」的範圍內。

 

  世尊對行的態度。雖然行的自性是空,亦即行是無量、無常變異,苦。但佛對行不是主張放任不管,而是要調伏。世尊對五蘊皆主張:如實知五蘊:集、味、患、離。《雜阿含41》云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云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云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云何行離如實知。若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的最狹義是善惡意念,較廣一點是指「身口意」三業。《四十二章經》:「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婬。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又偈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兩處經文關鍵都在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是「行」的調伏。如世尊在《雜阿含58》所說,若我們在觸之後,自己明白為何自己有如此之受、想、行生起(),這些受、想、行的如何?這些受、想、行的如何?我們就可能調伏、斷、越,是名。因此自淨其意、惡止而善起,關鍵中的關鍵,仍然在「察覺與明白」。對聖道愈清楚者,愈能察覺己非,而能自淨其意。

 

聞思修:刺激與反應理論:就六根、六塵接觸 (內外在刺激),我們為何生起如此之受、想、行 (意念的反應)? 這中間的關鍵是甚麼?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233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