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經一隅之得(63) 菩提薩埵的認知與態度(二)依般若波羅蜜多
2021/01/04 22:15:21瀏覽242|回應0|推薦1

一隅之得(63) 菩提薩埵的認知與態度(二)依般若波羅蜜多

 

  依般若波羅蜜多。依般若波羅蜜多是憑藉著智慧過彼岸而成就之義,而智慧是眾生皆具的。釋迦牟尼開悟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這個如來智慧德相,在佛家假名曰「菩提自性」;在儒家假名曰「良知良能」,而末學個人稱之為「能」,若顯於外則成「感受、領悟、覺醒」。每個人都曾有發現自己錯了的經驗,這個「自見己過」即是每個人皆擁有般若智慧的明證。

 

  般若能生萬法而無定法。般若能發現問題,面對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類似的問題,解決的方案也有數種,看得越透徹,解決的手法越多,因此般若無定法,佛在《金剛經》就是這樣說的。然常人總希望有個定法可以依靠,眾生總希望依靠某個方式,或誦經禮拜、或一心念佛、或四禪八定、或持戒苦行、或行善布施,一路到底,然後保證成就。但真理卻不是這樣的。

                                             

  佛與須菩提的對話。《金剛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5508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