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7)受想行識亦復如是(3)
2018/06/01 14:16:10瀏覽57|回應0|推薦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17)受想行識亦復如是(3)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五蘊的想是取相;面對境界而心中浮現對應的相;也就是認知,亦是我們對事物的視角。例如:對這件事,你是怎麼想的。當生命學習者的視角正確且寬度又夠時,就會導引出正確的思想與行動。

 

  未覺悟者取四想。凡夫想如春時燄,春時燄即海市蜃樓現象,意即虛幻的本質,是不如實的取相。想如春時燄說的是個人將自身的價值判斷,投射到外界現象的傾向。凡夫取相甚多,應說是五彩繽紛,各各不同,故《華嚴經》覺林菩薩偈云:「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未覺悟者常取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何以故?未如實知生命的基本真相是無常變異、苦、空、無我、無我所。當如是執著四相時,認四大是我,我與他人不同,我自然需要為自己做最有利的打算,因此方有俗語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並從此四相衍生出種種分別相:國族、種姓、社會階級、社經地位、門派之分,而這些都是煩惱之源

 

  世尊的教導: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金剛經》世尊教導弟子應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為法是不生不滅,本自存在的,從未有天地之時直到天地傾覆皆不改變,也不因佛說才有,亦不因佛不說而無。例如生命從不單一,是整體多元,是各安其位,是各盡其用,這個法則是無為法。若能遵循無為法而行,那就是釋迦牟尼在《雜阿含265》所勸勉的:「比丘勤修習,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永得清涼處。」

 

  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當我們未真實觀察生命實相,不知三際,不知因緣果報,不知緣起,不知生命一體彼此牽連,不探究物之本末,事之終始,不知先後,我們自然習慣取四相。若要不取四相,不是在強迫自己放下「四相」,口唸無用,而是要轉識,要認清生命真相,此時不住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生心,而應無所住而生心。落實到生活上,就是慧能大師所說:「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在每件事上,檢視自己的取相。生命學習者在生活中起心動念之時,要觀照自己是用甚麼角度看待這些人事物的,如何定位自己的,剛開始可能只看到比較粗的情緒,但慢慢會看清引起這些想法念頭後面的價值觀(自己的認知) ,這時要相信菩提自性本來清淨,若察覺自己的想法念頭不對勁時,這正是進步。如慧能大師云「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當如是看見多少,方能清理多少,換句話說,就是轉識成智多少。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2233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