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8)照見五蘊皆空(3)
2018/03/25 22:58:35瀏覽294|回應0|推薦2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8)照見五蘊皆空(3)

 

正向看待五蘊。五蘊的關鍵在於觸,凡夫不能如理作意的以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來觀察一切諸法,因此在「無明觸」的當下,落在情緒上的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而缺乏對一切事物的真實感受,自然就無後面的領悟(正確的取相)、覺醒(正確的意志和心行)。

 

但若學人能如理作意的以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來觀察一切諸法,因此在「明觸」的當下,對外相生住異滅中能如實知,而生非情緒性的正確感受,接著蘊釀一段時間後,對現象中的生命法則有所領悟(新的取相),因此導引出某些正確的行動。

感受,不離見聞覺知;是不住情緒上的受。

領悟,是觀念的轉變,是生命層次的提升;是新的取相。

覺醒,是付諸行動,我所應作,所不應作。

 

轉識成智識與智是一亦異,凡夫的世間智慧與出世間的妙智識妙慧,是一亦異。本質是一,表現是異。因著本質是一所以能轉。經由「明觸」生「感受、領悟、覺醒」,而回歸於「識」的更新,也就是轉識成智。成就四智:如六祖慧能大師云:「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而智通禪師頓悟性智,而呈偈言:「三身元我體,四智本心明,身智融無礙,應物任隨形。」

 

正向看待五蘊

 

(rūpa)

 

四大種
(mahābhūta)

 

 

 

 


(
明觸)

 

 

(
轉識成智)

 

 
 
 
 

 



 
 

 

心所(cetasika)

 

 

(
感受)
 

 

 

(
領悟)
 

 

 

(
覺醒)
 

 

 

以下是十二緣起中「觸」的解說

《雜阿含298緣六入處觸者。云何為觸。謂六觸身。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

 

觸的定義。生活中有時「視而不見」、「聽而未聞」,這是根境相逢但未生識的作用。觸的定義是根境識三者合和時且發生作用的狀態,即眼根與色境為緣生眼識,稱眼觸;耳根與聲境為緣生耳識,稱耳觸;鼻根與香境為緣生鼻識,稱鼻觸;舌根與味境為緣生舌識,稱舌觸;身根與觸境為緣生身識,稱身觸;意根與法境(受、想、行)為緣生意識,稱意觸。

 

依遠離是觸的半轉處。古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若不能保距離、太黏著,極有可能看不清真相。若能先「依遠離」,因為有空間,反而有機會清楚。這也是「依遠離、依離欲、依滅、向於捨」的運用。遠離是《金剛經》言「應無所住而生心」的前加行。

 

明觸是轉處。觸可分為無明觸與明觸,無明觸即為凡夫「不如理作意,不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而明觸則為入流聖者「如理作意,如實知見」之下的六根六境為緣生六識」的代稱詞。

 

如何明觸?世尊解釋無明時有一段是如是說:「不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不知。於六觸入處。不如實覺知。」世尊是用負面表列,當我們將這段話的「不」拿掉,那就是明觸。

 

如理作意,如實覺知如理作意又稱根本作意,是以「無常、苦、無我」觀照一切。當知善不善.有罪無罪.習不習。若劣.若勝.染污.清淨。分別緣起。皆悉知。於六觸入處。如實覺知。這段話亦是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就是明觸,稱為正知。《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當我們去感覺每一個觸時,很微妙的,你會變得很清楚。問題是我們忙碌於觸,卻對每個觸沒有吸收消化,沒有心得,沒有增加一些。將動作慢下來願意消化就有機會。

 

觸是一種現前境界的衝擊。每一個境界都是一種衝擊,眼看、耳聽、身觸、意想都是一種衝擊。這個衝擊會產生很多感受。深刻的感受之後,要有多方的思惟,才能有新的看見,稱之為領悟。領悟之後接續要有行為,持續的行動塑造新的模式,這是覺醒。這是真實的轉識成智的過程。

 

備註:無明觸是有所住,眼住色、耳住聲、鼻住香、舌住味、身住觸、意住法。行者如何能無所住?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129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