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5)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2018/03/18 23:06:57瀏覽214|回應0|推薦3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隅之得(5)行深般若波羅蜜多

四、行

佛法中的行,看似簡單一字,卻有分段。先有見聞,再有悟法解義,方能依法修行。我們常是有見聞,卻缺再三思惟後的悟法解義,所以常依語、依不了義、依識、依人,而不如法行。

 

佛在《葛拉瑪經》勸人不要輕信,在《佛遺教經》勸弟子「汝等比丘!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佛陀教導弟子們,對於所學過的道理,要反覆思惟。修行不是只限外顯的苦行,內在見地的建立更是重要,內在見地的建立需要思惟。如法句經70愚者月復月,雖僅取少食,以孤沙草端;彼所得功德,不及思法者,十六分之一。

 

註:《六祖壇經》智常一日問師曰:佛說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願為教授。

師曰:汝觀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無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義,不在口爭。汝須自修,莫問吾也。一切時中,自性自如。常禮謝,執侍終師之世。

 

五、深般若波羅蜜多

 

深由淺起,層層深入。深,非表層、非膚淺之義,是需要追根究柢方能透徹明白的。例如讀經時,依語是表層,依義則較深,但若比起依了義,則依義仍在半途而已。所以深,有層層探究之義,故曰深入。複雜的事物必由簡單學起,古云:「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同理,行深必由淺入。如是層層漸進,一層有一層的滋味與看見,如同佛說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學人在修行時應要有如是的經驗,因此不必為自己目前的淺行而羞愧,只要繼續的深入即可。

 

般若本義為「智慧」,為梵語Prajna音譯。慧可分為世間慧與出世間慧二者。所謂出世間慧,是能夠了解緣起、斷除結縛、止息煩惱的能力。般若是「妙智妙慧」。是一切有的。有色能見,無色也能見;有聲能聞,無聲也能聞。能產生一切善法。至於凡夫的「智慧」,則由外物所引生,必須先有色與聲,才會有能見和能聞。若無色與聲,即不能見不能聞,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以此層次來說,凡夫的智慧是侷限的,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燈,能照亮一切,能達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種有漏凡夫的「分別慧」。

 

聞思修:《六祖壇經》慧能大師云:「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故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1.這段話中能分辨凡夫智慧與般若智慧嗎?

2.凡夫智慧與般若智慧是一或是異?

3.「轉識成智」又怎麼說?

 

關鍵在於尺度與視角。凡夫的世間智慧與出世間的妙智識妙慧,是一亦異。本質是一,表現是異。差別在取角與時空尺度,般若是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萬物一體。世間智慧是人我分別,為己謀利。

 

梵文中,慧(Prajñā)的字根來自(jñā,知覺、知識或了解)。字首(Pra)是比較級,表更高、更大、超過、超越的意思。因此,依字面,慧(Prajñā)是高級的知覺能力,是分辨是非、於法揀擇的能力。具備慧的人能依自己的觀察力選擇正確的道路,有情眾生都擁有這種能力。然凡夫自己限制自己,未能以更大的尺度,更周全的視角來觀一切諸法。舉例來說,無量義者,從一法生,以三際、三界、六道、因果;生住異滅、無常、苦、空、無我;更以非動非住、非大非小、不來不去的來看待這一分段生死,就是大尺度寬視角;以色身為己,住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有果位想,就是小尺度窄視角,是無智慧,是愚癡無明。欲正確掌握般若的意義,應以「摩訶般若」(註)對待之。

 

尺度擴大的執行面,如何練習放大尺度?人之為己是天生自然,因此放大尺度也須慢慢遞增,生活中常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就是尺度的放大。以數字描述為己是1,能為人著想則是2。不被己的利益綁住,就能擴大。

(註)《六祖壇經》【般若品】何名摩訶,摩訶是大。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嗔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復如是。

善知識,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五種般若即:(一)實相般若,指真如之理。此理為般若之實性,故稱實相般若。(二)觀照般若,指清淨無漏之慧。此慧能照見諸法無相,悉皆空寂,故稱觀照般若。(三)文字般若,指般若之章句。語言文字能詮般若之理,其性空寂,故稱文字般若。(四)眷屬般若,指六度萬行。六度萬行與妙慧相應,而能成就般若,為觀照慧性之眷屬,故稱眷屬般若。(五)境界般若,指一切諸法。諸法為般若真智之境界,境無自相,由智顯發,故稱境界般若。

 

般若波羅蜜多是過彼岸得成就。《六祖壇經》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 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善知識,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當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波羅蜜。此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深般若波羅蜜。小品般若波羅蜜經深功德品第十七,佛與須菩提對談,說深般若波羅蜜相,「甚深相即是空意(1),即是無相(2)、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3)、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

 

  甚深相即是空意,即是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解開「無相」就能對空意一探究竟,在《雜阿含80》說「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這句話與《金剛經》所提示的「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心」相同。所以無相是於一切相中能離一切相,在一切相中,不取、不捨、亦不染著,這樣的狀態是空的一隅,若生命學習者善正觀五蘊無常、苦、無我,此時雖膺五道之身,外在皆顯出為有,如《雜阿含80》所說:「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

 

空意亦是無為法。一切法皆是有為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外相皆在生住異滅中,有為者有相、有作、有起、有生有滅、有所有、有染熾盛義。如《雜阿含293》佛說甚難,說有二法:如此二法。謂有為.無為。有為者若生.若住.若異.若滅。無為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是名比丘諸行苦寂滅涅槃。因集故苦集。因滅故苦滅。斷諸逕路。滅於相續。相續滅滅。是名苦邊。比丘。彼何所滅。謂有餘苦。彼若滅止.清涼.息沒。所謂一切取滅.愛盡.無欲.寂滅.涅槃。

 

  甚深相即是空意,是最上乘。若以六祖慧能對四乘的體會來描述甚深相,甚深相即最上乘。因著人心根器有等差,為了應機,因此分「見聞轉誦是小乘;悟法解義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萬法盡通,萬法俱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最上乘者自含三乘,在一切萬有中,應用萬法而無染,甚合空意。

 

《雜阿含80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說聖法印及見清淨。諦聽。善思。若有比丘作是說。我於空三昧未有所得。而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莫作是說。所以者何。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有比丘作是說。我得空。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云何為聖弟子及見清淨

 比丘白佛。佛為法根.法眼.法依。唯願為說。諸比丘聞說法已。如說奉行

 佛告比丘。若比丘於空閑處樹下坐。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1)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2)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3)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所從何而生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甞.若觸.若識而生

 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識因.緣。為常.為無常

 復作是思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法印.知見清淨。是名比丘當說聖法印.知見清淨。如是廣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rvant&aid=11117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