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詩學左岸】以史入詩,我在詩裡等你
2022/06/07 22:15:24瀏覽990|回應0|推薦16

「歷史」本來就沒有十足十的真相,隨著書寫歷史的人的立場與角度,所摘取的片段肯定有所不同。但不論如何,人類的各個面向皆有歷史,勢必會有傳承。但傳承的事,是史官,是說故事相關創作人的任務,長篇大論,不易記憶。以史入詩,故定的字數、句式、押韻,便於傳誦,當然也便於記憶。中國原本沒有敘事詩,只西方才有。後來才開始有了敘事詩……,這種由不同詩人所書寫的敘事詩並非官方記載,卻能以個人的角度與立場出發,去書寫記錄同一個大時代,同一件歷史事件,更能夠呈現貼近於民間、貼近於真實的狀態。

到了現代,詩人以史入詩,甚至以歷史人物入詩。去除了歷史人物的刻板印象,讓歷史人物帶領讀者去經歷古代生活的場景或者是兵戎亂世。又或有以詩人的情感投射進歷史人物,這些都是很特殊的寫法,至少對於不曾研究過詩作的筆者個人而言是如此,有一種穿越感。那麼在詩的創作上是不是有一種可能,歷史人物除了帶領讀者走過古代生活場景,也許是可以來到現代?現代詩人是否也可以回到古代任何場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彼時的一切?

此種創作手法,觸及筆者先前所閱讀的舞臺劇劇本《快雪時晴帖》的記憶,故事大綱所講述的是東晉族人張容在出征前收到摯友王羲之所寄給他的一封書信。信封上稱收件者為「山陰張侯」。張容祖籍河北清河,與王羲之相同,皆因幼時遭逢戰亂,隨家族南遷客居浙江。當輩之人無不以「收復失土」為此生職志,終盼著有落葉歸根的一天。張容見王羲之信封上不以祖籍「清河張侯」稱之,而是以「山陰張侯」代之,大感悲憤以外亦滿腦子疑惑,為何如此?巴不得立刻當面問清楚緣由,只是還未獲悉解答,張容便於沙場為國捐軀了。

成為魂魄的張容在攸攸無盡的天地之間尋找那封所遺落的書信,十分想要尋獲解答……。在此舞臺劇劇本書寫手法上,亦以歷史人物進入敘事之中,卻是借古喻今,所比擬的是國共對峙的政治情形下,自1949年兩岸割裂以來,致使人民與骨肉離散的時代悲劇。藉歷史書寫現今,既有一種熟悉感,卻又是藉古在探討現代問題。很多事情在歷中當中,會有情緒,不足客觀,但若脫離當時的歷史來看,沒有情感情緒的糾葛,相對會客觀許多,能夠看清許多事實,對於讀者會有一種喚醒作用。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lenashyu&aid=17494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