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久違了,雅《賊》羅登拔
2010/05/01 10:00:20瀏覽617|回應0|推薦4

勞倫斯.卜洛克筆下迷人的紐約雅賊柏尼.羅登拔,多年來一直被譽為現代版的 ( 或成人版的 ) 亞森.羅蘋,我讀過以他為主角的《衣櫃裡的賊》 (The Burglar in the Closet) ,然後書就塞在櫃子角落裡生灰塵。最近朋友送了我一本《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 (The Burglar Who Liked to Quote Kipling) ,讓我產生動力把前作找出來複習,一口氣看完兩本小說,果然有種與老朋友重逢的親切和喜悅。剛好我開始嘗試寫一個詼諧風格的新偵探小說,這兩本書成了蠻不錯的參考資料。

卜洛克先後創作九本羅登拔小說,前期五本集中在 1977~1983 ,後期四本則在 1994~1999 。像很多住在曼哈頓的紐約客一般,羅登拔除了作案之外很少離開這小島,移駕到皇后或布魯克林等外圍的區 ( 這牽涉到曼哈頓人的地域優越感,較新的例子請見《慾望城市》 ) 。即使在曼哈頓裡,他也很少到蘇活區以南的地區活動,而在中城、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園兩側的上東城、上西城趴趴走,至少在這兩部小說裡是如此。

之所以特別強調這點,是因為從一個紐約客的活動範圍往往可看出他的社經甚至族裔背景。羅登拔 ( 某個程度也許反映卜洛克本人 ) 顯然是典型紐約市白人,他接觸交往的對象多是白人,在那個年代會被他光顧的倒楣有錢人也都是白人或猶太人 ( 猶太人是否為白人仍是見人見智的問題 ) 。前幾年電影《紐約黑幫》 (American Gangsters) 裡描寫了七十年代哈林黑人毒窟,和羅登拔的世界雖然同時存在,卻是沒有交集的。這在卜洛克創作的年代是絕對 okay 的選擇,但如果羅登拔今天才出現,保證會被攻訐「漂白」得太嚴重,類似指責就發生在描述現代巴黎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因為裡面一個黑人或亞洲人都沒有。

撇開背後隱誨的文化及社會符碼,羅登拔系列是非常精采的偵探小說,充滿有趣而可愛的角色,以及錯綜複雜的情節和解謎過程,出版三十年後讀來依舊感覺很貼近。《衣櫃裡的賊》中羅登拔與他的牙醫合作,闖前妻的空門時被迫躲進衣櫃,結果成了命案目擊者和頭號嫌犯,扯出一連串前妻的男友和偽鈔陰謀;《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中,改行當書商的羅登拔受託偷一本絕無僅有的吉卜齡詩集,結果遭陷變成殺人主嫌,他自然得找出真兇,同時揭穿背後買賣假古書的勾當。

偵探小說難免要有命案和屍體,當今的犯罪或推理小說往往會在人怎麼死上大作文章,越離奇不可思議越好,屍體或死法本身就是謎。卜洛克的偵探小說沒這種包袱,人不就是被刀刺中心窩死了,或一槍打中眉心死了,閱讀樂趣來自人為什麼死,被誰殺了,而不是怎麼死法。 

另外,羅登拔小說總能保持幽默、詼諧、戲謔的筆調,我認為這是卜氏雅賊系列歷久彌新最寶貴之處,字裡行間夾雜著紐約人那種很典型的嘲諷不屑、憤世嫉俗態度,不時從角色對話中流露出來,雖然翻譯有點差,想到英文原文時仍讓人忍竣不住,我相信這不全是刻意營造的,多少反映出卜洛克本人的紐約態度和他所住城市的風情。

對於住過紐約的讀者而言,卜洛克小說還有另一層親切感。《衣櫃裡的賊》的主場景葛瑪西公園離我過去在五大道的辦公室很近,有名的熨斗大廈就在斜對面,早年曾是不對外開放的私人公園,我在紐約時則已是市民主要的溜狗場所;《喜歡引用吉卜齡的賊》更巧,書中被竊的吉卜齡詩集被藏在皇后區的林園山莊 ( 正確翻法應是森林小丘 ) 的花園別墅區,我結婚後就搬到那附近去住過三年,書中描述的一些地點我曾親自走過。讀著這些有趣的文字時,美好回憶自然又湧上心頭。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eanjwu&aid=399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