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08 10:30:21瀏覽1412|回應0|推薦3 | |
推理文壇一般將大澤在昌歸類為日本「冷硬派」作家,與前輩 生島治郎、藤原伊織等人齊名。「冷硬派」一詞緣自美國的犯罪懸疑小說,最具代表性人物就是瑞蒙.錢德勒,我最近有幸重讀了錢氏的名作《漫長的告別》,對其冷冽的書寫風格、強硬的嘲諷批判和深刻的人物刻劃皆印象深刻;順勢再讀了大澤,發覺他還真有錢德勒的影子。 介紹《毒猿》之前先要回顧此系列的首部《新宿鮫》,出版於一九九一年,成功塑造了一位嫉惡如仇的邊緣刑警鮫島,面對犯罪就如嗜血的鯊魚般緊咬不放,六親不認的個性讓 正邪 勢力聞之喪膽,結果警署和黑道皆欲除之而後快。《新宿鮫》讓大澤初嘗成功滋味,當年他才三十五歲,已展現驚人的社會觀察力和角色創造力,把鮫島警部和新宿這個犯罪孤島寫得活靈活現,層次分明。 《毒猿》做為續集難免要克服先天的劣勢。《新宿鮫》裡鮫島的個性已勾勒完畢,經歷過的人性衝突自然不能再炒一遍,環繞身旁的生命危險感也消褪了;他依舊是不受歡迎的人物,但被黑白兩道容忍著。主要配角如樂團主唱女友青木和防犯課課長桃井淪為點綴, 鑑識官藪 則消失無蹤。相對之下主場景「歌舞伎町」顯得更為重要,出生名古屋的大澤對這個充斥暴力和犯罪的淵藪顯得瞭若指掌 ── 從甲苯興奮劑的毒品買賣、外國人流連的常設賭場、提供性服務的酒店、到各個暴力團事務所的組織文化規矩 ── 所有細節都能信手拈來,充滿真實感與活力,大澤的筆觸簡潔明快,有其特殊節奏,閱讀起來有如欣賞犯罪電影般舒暢。 犯罪小說有項不變的定律:反派有多壞,英雄才有多強。讓《毒猿》從首部陰影下脫穎而出的真正袐訣是反派主角 ── 宛如亞洲版的「藍波」與盧貝松電影殺手「里昂」的合體,喜歡用連續殺人犯那招,在被害者屍體留下「簽名」式的猿猴木雕,意在警告旁人「勿聽、勿視、勿言」。《毒猿》的主軸故事環繞著這個職業殺手如何遭人背叛,以及他如何一步步完成復仇計劃,如果以屍體數來給小說壞蛋排名,毒猿絕對名列前三之內。 《毒猿》的情節直線發展,無多少「理」好「推」,但它是第一部成功結合台灣和日本黑道的犯罪小說。書中對於聚居在新宿的台灣人有鮮活描寫,這是個由酒女和流氓跨海形成的黑暗世界,存在於賣春酒店、深夜餐廳、按摩院、常設賭場中,與台灣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讓人即熟悉又陌生。其中兩隻台灣孤鳥先後遇上新宿鮫這隻日本孤鳥:一個是日語流利的台北刑警郭,請假自費赴日追捕過去軍中同僚,最後還壯烈犧牲自己;另一個自然是超級殺手毒猿,愛恨分明有仇必報,刀槍炸藥無所不能。兩者皆與台灣人即有的自我印象相去甚遠,有日本人如此「看得起」我們,難免感到受寵若驚,這將是本地讀者另一層次的閱讀樂趣。 什麼時候我們也能見到台灣的鮫島,遊走於萬華西門町一帶,在龍蛇出沒的刀鋒邊緣打擊犯罪呢? (本文為《毒猿.新宿鮫II》之推薦序,12/13/10由皇冠出版)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