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達許漢密特的推理小說 《馬爾他之鷹》
2005/09/23 16:06:07瀏覽1511|回應0|推薦2
鋼索上的舞者

真理/相使人自由,還是真理/相致人於死?偵探小說亙古不變的主題

「真理/相使人自由」這句希臘箴言是否真的提供了愛智者敢於對抗教廷/秘密警察的道德勇氣,我並不知道,不過真理/相具有致命吸引力,卻是不爭的事實,或是因為它關係到霸權的爭奪(十七世紀的經線測量),或是因為它勾起人們偷窺的欲望(柯林頓的雪茄),或是因為它帶領人類擺脫蒙昧無知(社會運動)...。於是真理/相總是像朵紅花般,不時被權力、利益、俊男、美女等綠葉所簇擁,進而引來血腥與殺戮,不論是以鎮壓異教徒之名,還是為了壟斷因之而來的利益。其實,真理/相經常致人於死。

只有掏槍夠快的人才活的下來。

這本《馬爾他之鷹》是號稱冷硬派推理小說之父的達許漢密特的經典作品,不同於學識淵博的艾可,把真理/相深埋於層層疊疊的檔案之中,只允許語言成為撥雲見日穿透迷障的工具,甚至當讀者慶幸於找到真理/相的時候,艾可還不忘調侃人們因為過於渴望穿透文字尋求真相,反而盲目地看不見任何啟示;也不同於古典推理派,把真理/相這塊拼圖安置於社會結構之外,以屍體作為連接兩者的橋樑,以神探精密的頭腦透過理性之眼的凝視,重建犯罪現場,彰顯正義;漢密特的興趣,在於把真理/相縫入真實的社會中,藉由謀殺來展現人們在殘酷大街上討生活的處境與風險,裡面沒有永遠不死的英雄,沒有浪漫,沒有理想,只有接近真理/相時的生命威脅,只有生存,只有掏槍夠快的人。

反正只要你/妳能說服我信任你/妳,你/妳就沒有必要信任我。

但是這樣的偵探小說好看在那裡?除了讓天真的人猝不及防地正視現實刺眼的光芒,讓人夢幻破滅之外,除了殘忍之外有何樂趣可言?況且社會黑暗、人心險惡還需要小說來描寫嗎?

《馬爾他之鷹》的精彩之處,除了有一部份來自漢密特簡潔地剖析社會運作的陰影之外,使得《馬爾他之鷹》成為經典之作的,則是漢密特為偵探設定的情境。

試想,當被委託辦案的偵探連自己的案主都不能信任(偵探不過是案主廉價顧來的替死鬼),處於敵我難分敵暗我明的情境中,而且莫名其妙涉入凶殺案被視為嫌犯而受到警察騷擾的情境下,別說拼圖,連哪塊碎片是真的,圖案為何都成問題,更別提破案了,能順利抽腿就萬幸了。在這樣的情境下,一切原先深信不疑的信念與關係,都開始動搖了,開始要重新認識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所依憑的基礎是什麼?人們說的話、作的承諾瞬間都好像一陣煙,無足輕重。所謂的推理,關鍵也不在於邏輯,而在於能否認識自己身處的社會位置,語言的功能不再是穿透迷障的箭,而像石蕊試紙,用來探測不同的關係人(警察、偵探、案主、線民等)根據利益所組成的結構。

鋼索上的舞者

在《馬爾他之鷹》裡面,處處充滿這種在絕望中獲得力量的生存智慧,並且這種智慧不來自天賦,而是來自凡夫俗子求生存的意志與歷練。還是用唐諾說的好:「漢密特最喜歡設定的狀態:一個精明的個人在各方罪惡勢力環抱中如何生存並牟利;這個人得想辦法找出矛盾並利用這些矛盾,通過驚險但準確無比的語言和實際行動,一一加以擺平,像一名高空鋼索上舞姿曼妙的舞者。」

是的,從此偵探除了是個叼根煙斗的資優生之外,還可以是個高空鋼索上的曼妙舞者。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6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