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漫長的告別 結構分析
2015/06/29 17:21:06瀏覽398|回應0|推薦0
漫長的告別 馬羅扮演要解決的不是犯人,而是藍諾思,因為藍諾思可以讓馬羅在爽一次。那些書中不斷反覆出現的馬羅的浪漫(高貴)性格(硬漢、重承諾等),與其說是原因,推動馬羅不惜一切淌渾水,不如說是結果,那就是透過藍諾思這個徵兆,讓馬羅可以盡情抒發他的浪漫。在你我所生活的冰冷世界中,給予抒發鬱卒的窗口。

第一段馬羅與藍諾思相遇。這肯定是徵兆。因為馬羅第一眼就知道藍諾思會帶給他麻煩,但他又無法不淌渾水。這如果不是徵兆的話,又會是什麼呢?第一部分結束在藍諾思果然給他大麻煩了。
第二部分馬羅面對麻煩採取的態度與作法。表層:展現馬羅的特質。裡層:馬羅已經開始辦案了。他藉由面對麻煩所展現的姿態,誘惑與藍諾思案的重要關係人對他出手(馬羅讓要自己變成他們轉移的對象)。
第三部分重要關係人果然一一出手,包括真正的兇手。這是小說中案外案的功能。也是這本小說的創新(也可能是我看得太少),破案的地方在他方,在別的案子。最後藍諾思終於回來見馬羅,馬羅就說「要不是我在外面拼命用煙燻,你會出來?」這部份也分兩層。表層:辦案外案。裡層:每個案外案都指向藍諾思案。
第四部分結局。漫長的告別。第二次告別,但卻是真正的告別,不只是跟藍諾思,也是跟馬羅自己的徵兆。最後,他終於不再被徵兆騷擾,可以平靜了。
漫長的告別 倒是沒有涉及馬羅的過往,徵兆不來自馬羅的過往。我知道當然跟馬羅的性格有關,而那來自他的過往。我的意思是由過往所塑造而成的性格,在這本小說中不構成馬羅自己的麻煩,相反的,那是馬羅(其實是作者)用來展示自我的東西,也就是說馬羅不會因為辦完這個案子而在性格上有任何改變,他很enjoy。馬羅要解決的問題是藍諾思,驅使他解決藍諾思問題的動力只有一個,就是藍諾思讓馬羅可以再爽一次。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25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