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 《電影敘事》
2005/09/20 17:02:57瀏覽875|回應0|推薦1
還記得那隻惹的胡晴舫/平路開戰的凱蒂貓嗎?對於胡晴舫以大眾文化挑戰菁英品味之名而過於天真的擁抱舉動,實不必太過在意,畢竟只要看到越來越多徘徊於富裕的美國街頭的流浪漢,這種所謂的「當下立刻的煩惱只剩下凱蒂貓」的幸福,終究只能屬於某種人。然而,文字正氣凜然的平路,面對熱力四射的搶購風潮,除了頤指氣使地揭露天使凱蒂貓與魔鬼資本家的生命共同體之外,則只剩下尷尬。如果把凱蒂貓換成大卡司大製作大明星大賣座的好萊塢娛樂片,這種尷尬一定也差不多。為什麼好萊塢的娛樂片能擊垮國片?這麼會收買人心?只是因為人們的品味太差?還是因為受到文化工業所炮製之意識形態的毒化?對此,《電影敘事》有不同的思考角度:不能忽略該人造物之文化形式的力量。於是,問題便在於電影之文化形式的分析。

不同於早期主流的電影美學的研究角度,本書既不把電影視為孤立的客體然後研究其中的美學元素,也放棄追尋大師生平的作者論典範,而是從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出發:倒底人們是如何學會看電影的呢?到底人們如何從電影中獲得娛樂呢?作者放棄庸俗馬克主義的思蒙蔽說與菁英主義的文化品味論,改採著重於人類認知的「建構論」(constructivism),把文化形式之分析安置於人類認知與鑑賞的過程中,於是形式變成主客體間的一組關係,對電影來說,這組關係便是「敘事」。

透過這個角度,本書主要討論兩個主題:首先,作為認知工具與結果的電影,相對於其他不同媒介(文學、繪畫、數學…等)有甚麼特殊性?又存在著甚麼關係?其次,如果人類的認知不是固定不變,如果人類的認知建構有其歷史的向度,那麼電影百年來的發展又留下了甚麼遺產?造成甚麼影響?關於第一個主題的討論,在本書的第一及第二部分,作者一方面取道「接受美學」,將形式安置在其對認知與鑑賞的建構過程中,從而將形式的討論設定在認知主體/被認識客體/認知媒介三者的結構關係上;另一方面則回顧古典的文藝理論,安置電影與其他媒介的關係與相互影響。至於第二個主題,作者直接面對百年來的電影,尋找/建構出電影提供人類的各種認知模式(schemes),畢竟整部電影史就是開發影像與敘事可能性的歷史,是企圖藉由影像來捕捉世界、想像世界形貌的實驗史。這是本書第三部份的內容。

回到最初的問題,面對好萊塢的娛樂片,發問的不能再僅僅是其中隱含的錯誤意識或受到掩蓋的剝削(如平路所言),必須更進一步的問,這個引爆狂熱的人造物究竟觸動了我們哪一條神經?對此問題的探索,專注於電影形式之操弄的《電影敘事》一書,除了缺乏文化形式與社會結構之辯證的思考,可說是個不錯的開端。
( 興趣嗜好攝影寫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6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