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卜洛克的 《黑暗之刺》
2005/09/21 16:48:40瀏覽869|回應0|推薦0
黑暗之刺──卜洛克的推理小說《黑暗之刺》

其實,我從來不看偵探小說。理由很簡單,通常偵探小說不外乎是讀者和作者看誰聰明的較量,由作者設局,把好好的一張圖畫,恣意切割,盡情攪動,高興的話還可以夾雜不相干的圖案,然後讀者泡杯咖啡翹著二郎腿,在有限的篇幅內幽雅的推理拼湊。我一來沒有這樣的閒情逸致,二來又不夠聰明,所以總是對此興趣缺缺。但是新近引入的卜洛克的偵探小說,卻讓我意猶未盡愛不釋手。

並不是因為我吃了威而剛瞬間變聰明了,誠如一般人所知,它的藥效瞬間改善的部位位置好像低一點,也不是因為近來發了一筆橫財,生活瞬間悠閒了起來,而是卜洛克寫作偵探小說的興趣不同,我只要稍微透露一咪咪《黑暗之刺》的開端,就一定可以讓你耳目一新。

書中的主角史卡德偵探被委託偵辦的案件,竟然是一起發生於九年前的命案!請注意是九年前喔!為什麼我要強調這個數字,絕不是因為它是這個懸案得以偵破的魔術數字,而是命案經過了九年不要說人事全非,鄰居都不知道換過幾戶人家了,沾著血跡的凶器也應該早被鐵鏽佔據,更別說離命案最近最直接的證據、線索因為時間的天然距離而失真,搞不好兇手已經在幾年前意外被汽車撞死遭到天譴了。

那為什麼案主執意要委託調查呢?因為案主家裡錢太多喜歡當冤大頭?因為史卡德是福爾摩斯再世?還是因為作者輕視我們的智商?答案是以上皆非。卜洛克筆下的史卡德,大概是最沒效率的偵探,而且他也明白地警告案主說你可能白花錢而得不到任何結果;如果運氣好真的找到元兇,也可能因為證據湮滅而無法開庭審理;更可怕的,可能會知道一些你不喜歡的事情,某人為了某個理由而殺了她,不知道那個理由,你可能會活的快樂點。

那麼當抽離了破案的樂趣,這樣的偵探小說到底要呈獻給我們怎樣的畫面?是對死亡的凝視與解剖。當故事的情境被導向別說破案就連偵察都不太可能的方向時,留下來的只剩下沈澱在時間縱深中的陰影,它揮之不去,只能拿起鋤頭默默無助地進行考古,但是面對陰影我們又能挖到什麼呢?除了欷噓與懊惱,恐怕就只剩下赤裸裸地蹴不及防地把隱蔽完善的社會黑暗、人心幽微給暴陳於天光之下了。

原來最冶艷的花朵,只能是惡之華。

這本書還有另外一個可觀之處,算是中文版的小禮物,那就是唐諾所寫的導讀,在此我就引一段他文章最後,對卜洛克的小說世界準確而精彩的詮釋:「想想,這樣一個敏感於死亡的人,被擲入紐約這樣一個死亡城市,又得靠追逐死亡來養活自己並偶爾寄錢給離婚的妻子和別居的兒子,史卡德所置身的紐約圖像,果然極其蠻荒如行在曠野,而他既能幾近令人作噁的凝視著每一樁死亡,卻又能如此異樣溫柔地看待死亡。」黑暗之刺,不僅殺害了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同時也刺穿了人們虛弱(幻)的美夢。

活在台北,我慶幸有史卡德代勞,替我凝視同樣蠻荒的台北。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66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