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Ozison的(不太)美麗,與(有點莫名奇妙的)哀愁--關於《在世界中心呼喊愛》
2007/01/09 18:31:36瀏覽1414|回應1|推薦4

下午工作時,陣陣睡意來襲,特別在寒冬,縮在椅子裡動也不動,更是無法抵抗,索性起身整理桌面和書架。

每次進行暌違已久的整理工作,必定會找到消失不見許久的物品。好朋友旅行回來特意安慰無法出門的我的紀念品,幾年前沒寄出去(或者是寄不出去)的卡片,一支寫的非常順手不見時心疼好幾天的筆,擔心被爆料的記著一點點隱私的筆記本,...。其實,更嚇人的,是藏在這些物品身後的逝去了的記憶,不經意間,噗通、噗通、噗通地跳到眼前,在還未意識到要閃躲之前,已經撞個滿懷,彷彿中了頑皮小鬼的惡作劇,只能望著帶著笑聲與輕巧步伐長揚而去的小鬼的背影,心有餘力不足。標準的ozison的氣味。

《在世界中心呼喊愛》講的雖是高中生青澀的初戀,但設定的目標(target)卻是中年青春已逝的ozison。乾淨單純的愛情,背後是永遠不可能復返的青春,以及可能從來也不曾擁有過的清純。The end of innocence。

我被劇中的小女主角給吸引。清秀的五官透著任性與好強,「我不想輸」似乎是不斷重複的旋律。從一開始的雨中致詞,到田徑練習,到迎向愛情,甚至到面對白血病。而與這個旋律相對應的,是經常束手無策莽莽撞撞的小男主角,以及日後長達十七年的無法釋懷。對一個十七歲的小男孩來說,這段不可能的戀情與來不及準備的跟死亡的遭逢,本來也就只能束手就擒,無計可施。注定無法避免的挫折,像是搭著一列急速開往深淵/未來的火車。不管是愛情,是爺爺的死,是她的死,還是沒有說出來的「人生」。

此情此景,想必是中年ozison的心聲,不管是有苦難言,是世故冷漠,還是由於驕傲和面子。故事中小男孩的無助、挫折與遺憾,不過是中年人集體情緒/焦慮的投射。活到這把年紀,早已深知世間沒有甚麼人是不可替換的,「世界圍著自己旋轉,自覺只要努力沒有甚麼完成不了的事」這樣的豪情與自信早已遠颺,留下的,只有日復一日的百無聊賴。雖然昆德拉早就說過「人生終究是場無法避免的挫敗,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試著去理解」,但語言從來也不足以慰藉。「真是的,天底下哪有這種事啊!都十七年了還忘不了?只有故事才會這樣,嘖...」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起來,身子則越縮越小,頭逐漸深深地埋在領子裡,只露出疲憊的雙眼。

純純的愛(初戀是最佳人選)不過是個巧門。於是這齣回顧式的青春愛情故事,說的不僅僅是愛情,失落的愛情,而是一方面掩蓋了平凡又普通的ozison的雞肋般的人生的無奈,以及不知何時開始不知為何緣故放棄了掙扎的自我嫌惡,一方面又可將總總的挫折與無奈壓縮進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的純純的初戀上,從而完成跟自己的和解,得到救贖。青春/清純與其說是失落了,不如說是加入ozison俱樂部的慰問品;與其說是感嘆青春/清純不再,不如說是抒發ozison的鬱卒。

看這齣戲的時候,永遠只能在深夜,開盞小燈,不是因為浪漫,也不是感傷,只是不想見人(或是被人看見)。

Ozison,真是不乾脆呀!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641705

 回應文章

馨文
2011/06/10 10:24
覺得自己無所不能,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沉迷於當下的是令人欽羨的青年。撞見界線後,認識到凡事會有極限,一面回望著自己的青年時期,一面沿著界限爬行掙扎,還求未來有些不一樣,就算中年,帶著憂鬱的氣息。邁入老年,所謂晚期風格,大概也不想未來,過去太長也不堪回顧,又回到當下,這一刻我說、我做、我活,就是我。想想,中年的憂鬱比較有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