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Change了什麼?看完結局之後
2008/07/23 18:07:33瀏覽1619|回應0|推薦3
Change,當紅的政治slogan

對老牌民主國家來說,投票率節節衰退,不只是統治正當性隱憂,更是對整個政治理論與實務的嘲諷。每次國家領袖選舉的挑戰者,也莫不以提高投票率為勝選的必由之路,只有能鼓動風潮,驅散政治冷漠,換回熱情的候選人,才是勝利的保證。似乎,Weber對自由民主制度帶來的終究不是進步與解放,而是死氣沈沈的官僚化,是鐵籠的預言,確實是真知灼見。於是,也唯有Charisma(奇魅)式的領袖可以起死回生。Change是唯一標誌。

對於轉型的木村拓哉,對於過於年輕就扮演日本首相的木村拓哉,對於同樣苦於投票率年年退步政治冷漠成冰的日本社會,對於寄望收視率的電視公司來說,2008年春季檔日劇Change無法不被寄予厚望,也無法不讓人擔憂。比起去年的 華麗一族 ,Change更是一場豪賭,一場撥雲見日大勢底定的賭局。

Ozison二連敗,了嗎?

上一帖我對結局的預測,圖窮匕現,好像只剩下吹破牛皮的尷尬,但伴隨而來的,卻是一種悶,對日劇媚俗的悶。不過說來好笑,因為靠收視率吃飯的電視連續劇媚俗而悶,不就像責備豬太肥一樣嗎?

我的悶不太是最後把民主政治的說詞老調重彈,妳的一票救國家,當然,沒有國哪有家,所以投票的個人也一起獲救,雞犬升天;神聖的一票象徵自由的實踐,給予國家暴力的正當性基礎,不管滿意不滿意,下次選擇在一併算帳。這樣的老調,純粹就道理來說,沒什麼好挑剔,也一直被認為是最壞的時代,最好的選擇,但是就民主政治的長久歷史來看,卻掩蓋不了人民只有投票的時候是主人,投完玩票的瞬間就落入凡塵任勞任怨的事實,像極了灰姑娘,不是嗎?只是現實沒有王子伸手援助,而且就算有,也不符民主政治的道理。我的悶,就在於整齣戲的倒果為因。把長久累積的人民對民主政治的無力感,反過來變成解藥,結果所有對民主政治的反思、批判甚至不滿,都遺忘了,把道理用激情代替,既得利益者還是笑到最後。

最後一集木村的演說被巧妙地安排成跟人民交心,其實效果上卻是自己的競選宣言。誠如演說的內容,既有的議員都是之前顢頇自私的政治的共犯所以要解散國會,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就是全新的候選人,沒有包袱、貼近民意的政治新血,這樣在朝倉總理的構想下,至少要拿出資源鼓勵像阿部寬、深津繪里這一類人投入選舉(而且別忘了,這兩人一開始就已從政為目標呦),這樣才前後一致,不是嗎?不然重新選舉的結果,不過是舊勢力復辟,而這個責任可不能讓人民來背,因為選目才是關鍵,人民只在有限的選目下選擇啊!這才是民主政治的虛幻與問題癥結啊。

結果,總理先是求婚(在日本,女性同意求婚意味著進入家庭,離開公領域),然後阿部寬重拾老本行,最後一幕,朝倉在眾人引頸之下,開始選舉的政治演說,一切就像最後的OS,回到一開始,重頭來過。

是的,就是回到最初,重頭來過。唯一不同的,只會是這一次朝倉議員不會吊車尾險勝,如此而已。

所以Change了什麼?

Change的現實版

不管是美國民主黨的總統提名人之爭,是韓國CEO總統李明博,是台灣第二次政黨輪替的總統大選,還是更早的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塑造自身的形象,Change都是唯一的口號,最響亮的訴求,但是,倒底Change了什麼呢?

先不提尚未正是開跑的美國總統大選,韓國總統李明博上台百日,支持度就一路坐溜滑梯低於30%,同時在進口美國牛肉的議題上,引爆抗議能量。台灣超人氣的馬英九也沒好到哪裡,隨著偷偷漲油價、股市大跌到水災救助,聲望一路探底。果真是民意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嗎?還是國家治理終究不是換人做做看就可以藥到病除的!不說別的,每次風災雨災過後的SNG,除了卡司之外,劇碼與畫面幾無不同,也難怪人民怒吼。

是的,每個人民神聖的一票的確帶來Change,不過,只是換頭家不換伙計,換湯不換藥。

所以,Change了什麼?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20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