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幸福的城堡--關於《不信的時候》(2006夏季檔)
2006/11/29 20:12:57瀏覽2702|回應0|推薦4

不信的時候(米倉涼子、松下由樹)

常有人說婚姻像座城堡,裡面的人想出來,外面的想進去,但是因為戒備森嚴,既有巍然聳立的高牆,又有難以跨越的護城河,所以不論進出都需耗費極大的功夫。然而城堡除了象徵進出婚姻的困難和決心之外,應該還有「安全感」的意象。畢竟,婚姻不是新近的發明,給人的考驗也早已不是秘密。儘管如此,還是不斷有人想攻佔這座城堡,不管那個年齡、經驗、性別,還是聰明才智,少有例外,為什麼呢?我猜想是對「安全感」的渴求。當我得意洋洋的以為找到漂亮的答案的時候,問題才開始。到底安全感是婚姻所提供的?還是婚姻被安全感所支撐呢?甚至,會不會安全感只是婚姻在手中搖晃的紅布呢?我的朋友馬上回答說「互為因果,相互加強」,哈哈,政客都是這麼說話的!《不信的時候》的編劇(因為ozison只有看日劇)相對來說,顯的誠意許多。

從片名就知道這是有關不倫之戀的戲,不倫、婚外情這樣的劇情,可說是小說、電影、連續劇的基本類型之一,如何在這麼古老而且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中留住觀眾的目光,將是這齣戲的考驗。整體而言,我認為這齣戲相當成功(請注意,我說的是「成功」)。

首先這齣戲不把重點放在道德,當然因此擺脫了漢賊不兩立、邪不勝正的莒光日劇碼,而是放在安全感上頭。「不信」這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在日文中有「不相信」、「不信任」、「不信仰」、「不守信」等諸多含意,雖然沒有複雜到正反都有,不過這些意義卻也沒有完全重疊,這齣戲中不同角色關係上的張力,戲劇的密度,便是在這些交錯的層次上展開。

《不信的時候》由兩個不同社會位置的女人間的相遇開始,一邊是有教養有能力有名份的美麗老婆,一邊是沒有父母沒有學歷為了弟弟必須提早進入社會的媽媽桑情婦。第一集的開頭就非常直接了當:一個以為婚姻就是愛情終點的女人,在婚姻生活中的不安;一個以婚姻為愛情終點卻無法到達的女人的渴望與哀愁。藉由男主角石黑賢使得活在不同世界的兩個女人交會。

我想接下來的劇情,有許多大家應該都猜的到,所以不是重點,如何深入到這些劇情、衝突的背後,表達出兩位女主角的心情、渴望、惶恐、不安、嫉妒、釋懷、算計、自我欺騙,等等,看到除了道德譴責之外,身陷不倫漩渦中的人們(不管是妻子,是情人,是丈夫,還是旁邊的啦啦隊)的身不由己,以及因之而來的傷己與傷人,還有相互撫慰和自我療傷,才是重頭戲。

第二是整齣戲的表現方式。透過適當的配樂,精鍊的旁白,故事進行的節奏掌握得非常好,故事常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前進。舉例來說,一般不倫之戀的高潮,都會設計在兩位女人遭逢的歷史時刻,而為了扣人心弦,必須把這個高潮不斷延遲,積蓄能量,期待最後的爆發,於是爆發前的寧靜,必然會出現各種爾虞我詐的攻防戰。但這並非《不信的時候》的作法。

另外值得一提的,精鍊的旁白總是能產生畫龍點睛下標點的效果。我想這應該是原著的功勞。

第三是演員。剛看到這兩位擔綱的女演員時,一般都會猜想情婦應該是米倉演出,她的美麗,還有之前出色的詮釋松本清張小說中為求成功不擇手段的女人的紀錄,讓人這麼認為,很是自然。而已經有些發福跡象的松下由樹(《在世界中心呼喊愛》中的女老師,在《引擎》中管事的大姊),就算年輕時也不曾以美艷出名(還記得《二十九歲的聖誕節》嗎?她和山口智子一起詮釋了粉領族在男人世界中奮鬥的甘苦)。結果,本劇讓人意外,詮釋困坐愁城的不安的家庭主婦的,竟然是米倉,而情婦則是松下,而且松下的詮釋也不會太讓人失望,當然戲中的情婦也不全然以美艷為手段,這難道不是暗示了外遇並非單純地只是男人對(年輕貌美的)女性的渴望而已嗎?這是第一個讓我覺得成功的地方。

幾個配角也相當出色。演出為求功名「嫁入」豪門的中年董事長石田純一,不溫不火的詮釋出想藉由追求美眉來抓住最後的春天的慾望。演出烙印著感情傷口的離婚婦女的杉田,甚至用眼神就傳達出動物受傷後自然流露的不安的、帶點歇斯底里的氣質。

最後,再回到安全感和婚姻的問題上來。讓我用這齣戲最後兩位女主角的對話作為結尾。

妻子:「我愛那個愛著丈夫的自己。只要愛著他,那麼丈夫終究會回到自己身邊。堅持這個信念而活下去,是作妻子的志氣。然後這份志氣讓作妻子的我,變的堅強。」

情人:「只要有愛,肯定會有男人來到身邊,堅信這個信念而活下去,是作情人的志氣。這份志氣讓作情人的我,變的堅強。」

對於安全感與婚姻的關係,妳/你參透了嗎?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pientia&aid=567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