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率性的李清照
2024/05/22 00:42:02瀏覽552|回應3|推薦43

有朋友提到〈李清照〉時,說她「自視甚高」,感覺有些自負。

我想,應該是【比較自然、率性】,敢於在那個時代【大膽做自己】。

〈李清照〉6歲那年,因父親升官,舉家遷往熱鬧繁華的〈汴京〉,

開始了像花一樣的生活。父母都喜歡文學,自然也影響了女兒的興趣。

〈李清照〉15歲時,就因為過人的才氣,而名滿〈汴京〉。父母給予的教育

比較自由,因此〈李清照〉的少女生活也十分多采多姿,經常跟閨密好友

【把酒言歡】,沒有喝醉絕不回家,少女時期的詩詞,經常伴隨著【宿醉】。

據說,她流傳後世的詞有60多首,將近一半,都寫到了喝酒。

此外,〈李清照〉還很喜歡玩一種「打馬」的賭博遊戲。打馬,就是「麻將」

的前身,是一種需用智力博弈的遊戲。因為太愛打麻將了,日後還寫了一本

《打馬圖經》。似乎,顛覆了我們對〈李清照〉【溫柔婉約】的既定印象。

她與〈趙明誠〉婚後的恩愛與有趣生活,也是後人十分歆羨的事。

因為,他們在婚姻中,也充分體現【做自己】的自由和快樂。

〈趙明誠〉不在意妻子詞學才情比他高,也不阻擾她喝酒博弈,吟詩作樂。

〈李清照〉不嫌棄丈夫俸祿少,又多半時間投注在【古董字畫、金石器物】。

甚至,還陪著他一起去評鑑賞識,兩人再一起【建案歸檔,寫成紀錄】。

在那封建時代,〈李清照〉並未替趙家生下任何子嗣,而〈趙明誠〉仍十分

疼愛她。可見他們的愛情,是完全建立在彼此認同的志向、興趣和目標上。

清朝的〈納蘭性德〉曾寫過詩:【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賭書潑茶】被用來形容夫妻之間的琴瑟和鳴、相敬如賓、傾心歡愛的幸福,

其典故,就是取自於〈李清照〉和〈趙明誠〉。

〈趙明誠〉因病亡故後,〈李清照〉曾有段不到百日的短暫婚姻,但被她訴請

離婚了!宋代當時法律規定,無論丈夫有無過錯,只要是妻子告訴,都要坐牢

兩年。〈李清照〉無畏牢獄之災,硬是把婚給離了!

她的晚年生活過得雖孤單,詞的境界,卻越發【精湛感人】,同時也很盡心

【補序】丈夫所遺留下來的《金石錄》。

像她這樣一位出色的女詞家,不畏世俗眼光,敢於表達自己,誠屬古今先驅。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allyamen&aid=180639042

 回應文章

子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3 10:07

讀了妳這篇文章才知道李清照是這樣有個性的奇女子。。。

以前有機會讀到她的詞作,多是一些帶著沉鬱情緒的作品,像是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老實說,不是挺喜歡。。。因為讀了之後心情會變壞。。。

不過,在看妳對她的介紹後,我想她也是生活苦悶才會有這樣的抒情之作,就比較能理解了。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5-23 12:34 回覆:


〈李清照〉的詞風,大略可分三個階段:

1.少女時期風格:比較活潑真率、相當浪漫有韻致。

2.結婚後的風格:由於愛情的滋潤與幸福,詞的內容更加豐富,

意境也開闊不少!創作量較多,有不少經典。

3.晚期風格:妳讀到的〈聲聲慢〉已經是喪夫之後的晚期作品了!

晚年的她,一個人孤單生活,難免有哀思之心,

於作品中呈現淒涼的氛圍,自是可以理解。

有的讀者,還特別喜歡她晚期的作品呢!

我覺得每個階段都很美!她就是有這個真性情與天賦。

無論她的率性,是否得到後人的理解,單從文學來看,她就是個才女大詞家!


皓呆土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2 12:15
難得人間世上奇女子 ,似如故事了心怡 ,是我 ,也做不得趙明誠ㄚ ~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5-22 13:19 回覆:


沒錯!以今日眼光來看,〈李清照〉猶且是奇女子,

更何況是遙遠的宋代!

但唐、宋兩代,就是重視【詩詞才情】。

只要是【才子、才女】,都會被另眼看待,格外包容。

最主要也是她出自【名門世家】,〈趙明誠〉會疼惜。

像〈陸游〉的妻子〈唐琬〉就沒這麼幸運!

不過...〈李清照〉的天賦聰明,也非〈唐琬〉能企及。

這就是「才華的冠冕」,古今中外都一樣。

華裔女鋼琴家〈王羽佳〉的演出穿著,大膽冶豔,

【若非她的琴藝太精湛,早就被非議詬病】。

但現在已是她表演的特色之一,不僅被接受,還很喜歡!

就如同我欣賞【李清照的才華】,其餘都能略去。

不過據我所知,大部分男性無法接受,尤其是無子嗣。


雲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5/22 07:58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圖卻上心頭怎麼消除了?懷疑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5-22 10:13 回覆:


雲明,好眼力!一下子,就看到這幀橫幅書法的末端,

原詞最後一句【卻上心頭】被裁切到了,確實不夠完整!

我想,這應該也是後代書法家的「擬真作品」,非原貌。

〈李清照〉擅長【行書】,後代仿作時,也大都寫行書,

且學得維妙維肖,透入精髓,令人讚佩!我且再分享一幀。

原文那幅書法,就不再取下了!感謝你的雅正。

sallychen(sallyamen) 於 2024-05-22 10:23 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