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死亡如此靠近
2008/05/23 20:54:45瀏覽5758|回應10|推薦70

寫太多沉重的文章,竟也惹得「死神」頻頻向我招手嗎?

上週四才參加完關於「悲傷輔導」的研習課程,寫完了研習心得分享的網誌,沒想到就立刻派上用場,一連兩起關於死亡的意外與打擊,讓深深地覺得:「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生命無常,死神不知道下一刻會不會就找上門?因此只要能平安、健康、幸福地活著,人生實在無須計較太多,因為一生矜矜業業,最後也只不過是一坏黃土、一方墓地而已。

之一:

上週有學生因為車禍意外而喪生,班級籠罩在一片哀慟的低氣壓之中,諮輔組的輔導老師們就到班上進行班級輔導,透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逐一表達情緒,使學生們不用孤獨地承受意外事件帶給他的害怕、憤怒等錯綜複雜的感受,且能瞭解事情發生的始末經過,避免錯誤的流言在校園中以訛傳訛。

鼓勵學生「說」出這些哀慟的經驗或情緒,無論是難過、生氣、恐懼、不相信或是自責的情緒,輔導老師們用同理、接納的態度傾聽學生的感受,可以幫助學生盡情地宣洩失落的情緒,也有助於學生接受永遠失去同學的事實。

唉!做這樣的悲傷輔導工作真的很沉重,現場不斷地出現斷斷續續的哭泣聲、哽咽抽蓄的聲音,讓人不禁鼻酸、淚濕眼眶。不過這樣的活動也有積極性的意義,可以利用這樣的機會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開誠佈公地和學生討論所發生的事件,讓學生充分宣洩對此意外事件的經驗和感受,鼓勵同儕間彼此支持,讓學生瞭解生命的意義,並懂得更珍惜生命。

最後,再讓學生透過摺紙鶴、寫祝福卡的方式,表達對往生同學的懷念與祝福,並且在往生同學公祭的那一天,將串串紙鶴及折成星星的祝福卡燒給他,讓學生透過這種儀式轉移的方式,將「不捨」或「不甘」轉化為深深的祝福,祝福對方離苦得樂。

之二:

昨天上午接到伯父從醫院打來的電話,告知伯母病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立刻請假飛奔回台北,不意,在半路上就接獲伯母已經不幸往生的訊息,心頭一沉,鼻頭好酸,眼淚就這樣撲簌撲簌而下。

伯母罹患糖尿病已久,近年來一直進出醫院洗腎治療,多次從鬼門關前被醫師積極搶救回來,因此當這次病情又惡化的時候,伯父和堂姐依然存有一絲希望,認為伯母會如同往常般的又回復健康。

但沒想到,伯母就這樣突然撒手人寰,沒有留下任何的遺言交代,走得如此匆忙,連堂姐都來不及為她換上乾淨的衣物,她就這樣走了…。

親人驟逝,帶給家人的打擊與創傷是很深的,尤其在家人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況之下,伯父和堂姐此刻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懊悔的悲傷情緒之中,淚水是最直接的情緒宣洩,堂姐幾乎見人就哭,整個眼睛腫得跟核桃一樣。唉!喪親之痛,莫此為甚,也深深地感同身受呀!戶外下起傾盆大雨,就像我們此刻的哀慟心情一樣,心痛不能自已。

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這些反應是遭受親人死亡的悲傷歷程中必經的五個階段,如果喪親的人能夠被允許去表達他的哀傷,能有支持與陪伴的力量與他一起度過沮喪,那麼,他將會很容易的面對最後「接受」的階段,否則悲傷的情緒無法妥善處理的話,將會造成身心靈的重大創傷,以至於影響爾後的日常生活。

從沒想到悲傷輔導的技巧會這麼快運用在自己親人身上,讓人不禁感嘆生命的無常。別以為是輔導人員就不會憂傷,「死亡」一直是最難面對的課題,雖然我可以很平和理智地寫下這篇網誌,但卻是夾雜著悲痛的淚水,我自己也有哀傷的情緒要處理,更何況是遭受喪親打擊的伯父和堂姐呢!

慟!喪親的創痛,需要時間來療傷,更需要持續的支持與陪伴。我可以悲傷、我可以尋找自我療癒的角落、我可以尋求專業輔導的協助、我可以藉助信仰找到心靈的平靜、我可以在療癒歷程中帶著悲傷成長…。我可以悲傷、請容許我悲傷…,嗚嗚嗚!

好沉重的網誌,可以讓我寫什麼,就應驗什麼嗎?

那我要寫:但願世界和平、天下蒼生安居樂業、人間不再有天災人禍等苦難;願人人珍惜生命、充分發揮身為一個「人」的意義與價值,並且能在有限的生命裡,成就自我、造福他人,感受到人生的平安、健康、喜樂…等種種幸福與滿足。




         Ruru970523
~願逝者了無遺憾,一路好走,榮登極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ru1211&aid=189495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感觸
2008/06/10 15:44
以前農業社會時,三代、五代同堂,小時就開始接觸生離死別的必然事實。現在小家庭,親友又疏離,除非自已家遇上了,所以有的人很難走出去,走出去時間要很久 。死亡如此靠近,我們卻對它如此陌生。或許是因一般人都忌諱談這個問題吧?謝謝分享!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6-10 17:22 回覆:

面對死亡與接受死亡都是最難的功課,雖然我身為輔導人員,但一樣會對未知的世界感到恐懼與不安,因此面對這些驟失親人的人,我格外有份感同身受的感受。

死亡教育與臨終關懷其實是門必修的學分,如果能免除對死亡的恐懼,或許當那天即將來臨時,我們將不會感到害怕或徒留遺憾。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的心境是未來的歸宿
2008/05/28 00:05


秋玲//現在的心境是未來的歸宿

人生猶如跑馬燈,人間工作要成為過去,犧牲奉獻,搭幫助道都要成為過去!在面對生命終結需要交賬時,人都希望「那美好的仗已經打過,跑的路已經跑盡,所信的道已經守住,從此以後坦然的心境,站立在審判台前,交出自己人生旅途的記錄表」功圓果滿了無遺憾,這是多麼美麗的一幕!

「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尊重生命的意義、價值,有尊嚴的告別,歸空是人生最重要一刻,可要好好把握上天恩典、時間和機會,用健康的心理好好修行,做好回家的心理準備,希望人人學習跳躍生死鴻溝,作最佳實習表現。「現在的心境就是未來的心境」是不爭事實,修行的人有充份準備,超越克服死亡陰影恐懼坦然面對死亡就是王者,生前無事一身清,死後輕鬆走一程,下一回乘願而來,正是另一重要開始!

在此祝福所有的菩薩們:在世是可愛的老人,永遠都是勇敢、寧靜、安祥、有尊嚴的長青不老族!

PS 感恩送回  無以為報

 再送跟著題目有關的 我的演講稿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8 19:43 回覆:

謝謝您的分享,我也覺得要利用有限的生命,為人生留下一些奉獻,如此才不枉費我們來此世界走這麼一遭。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死亡只是換個身體而已 有什麼好害怕
2008/05/27 17:51

 我是負責一群老菩薩的班叫做長青班   總是要他們對死亡的認知

上篇  隨興就地打稿回應  忘了留稿   按下後才知你這兒竟無法再複製

哈哈   怎麼辦  換你送還我喔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7 23:29 回覆:
  您這篇回應寫得真好,我非常地贊同,若能將這些想法與更多人分享,一定更有意義。
  雙手奉還您的留言,也感謝您與我分享這些很棒的想法呦!很開心認識您!

林秋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輕鬆say good bye死相粉可愛
2008/05/26 07:36

「棺材裝死不裝老」死亡是任何人無法遁逃的恐慌,不問年齡時間地點都有可能 說再見!在垂死邊緣耽驚受慮,尋找克服死亡焦慮,真是「莫法度」!嗚呼,人害怕接受死亡事實,活著未關心生死大事!

人渴望快速安祥無疾而終,很尊嚴離開世間,可惜生命並不依自己笨拙設計模式啟程!死者臨終時,往往痛苦沒尊嚴的過世,親人心裡常會內疚、後悔、懊惱,困難適應!

嘴巴說不怕死,心裡是「好死不如歹活」!死亡陰影籠罩心頭時,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恐懼、害怕、不想死、求神問卜等等現象一一出籠!

死者若無心理準備,臨終灰黑茫茫,強烈想活,不接受「該死」事實;想著死後一無所知,無法再見親人,中斷理想失去一切,還有未了願等牽掛走不開!沒心理準備,死神降臨變成威脅,心理不安臨死心情極端反抗,死後身體僵硬,死相很難看!

人生可比一齣戲,生死也是串場演出,選擇寧靜、有尊嚴情境,向死者告別是人生中最嚴肅、最富有人性的獻禮!

對死亡有心理準備的人較能超脫恐懼感,不但幫助自己減少對死的恐懼,也對家屬有心理慰藉。我想道的殊勝,鼓勵人參與宗教活動,以協助面對死亡,尊嚴走過人生最後一程,沒恐懼和焦慮也獲得解脫!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6 19:18 回覆:

謝謝您回應如此多的文字,超感動的。

您說的我很贊同,如何讓生死兩無憾是很重要的事,我在我前幾篇網誌「最後的道別」有提到,向臨終者做「最後的道別」,讓他能夠安心平靜地離開,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未來如果有機會走上安寧療護的工作行列,我也要善盡社工師的職責,陪伴臨終病人走完充滿溫情的最後旅程,以及關照到喪親家屬的情緒感受,這是我未來最想要做的事情。


紹小丌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很讚的一篇
2008/05/24 23:40

這篇文章實在很讚.加上又有留言回覆的詳細解釋.應該讓更多人閱讀.所以就用另一個推勒

您有提到心理自我防禦的強破性模仿.讓我突然想到另一個名詞..解離.這算是逆向的防禦模式嗎(假設模仿是正向.不願面對的解離症狀算是逆向的防禦嗎)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5 14:12 回覆:

我寫的文章有人願意花時間逐字看完,並且給予回應,感覺真是溫馨呀!文章能引起共鳴,或是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或知識的成長,也就不枉費我認真寫出每一篇作品了。

如同下篇所述的「心理防衛機轉」,依照行為性質可以區分為以下幾種:

1.逃避性防衛機制:壓抑/潛抑(repression),否定(denial),退化情感(regression)。

2.自騙性防衛機制:此類防衛機制含有自欺的成分,也是一種消極性的行為反應。包括反向(reaction form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儀式與抵消(ritual and undoing),隔離(isolation),理想化(idealization),分裂(dissociation)

3.攻擊性防衛機制:轉移(displacement),投射(projection)。

4.代替性防衛機制:幻想(fantasy),補償(compensation)。

5.建設性防衛機制:認同(identification),升華(sublimation)。

你說的「解離」(dissociation)就是上面所說的「分裂」,也就是暫時而劇烈地改變自己的性格或某種感覺,以期避免情緒苦惱。有興趣可以參閱維基百科對於「心理防衛機轉」的說明,我已做了網頁的超連結。

「解離」確實是比較負向的防衛機轉,通常當事人都是因為遭受急性或慢性的巨大心理創傷或壓力事件,而造成這樣的心理逃避現象。

你有聽過「多重人格」這個名詞嗎?國外曾經有位病人擁有多達24個不同人格,這種多重人格就是所謂的「解離性人格症」,患者會表現出兩套或兩套以上的人格,就好像有2個靈魂住在同一個軀體身上的樣子,像這樣的症狀就需要依靠心理治療來協助他,而這已經屬於精神科醫師的工作範疇了,有興趣瞭解的話,可以搜尋相關的精神醫學資料。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
2008/05/24 22:18

        對耶,我想要這五個步驟就是想要回想當初面對祥祥死亡的時候,是不是也這樣,看看似乎真的是這樣的說。
 

        第四項的「沮喪」裡,我的反應與想法很極端吧,不過最後我還是把自己救回來了,一切都要歸功於在學校所接受的輔導股長訓練,聽了不少演講,其中有說到一個現象,就是很多父母會帶著小孩一起自殺,是因為怕自己死了小孩沒人照顧,所以乾脆一起死,這有一個專有名詞,但是我忘了,其實這是很自私的行為,但是在憂鬱情緒裡徘徊的人會以為這是一種慈悲的表現。還好我及時懸崖勒馬,告訴自己那是不正常的想法,才沒有釀成大禍。人在悲傷的時候真的很需要「悲傷療癒」,這是不可忽視的。

1.否  認:祥祥斷氣那一刻,我異常冷靜,沒有哭泣,我把他放在椅子上讓他睡覺,還幫他蓋被子,當時我雖然知道他斷氣了,但是欺騙自己他只是睡著了。
2.討價還價:記得祥祥是九月過世的,而我七月曾經去澎湖玩,那時候我很懊悔,心裡總是想著「如果我沒有去澎湖玩,就可以多陪陪祥祥,也許我會發現他有不對勁」,而九月也是我的生日,我也想過「我不想要生日了,我不過生日了,我如果不過生日祥祥就不會死」。
3.憤  怒:當時我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跟我一樣,爲了祥祥的死悲傷,我不願意和任何人說話,把自己關在房裡,甚至不准別人動祥祥的東西,否則我會歇斯底里、暴跳如雷!
4.沮  喪:嚴重的時候我曾想過「我的寶貝死了,我還活著做什麼?」,當時想過想帶著Puppy狗一起走,或者是把Puppy狗安排好之後,我也「功德圓滿」了。
5.接  受:這是事實,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4 23:53 回覆:

看到妳失去祥祥的痛苦,和經歷這五個悲傷的歷程,讓我也想起我的來福和妹妹,嗚嗚!不論經過再久,只要想起曾經遭受過的失落感受,心裡還是一樣地難過。

生離死別是人生最大的創痛,幸好我們都有健康的心靈,可以從悲傷的過程中自我療癒,而且能跟我們所失去的寵物建立新的關係,祝福牠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得更好。

我們真的很棒,能自我照顧、能尋求協助、能與憂愁和解、能與悲傷共處、能在傷痛中找到內心的平衡、能在失落裡體會生命的意義。


沐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無常
2008/05/24 10:48

生命真的是稍縱即逝

我們所能做的也只有珍惜

妳要多保重

希望妳也能早日揮別傷心

也祝福往生者一路好走~~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4 21:58 回覆:

謝謝妳的關心,我會先關照好我自己,再去幫助我的親人,我想他們此時正需要我呢!我得先堅強起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to 紹小
2008/05/24 10:47
我還曾看過discovery說,家裡有親人或是寵物過世的時候,有時候會有類似幻覺的情況出現,後來想到我阿祖剛過世的時候阿,我阿媽說每天凌晨四點阿祖的房間會充滿乳液的味道,因為我阿祖凌晨四點都會起床去運動,出門前都會在房間擦乳液,一開始我不太相信,後來我的狗死了,好長一段時間,都感覺眼角的餘光會看到我家的狗,甚至遠遠看到他就趴在他的墳墓上,跟dicovery形容的都一樣耶,我也想知道這是什麼情況。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4 23:43 回覆:

妳說的狀況,我媽也經歷過,我爸剛過世時,我媽說她常看到父親又回來的種種跡象,這種情緒表現在喪親的初期常常會發生,當事人會出現麻木、幻聽、幻覺、幻想、混亂、託夢等悲傷行為的出現。有時候也是一些心理防衛機轉的運作,因為認知的扭曲,可以讓他們繼續沉迷於對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讓自己減輕喪親(或失去寵物)的痛苦。

但這種悲傷情緒表現是需要做適度的紓解與協助,不然很容易造成異常的悲傷反應,甚至引發憂鬱和焦慮情緒而影響日常生活的作息。


嘟嘟娘
死亡一直都在
2008/05/23 23:41

應該這麼想,之前對生死議題的學習正是為了之後的妥善處理作準備,

也因為如此,才有所準備,也才總能幫助到人。

死亡一直都在,只是當我們踏入了解的領域,才會看到它~~

看到妳寫出蓮花基金會的slogan好害羞,

那是我三年前寫的,很高興你喜歡~~^^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4 21:40 回覆:

嘟嘟娘:

妳的絕佳文筆,令我非常欣賞,因此當我看到這句slogan時,我就覺得妳寫得真好耶!用字精準,還有押韻。

活著,是最好的禮物;善終,是最美的祝福」~我非常贊同這兩句話,所以,其實我已經借用過妳這句話了,第一次借用是在「我可以悲傷」那篇。能夠平安健康地活著,這真的是老天賜予的最好禮物;能夠沒有罣礙、沒有痛苦地走完人生最終階段,這真的是最美的祝福。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沒錯
2008/05/23 23:08

沒錯,悲傷情緒如果沒有好好處理,真的會使身心嚴重受創以致影響往後生活,我看過也親身體驗過,家裡曾經發生過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痛,這種痛比一般面對死亡時要來的難以接受,因此當時家裡尚留在世間的白髮人性情大變,家裡只有一個「亂」字可以形容,還好最後靠著宗教的力量撫慰了大家的心靈,才使得悲傷不已的人可以從傷痛中走出來。

而我自己也曾經面臨死亡所帶來的悲痛,讓我好一陣子都無法振作,不知何種原因,喪失了很多平常習以為常的能力,當時的自己心裡空空的,好像少了什麼,成天猶如行尸走肉,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甚至憎恨這個世界、憎恨身邊的人、憎恨快樂還有發出笑聲的人,把自己封閉在無盡的深淵,也是經過很長的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才慢慢走出。

海豚灣(ruru1211) 於 2008-05-24 21:21 回覆:

  Puppy:

  根據K-Ross的階段理論,失落的悲傷反應有五個階段:

1.否  認:「不相信這是真的」、「這不可能是真的,我一定是在作夢」~幾乎所有的當事人都會否認,而且不只在初期出現,日後也會反覆發生,不願意相信親人死亡的事實。

2.討價還價:「我如果對他好一點,也許他就不會死」、「如果我再多關心他一下,他就不會發生意外」~當事人會認為自己如果表現好一點,或許就可以避免死亡的發生。

3.憤  怒:「為什麼我的親人這麼年輕就死了」、「為什麼我的親人捨得拋下我離開人世」~面臨親友死亡的當事人會對自己的遭遇感到憤怒、抱怨。

4.沮  喪:「我的親人死了,留我一個人該怎麼辦」、「沒有了親人,我該怎麼活下去」~當當事人不能再否定事實時,生氣與憤怒很快地將會被沮喪所取代。

5.接  受:「我的親人真的離開我了,他再也不會回來」~如果當事人有足夠的時間,且能得到某些幫助以度過先前階段,將可以達到既不沮喪亦不怨懟的接受階段。

  以上五個階段的反應都是正常的,而且也是面臨親人死亡必經的悲傷歷程,如果能妥善引導悲傷情緒的舒解,那麼喪親的人自然能夠很快地進入接受的階段,並且走出喪親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