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3 22:53:04瀏覽3870|回應1|推薦27 | |
現代人由於時間壓縮,經常一心多用,習慣同時段作好幾件事情。像我就不太能夠與人煲電話粥;說話可以,但老「釘」在電話機旁邊,就覺得浪費生命。有了Skype,倒還可以說幾句話,因為同時還可以開視窗工作。 就因為這毛病,鬧過一個很經典的笑話。有一次瓦斯爐上水滾了,準備煮水餃,附近的洗衣機,水也放了,即將啟動,就差沒放洗衣粉,這時電話響了。我拿起電話,歪頭夾著,一邊說著話,手沒閒著,照樣接著做之前未完成的工作。說時遲,那時快,剎時突然醒過來:原來,我竟把該放在洗衣機的洗衣粉,倒了一些到水餃鍋裡。 這是典型的一心多用,以致在失去覺察的瞬間出了岔。這還只是小Case,若是正在開著車的當下,這一失神,豈不是要出車禍? 「心」是如何運作的呢?怎麼會閃神呢? 《靈樞‧營衛生會》:「血者,神氣也」、《靈樞‧平人絕穀》:「血脈和利,精神乃居」、《靈樞‧本神》:「心藏神,脈舍神」等說法,亦賦予部分形而上功能的作用,而西醫「血液」與「血管」的概念,並不具有這些功能。 心同時對各臟腑起主導作用,進行統一協調。《靈樞‧邪客篇》謂「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主宰)」。心神功能正常,人則意識清楚、精神充沛;如果心神有病,則精神神志異常(如昏迷、胡言亂語等等),並可能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心」也是推動血液循環的器官,即心藏(此實質的血肉之心與西醫所言的心,大抵雷同),《素問‧痿論》:「心主身之血脈」,心主血脈,包括主脈和主血兩個方面。血即血液。脈,是脈管,又稱經脈,是血液運行的通道。心臟和脈管相連,形成一個密閉系統,為血液循環的樞紐。心臟不停地搏動,推動血液在全身脈管中循環無端,周流不息。 主血的方面,即「心能生血」。透過脾的運化(營養吸收)和肺的吐故納新(簡言之,將回心的缺氧血過濾為充氧血)等功能,產生新鮮血液,再供循環使用,以維持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活動。 心要完成主血脈的生理功能,心臟能正常搏動,須具備兩條件:一是心氣,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即心的機能。心氣充沛,維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脈內正常運行。二是心血,心臟和脈管內的血液,有賴於血液本身的充盈。心氣與心血兩者既對立又統合,構成心臟自身相對的節律運動,以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心氣充沛、血量充盈和脈道通利(沒有阻塞、瘀積),是血液暢行最基本的前提要件。 若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首先,心臟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它將血液壓向身體各部位,供組織細胞利用。其中兩器官受血液量影響最大,其一是心臟本身(維持心臟自體血液循環的是冠狀動脈,直接源自主動脈根部),血流量很大,約佔整個心臟排血量的5%,因而受心排血量的影響也比較大。 其二是腦,腦在神經系統中居重要地位,是調節人體各器官功能的樞紐,因此腦的血液供應非常豐富,雖然整個腦的重量僅佔人體重的2-3%,但其所需血液供應量,卻佔全身供血量的20%。 小孩的心較少染著 綜合以上資料,可作如下理解:傳統中醫獨有的,對於「心」的精神層面的功能(與腦聯合作用,甚至,言心即腦),其實是奠基於「心主血脈」的物質基礎上。 所以,心氣、心血不足,不僅會引致五臟六腑、全身各器官功能的失調—心氣虛,無法輸送營養到各器官;血虛血枯,更無法滋養臟腑,導致長期處在低能量的運作模式,久而久之,最匱乏的部位就開始產生病變,如萎縮。也常見出現全身性的不適,如頭暈、失眠,甚至各種情緒、神志,以及心─腦系統的各種問題。 神志方面的心,與思維有關,「思」,上面是「囟」、下面是「心」,「囟」是象形字,頭蓋骨的匯合處。由形觀義,「思」,這個心主神志的實質作用,其實是大腦通過感覺器官,接受、反映客觀的外界事物,進行主觀的意識、思維情志等活動。 禪修令人返觀,自淨其意 原始佛教經典《攝阿毗達磨義論》則認為,心是體驗的主要因素,只是純粹對目標(所緣,所依附之事物)的識知過程,作為各種行為(或念頭)的前導者,「心」是一個相續不斷的、且時時在生滅變化中的過程。 這裡,「心」的定義較接近中醫獨有的「主神明」的概念,但範圍與深度遠有過之,甚至涵蓋「意識/業」的層面。 意識/業以波、粒子或是其他形式存在;吾人可在人體任何器官組織、細胞分子中,找到與其相關的物質;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精微物質,隨心念所現而生滅,除非這個處於相續不斷的、且時時在生滅變化過程中的「心」,不再散亂、不再隨性造作,否則這些意識/業,並不會消失(參見鎖在身體裡的記憶)。 因為心念的造作與變動,所形成的意識/業,既然存留在肉體,那麼若要正本清源,找回那純粹清淨的本心〈自性〉,直接從肉體下手是比較究竟的法門。因此把遷流、變動、散亂的「心」,「安住」在無時不在活動中的肉體〈起碼也有細微的呼吸〉,這個直接把覺知專注在當下行止(而非咒語、佛號或觀想數息)的方法,成為禪修功課重要且必要的內容。 關於「心」的成語,比較正向的,如:一德一心、一心一意、一片冰心、心無二用、心無旁騖,都強調那個「一」,一是什麼?這個「一」可以解釋為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一片精純,方向明確、力道集中。 至於「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的「一」,又是什麼呢?《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卷一:「……此五根(眼耳鼻舌身等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 若能制伏「心」,一心專注在某一事項上.如吃飯,就全心吃飯;走路,就好好走路;凡事皆如此,當下一切行為,都能清清楚楚,不起分別。如此念念分明,覺性(覺察、覺知)漸利,智慧即生起。所以,這個「一」,即是因心專注,所產生的覺性。 散亂的心,如心猿意馬、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導致心蕩神馳、心慌意亂、心緒如麻,這些「心」的造作,顛倒妄想,正是人生種種痛苦的源頭。 但是,生活裡隨手所見,不都是這種「吃著碗裡、看著盤裡」的心態?很少人家沒有不「邊看電視(邊看報紙)邊吃飯」吧?從小在這種環境長大的小孩,要他長大以後怎麼專注在課業上呢?這種不安定感已扎了根,除非經過再訓練,否則就附在血脈裡,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 除了生活習性所致,的確也有一些是體力不濟所造成(前面提的心氣、心血的問題),只要有所覺察,都可以及時處置。 穩定、靈敏、覺察的心,決定一個人的心性與素質。如果「先天」條件不足,就要透過鍛鍊、補強,及早矯正。置心一處,不僅是口號,如能確實執行,必然是造就健康與成功的基石。(13/May/2010) 家長請參考:台灣內觀禪修中心少年觀息課程 黃昏中群雲遊走,大自然讓紛雜的心沈澱下來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