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2 20:34:04瀏覽6301|回應0|推薦19 | |
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又屆立冬進補,國人習慣於冬三月(立冬後的十月、大雪後的十一月及小寒後的十二月〉進補,因為冬季嚴寒,人體代謝機能相對下降,精氣物質封藏,服用補藥可強旺脾腎功能,提高正氣,以達到來年春天不生或少生「溫熱病」(如SARS)的效果,此即內經「藏於精者,春不病溫」的具體驗證。另如青春期兒童欲助長發育、老年人欲補虛延年,皆可藉冬令進補,助一臂之力。 一般而言,根據「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原則,冬季宜服補氣填精的藥食;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補呢?事實不然,臨床上,常見外感伏邪期間誤服十全大補湯,以致聲喑喉痛;也有婦女經期,誤服紅棗湯,反驟然停經。可見不辨體質、不除外邪,貿然進補,不僅無法受補,反而戀邪! 所以,進補之前,首須辨明體質,進行一些「引補」的築基工程,才能充份受補。比如濕熱體質、口乾便秘,邪實之人,當先袪邪,邪去腸清之後,方能施補。亦有脾胃虛弱、溏瀉體質者,不妨先行健脾和胃,俟腸胃機能好轉,受納吸收能力提昇,再予施補。寶島南地冬暖,進補不宜過早,不妨從立冬開始調理,至冬至施補,時機更為合宜。 現代人承受龐大身心壓力,儘管體力與心力不斷耗損,的確出現極大的「虛耗」現象,但卻也因過食烤炸、懶動、少眠、貪涼飲冷,相對虛火內熾,多半呈現寒熱、陰陽失調的體質,進補尤宜審慎。值此立冬前夕〈今年在11月7日星期六〉,不妨請教可靠的中醫師,量身打造一套合宜的進補策略。否則與其一味妄補,不如好好吃一餐(食補),恐怕還來得安全實惠。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