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癰瘡發膿淋漓近兩月,中醫排寒溫涼並用解—案例分享與李醫師評釋
2015/06/26 14:41:23瀏覽62613|回應1|推薦11

    已經不是第一次長疔了,疔在西醫看來是毛囊炎,中醫方面一個膿頭的叫「癤」,多重膿頭稱「癰」。印象中自己從高中起就時常在大腿、腰部、臀部、鼠蹊附近長疔包。長在前面的還好處理,看著它熟,硬化的部分都軟了,指頭按下去,不會浮起來,就代表裡面都是髒血、膿水了。自己拿美工刀過火,稍微割開,把裡面的膿血擠乾淨,擠到流出來的不是膿,是鮮血就可以準備消毒了。
    兩年半前在大腿側面長了一個非常大的疔包,我自己稍微處理了,但因為身在側面看不清楚,沒有把膿血擠乾淨,過幾天它擴散、惡化成一個非常大的膿包。當時只好求助西醫,醫生看到就拿針筒插進我的肉裡,一邊將裡面已經潰爛的肉挖出來,一邊說這個好了之後,會留下一個洞〈大約一年之後肉長滿〉,因為裡面的肉已經被細菌吃光了。那時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他沒給我上麻醉,挖完之後還說:哇,你真厲害,我沒給你上麻醉,你竟然忍得住!

    從那之後只要稍微有點跡象,我就馬上趕赴西醫與中醫,各自拿藥,並且同時服用,力求迅速消散。這樣服用了兩年左右,雖然有時它會冒得很快,但也因為西藥的消炎藥與抗生素還有外擦軟膏,同時作用,表面上並無大礙。但每次吃完西藥後,都會因此虛弱一陣子,很難闡述那種感覺,全身乏力,每天都像發燒一般虛弱無力。

    這一次因為各種因緣接觸到李醫師,吃藥的第二天,就開始拉肚子與發燒,當時拉得半死,還想說是不是藥壞掉了,後來才知道是身體的體氣開始運作。拉了兩天、燒了兩天後就稍微好多了。之後還是穩穩吃藥。

    之後開了××湯,吃得前三天覺得身體不正常地大量冒汗,並不是活動流出來的汗,而是像是身體自身發出的熱,就連晚上坐在電腦前面,都能感覺到身體很燙,冒出的汗一下就將衣服弄濕了。

    這神威莫測的××湯,約莫吃了三到五包後,背後腰與臀部之間長了一個膿包。一開始沒多想,也沒去看西醫,感覺它變軟了,我就自己擠掉,結果過兩天後它變得非常嚴重,紅腫發燙變硬的範圍約莫有六個五十元硬幣那麼大,那時痛到幾乎無法走路。
  
     打電話向李醫師求救,李醫師指示我該如何處理,因為我人在花蓮,所以她要我先去看當地的中醫。看了第一間中醫,那醫師說他開給我一種會迅速化膿的藥,會很痛,我當時想說難道會比現在痛嗎?結果吃了一整天不得了,隔天患處腫大變成將近十個五十元硬幣那麼大。紅腫、脹痛非常嚴重。

    又打給李醫師,李醫師就指點我去找花蓮另一間老中醫看診,先單獨吃一天藥,後來李醫師怕藥太寒涼,無法作膿,所以搭配她原來備的藥一起服用。連續吃了幾天,也敷了幾天的天仙子,有一天才發現背後的膿瘡自然爆裂了。於是開始每天擠膿。

    擠膿的時候真的是痛得生不如死,每擠一下都像是拿針在往我的患處刺下去一般。病中也請女朋友幫我拍了背後的傷口,能看到背後的傷口大大小小,將近二十個膿頭,還有好多個已經擠出來的小坑洞在上面。最嚴重的幾天我還發著高燒,又拉肚子,晚上幾乎無法睡好,每一個多小時就會痛醒一次,每次痛醒我就知道——又有膿可以擠了。

    過了幾天我還結膜炎,打給醫師,醫師說那也是在排寒,叫我只管睡覺就好了,我半信半疑的一直睡,睡了兩天眼睛居然真的好了(以前得了結膜炎放著不管它,也要將近一週才會好)。總結這次過程,大概有以下症狀,癰、發燒、拉肚子(幾乎全水)、嘔吐、結膜炎、大量盜汗(稍微睡著身體就會大量出汗,汗量大到枕頭整個都濕了,如果沒有睡枕頭,則會滴下來,把我自己嚇醒)。

    疼痛的過程,真的極不舒服,尤其是發燒又必須要撐著擠出膿血,在十五天內我用掉了四包大包的廚房紙巾,我大概算了一下,光擠出來的膿血差不多就有一千CC左右。直至今日我都還沒全好,背後墊著幾張廚房紙巾,活動半天將它取下,就能看見上面又都浸滿膿血與組織液。途中還會擠出一些我看不出來是什麼東西的條狀物,黏稠、有彈性,像是血液乾涸一般,但是又有彈性,是半固態的東西。後來打電話詢問醫師,醫師說她在想我這個排膿的過程也是在排寒,那些我看不出是什麼東西的條狀物,是寒氣固化後排出的東西。她說她也是第一次遇見從膿瘡處來排出寒氣的病患。我內心只想,這種運氣如果讓我拿去買彩券該有多好。

    這些日子躺在床上在想,為什麼這次會這麼嚴重,一方面可能是在走醫師的排寒過程,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該患處其實已經長了很多次疔包了,但每次只要起頭,我就吃大量的西藥去壓制它,每一次的壓制並沒有將那些毒、髒物排出,而是壓抑、積累在身體裡。

    這次透過李醫師的藥跟身體的氣血通順剛好一次排出,只是這過程也太痛苦、太折磨了。到今天躺在床上已經將近二十天了,途中有很多困難,也很感謝各位幫助我的同學、朋友們,我痛得要死不活的日子裡,還好有你們我才能撐過來。也謝謝李醫師,我沒有遇過一位醫生像李醫師一樣,會這樣不斷地打電話詢問,還囑咐我有任何事情一定要馬上聯絡她 、告訴她我的狀況。最近身體也快要好了,只剩下時間過去,膿血排光、傷口結痂、身體康復。(2015-5-13 1:20)


李醫師評釋:

    這胖小子(體重150公斤,初診目視不知這麼重,可能有健身之故,但這減肥方法不對,以後再說),從4月29日告知我發癰瘡起,整整兩個星期後,病勢緩和下來,膿水排得差不多時,我才知道他常發疔瘡的過去病史,怎不早說呢?讓我這兩星期提心吊膽,又隔一座中央山脈,地處偏遠,連抓個藥都難—這樣當醫師,真太辛苦了。 那段期間,每天都通好幾次電話,從一個膿包到六個五十元硬幣大,再到一個成人手掌大,變化迅速,病人又遠在山的那一頭,排寒怎麼會以這種形態出現?這還是頭一遭碰到,究竟要怎麼處理呢?

    一個租住在偏遠地區的學生,要出去買個藥都得開車,煮藥恐怕更難。瘡癰初起宜消、宜清解,於是我請他就近看中醫。醫生名字聽過,所以回來吃了藥,按照常軌,醫師的處置應該合理,只是這小子是在排宿病,非新發之疾,所以面積一擴大,就趕緊停藥〈不知底多深,總不能整個背都是〉。蒐索印象中名單,請他另找老中醫。藥單拿到,一派清熱解毒,這很正常,一般都會這樣開。吃了一天,患處仍腫硬,照這個勢,應該已無法內消,必須化膿;所以之後就還是回頭吃我的藥,然後視狀況,搭一或二包該老醫師的粉藥。每天早上口述處方,藥量、組合,也視狀況加減。最後收尾須佐托裡
 ,就從診所寄藥過去收功。
    就這樣,他每天唉、我每天掛心,歷兩星期逐漸緩解,他終於有體力出門上課。中間兩度發燒,汗如雨下;腹瀉;眼睛紅腫痛…。然後他就寫了這篇,我拖著沒發,總得等到流程走完—全程約兩個月,期間陸續排膿,只是量較減;也發燒、腹瀉幾次。最後瘦了五公斤。

以下解釋病理:

一、肥人多痰,痰濕鬱熱,這是表象,根結還是在寒。寒氣綑綁,經脈瘀阻,內熱無法洩越,形成「慢性發炎」癥候。盛滿則溢,理當自然外洩,卻老是誤用藥壓抑,能壓多久呢?積久必致大病,許多怪症遂由之而起。

二、瘡瘍初起宜消,久則須防內陷,體虛者宜托宜補。
  
     宋《聖濟總錄》首創辨證,治宜分寒熱虛實,明示內消與托裏兩大法。
  
     內治又分內消與托裏:
  
     1.卷130《癰疽門‧癰疽等瘡內消法》:「始覺經絡壅滯、氣血悶鬱有瘡瘍之證,則熱氣初作,營衛未礙,肌肉未腫、腫而未腐之時,特可疏滌風熱通導而去之。」
症初起,「肌肉未腫、腫而未腐」之時,可逕予疏滌風熱通導而去之。    
     2.卷130《癰疽門‧論癰疽托裏法》:「癰疽諸瘡氣血虛微、肌寒肉冷、膿汁清稀,毒氣不出,瘡久不合或聚腫不赤、結硬無膿,外證不見者,並宜托裏。」
  
     若久而病滯(毒氣無力出),瘡久不合或聚腫不赤、結硬無膿,乃體氣不實,故病程淹纏,若無外證,此時須加補藥。先師馬光亞醫師慣用香貝養榮湯、陽和湯等,氣血行,而諸症俱化。若外證仍在,亦表裡兼施。
  
     近代《瘍科綱要》主張,治外瘍必先通內科,須四診合參、內外兼治。
  
     至於癰疽的病因病機,《靈樞‧癰疽篇》如此陳明:「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血泣則不通(局部微循環障礙),不通則衛氣歸之(寒鬱化熱,伏搏於肌腠),不得復反。故癱腫,寒氣化為熱,熱勝則腐肉,肉腐則為膿(正邪相爭產生『化膿反應』),膿不瀉則爛筋。筋爛則傷骨,骨傷則髓消(化膿性炎症反應,若未及時處置或引流,可能產生病理性轉移至肌腱或骨骼)」。
  
     所以,外科瘡瘍並非局部病變,其病因與人體臟腑氣血盛衰和寒熱虛實,密切相關,因而在治療上不宜單純地採用局部攻毒,而應從其臟腑氣血寒熱虛實的變化入手,全面進行辨證施治。
  
     中醫是這樣治療癰瘍,反觀西醫,應該是屬於皮膚科、外科,甚至是腫瘤科的範疇,先打抗生素,不消下去,腫硬成結就開刀~虛的人開了刀,少了一塊肉,凹陷也不易消失。

三、排陳寒仍須兼顧表裡,溫化最是關鍵 
  
     這案例是因服排寒藥大約兩個多月,體氣提升後,從最脆弱之處全面潰決,不是單純的排新寒、新病。然病由表而發,必然有個風寒的前因:所謂「熱瘡蓋陽盛則表熱,形勞則腠疏。表熱腠疏、風邪得入,相搏於皮膚之間、血脈之內,聚而不散,故蘊結為瘡為癰。」
  
     瘡瘍局部變化分為「初起」、「將潰」、「潰後」三個不同階段,此案例為排陳寒舊疾,初發迅猛,前面兩階段幾無間隔,既無法內消,必然求其成膿。所以,必須兼佐提拉體氣與除風清熱。
  
     十幾年前,我初入行,甫實習結束不久,父親盛夏發背癰。病初發,他竟跑去附近看西醫皮膚科,被打了一針抗生素(或類固醇?)。這個攸關生死的處置,是今天晨運時問出來的,我只記得後面中醫處置的部分,可這一段我完全忘了。
  
     就因為這一針,第一、引邪入裡(表邪未解);二、癰面腫硬,無法成膿。
  
     當時先去找羅斯福路某中醫學長,拿了藥吃一兩帖不見效,腫硬益甚,寒熱交作。
應是寒涼解毒劑,年老體虛兼已打抗生素,以致無法成膿〉, 病位在背,近心胸之處,時為菜鳥的我,焦急萬分,恐邪入裡而病益難。  
     後來只好麻煩馬老師,服藥三易其方後,總算膿熟而後引流。之後,服益氣藥燉瘦肉,托裡生肌。

尾聲

    兩星期生不如死,這是多嚴峻的考驗!幸好,向來不服任何人的傢伙,這次低眉俯首,願意苦捱撐過去,他願意面對、負起責任,用根本治理來處置肉體,這也是體氣上來,才能眞正做到。

他的父母在他病初發時,給了我以下的留言:

    頂禮李醫師,兒子的爸爸託我一定要和李醫師說感恩謝謝,我個人亦是萬分感恩。
  
     兒子在花蓮,好像挺嚴重,而且據說一直電話打擾您。老師和同學都想押他去打抗生素什麼的,但他堅持要用中醫觀念度過。

    我們內心相當過意不去,向來看醫生後,絕不敢打電話問東問西,活了55歲也沒碰過一個醫生願意電話中指導,還沒收錢…

    下午和兒子通過電話,知道他認真奉行12字箴言,目前痛苦無比…還說要聽李醫師的話…我內心感動無言…

    感恩地藏菩薩慈悲,讓我們母子有今日的因緣,遇見好醫師(我已讀了600部地藏經,求菩薩慈悲給我們路啊~)

    自己的業力,要自己承擔,但總要指出一條路啊!

    頂禮李醫師,我們各方面都會努力!(2015.4.28)

    根據母親的說法,這孩子幾乎是餵抗生素、消炎藥、類固醇長大的。初懷孕時,以為月經過期不至,連吃兩星期強力通經藥,才確認懷孕。所以整個孕期都在惴惴不安的驚恐中渡過,延伸到孩子的整個成長期,以致累積太多負面能量。從小三開始,就是不斷求診,身心科、新陳代謝科…,連乩童都去問。

    母子親緣磁場共振,同在泥塗,這趟盪滌身心的地獄之旅,著實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220公斤到150公斤,以迄於之後的翻轉、康復,只要願意面對,就能蓄足勇氣,足以驅逐永凍的暗黑!〈
 21/June/2015〉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ubyskylark&aid=25001102

 回應文章

Vincent
2017/06/02 21:54
請問是否能給我此醫師的看診地方或是聯絡方式呢?(J_H_L_7425@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