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北行天宮,天氣雨(上)
2014/02/09 22:07:42瀏覽1078|回應0|推薦26

今年一直沒得空去拜訪台北行天宮,總是頗有些遺憾。

有人說,宗教信仰是尋求心靈平和與精神救贖的最佳管道,但我想台北行天宮對自己的意義,在於那種能夠安定自己情緒的氛圍,只要我一踏入這裡,就會想起關聖帝君的那些歷史故事,不免也就感覺特別親近。

無論晴雨,每當來到此處,總是有著各式各樣的信徒,讓香火始終盛況如昔。

台北今天下著大雨,或許在陰霾濕冷的時刻,這樣的宗教場合也能帶給許多人身心上的滿足與依託。

望著人們的背影,不知是否在他人眼中,我也是其他陌生面孔前方的一道剪影?

有時候一個人的成功頂點就註定了會從這個點開始走下坡;於是,所有的人都渴望往那樣的頂點上面攀爬。

2013年4月13日雨中造訪台北行天宮,或許神祇是可以庇佑我們攀登人生巔峰的額外助力,又或者,僅只能夠擔任每個人供品與香爐前方永遠可望而不可企及的一線希望。

其實除了現實以外,我們更怕在人生的路途上跌倒,跌跤時疼了自己的身心。

有時候信仰就這麼回事;無論種族膚色或國別,就連語言也能夠順利跨越,可以平等接受想要親近的任何人。 

我不確定自己為何那樣喜歡來到台北行天宮,有時一無所求,只是跟著親友前來,瞻仰一下神像的莊嚴,或瞧瞧傴傴獨行的信徒,或享受香氣繚繞的氣息,或貪看建築古樸的美感,或是打發自己好不容易有閒暇跟親友們聚集於此的光陰。

但或許到了最後,我最喜愛的仍是探詢那種信仰能夠號召人們前來的力量。

陰涼的天候下,還是有信徒冒雨前來敬拜的姿態。

或者有些時刻讓人想要銘記,就是為了留下那股瞬間的感動,亦或是重燃對人生的信念。 

這樣的紅牆綠瓦,不知怎地就是讓我非常喜愛,好像總能從中體悟出一分安寧及靜謐的心境。

或者在春天來到關聖帝君的紀念地,閱讀先人的教誨,回顧歷史的大概,那些美好與深刻的記憶,就會如同種子落在春的泥土裡,讓時光滋養的大地,開出下一個精神與現實中的花季。

因為這樣的神祇,其人格就是信徒的榜樣,其人生歷程也對所有參觀者有所感召與啟示。

人說春華燦爛花季短,生死便求一炷香,我跟朋友討論過許多問題,卻仍覺得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得問心無愧,無論成敗,自己能夠過得心安理得就好。

一件事情的成敗變數太多,一個人能夠成就的東西也往往太少,如何得以過著不後悔的生活,說來也不過就是秉持自己的本心罷了。

朋友說,女子的生命就如春花,將飛更作迴風舞,已落猶成半面妝;我想,自己寧可當水中游魚,不管水深水淺,都要擁有朝著龍門而去的企圖心。

看花落,春仍在。

就不知朋友那已經變得有點傷春悲秋的想法,是否可以更開闊一些?

想要擁有一顆柔軟而堅強的心並不容易,但是每當來到此處,總能夠獲得一些觸發,碰觸著心底最深的感動。 

有時見到朋友們,發現她們依然如過去一般精力充沛,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與研究的精神,便覺得自己彷彿也能激發起一些創作的熱情。

希望自己同樣擁有這種精神,所以想寫些孕育希望的故事和文章,給別人,也給自己鼓勵。

我從小的理想是做一個大人物,小時候總被人嘲笑自己成天做夢,後來覺得偉大的歷史人物,最後不過就是如此,從自身鍛鍊出一種值得他人尊敬與崇拜的特質,在道德與人格上不斷砥礪自己,讀過了重要的經典、無愧於自己的人生、懷抱著勇氣和熱情、走過了歷史和記憶中的土地,尋求自己存在的意義。

有時,免不得會給名利絆住了身,讓七情六欲纏住了腳,看過別人起伏跌宕的人生,也發現了生活在清苦及貧困中的各種磨難。

說來,大多數人跳不出三界也飛不出五行,只好就這麼吃吃喝喝地活著。

猶記得,親戚們稱之為早慧性聰的孩童,半歲能言,一歲能走,五歲能詩,謂之神童。

不知那些曾經天資過人的親戚們現在過得如何了?

回頭想想,我是屬於比較平庸的常人,求不得天資聰穎,只能偶爾多讀點書、多走點路,補足自己頗有不足之處。

從前見了眾多神像,面孔有紅有黑有白,姿態有威風有肅殺有慈藹,不免會猜想一二。

因何那些神祇的神態不一?

我曾覺得,任何的宗教信仰都是信徒有所求而產生,從而塑造出那些神祇的神態,或許某些神明得到人們喜愛所以笑容動人,或不得眾人歡心所以神態可怖,亦或得了多數人的崇敬因此顯得容顏格外威猛。

我也曾見過那些隱隱含著悲憫神態的神祇,本以為神祇應該不動情,所以少了點凡人的姿態,後來覺得對眾生懷抱感情的神明,纔能展現出更多表現人性與感情的面貌。

在台灣,關聖帝君被視為財神,我曾覺得部分信徒很現實,敬拜不過是為了和神明達成一種現世的交換。

「有所求」或許是所有宗教信徒的弱點,但能心安理得去「求」多點福分,又有何不可?

後來想想,別人有所求,自己不也如此?

別人到關聖帝君的面前尋求財富,或懇求恩賜更順遂的人生,那是他們懷抱的重要願望,誰也無法置喙。

我似乎同樣有許多願望,只是不對任何神祇說,而總是對著自己默默細數。

有時覺得求哪尊神都很難,求了還要看天意,更得瞧瞧所求之事會否荒誕無稽,個人沒有特別的信仰,幾乎可以說是個為了生活過分忙碌而遠離宗教的人。

畢竟,有時道路這麼多條,能夠自己打開的門,那就自己努力即可。

有時也不免會思索:何以有些人不需要奮鬥努力,也毋寧汲汲營營,天生便聰穎特達,一出手就能有所收穫?

我們不免對上天抱持怨懟,視生活如水火煎熬,只是難得反照自己或回頭思考:是否我錯過了把握某些機會?

也許這樣還做得不夠多?

那些要求別人「放下」自己卻不斷「提起」或「奪取」的嘴臉,這些年見得多了,我往往不願意追究,後來覺得「放過」就是不公義的行為。

「以直報怨」不就是一種人生立足的根本?

就連關公都如此了,那麼,我在這裡得到的絕非神話般的傳奇,而是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無論是過著怎樣的生活,那都是自己所選擇的結果,「求」得多寡也不過就是自身欲望的顯現,不去勤勉努力還是無法順利達成的。

說實在話,我當然還是會羨慕那些不需要太多付出,智慧與成功便唾手可得的幸運兒;然,自己奮鬥不懈所得到的許多成果,說來更覺得滿足,也更加可以激發自己的動力。

台北行天宮縱然在雨中,依然顯得莊嚴而肅穆,我還是特別喜歡那種香氣繚繞的氛圍,並且觀賞眾多信徒頂禮膜拜的神情,從中參看一種屬於自己的觸發。

那些顯得神聖的事物,說來也都很簡單,除了教化功能,便是能夠擁有無形觸動人心的力量。

但願我也能這樣創作下去,如同對著自己的願望進行朝聖,不停大量閱讀與書寫,自己細水長流地寫,剖析著日復一日累積起來的各種感悟。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sylovesyou&aid=908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