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05 08:02:25瀏覽12083|回應18|推薦39 | |
(上圖和以下所有圖片均翻拍或出自:中國第一軍事社區http://bbs.tiexue.net以及新浪娛樂http://ent.sina.com.cn) 杜甫《後出塞》 初讀這首五律的時候,我心中並沒有多大的感覺,直到看了電視劇《漢武大帝》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幻想都變為真實,感謝胡玫這位女導演的觸發,是她讓我重拾觀賞連續劇的興趣,並且重新開始研究名將霍去病的幾種戰術。 要拍攝一齣叫好又叫座的連續劇,所需要的是什麼? 正如同寫岀一部小說的中心主旨一樣,連續劇要描述一個讓人思考的主題,或表現戰爭氣勢,或強調宮廷鬥爭之黑暗狡猾,或從歷史介面重新詮釋人物,或由男女情感增加吸引力,這齣電視劇都做到了,唯一可惜的部分,就是戰爭場面拍攝不盡如人意,拍戲當時內地在鬧SARS,想要花時間弄岀戰術與戰略的各種運用,實在難上加難。 然而,這部電視劇另闢蹊徑,將另一個主題發揚光大:現實主義的黃老思想與理想主義的儒家思想,在兩千多年前的激烈對抗! 例如:掌握政治實權的竇太后,崇信黃老之術,於是對於那些不聽話的儒士,輕則斥罵,重則抓去餵野豬,在這一個段落的展開,確實表現了當時的人文及社會主流風貌,也是至今我從未在任何電影或者電視劇中發現的一項珍貴紀錄。 漢武帝的時候,漢朝國力雄厚,受到與陰陽家結合的儒家思想干擾較少,武將比文臣受到更多的重視,而且當時主要以對抗北方匈奴為主,對照之前懦弱偏安的漢景帝,為了求和,就可以在竇太后的壓力下殺死良將,並且一味求和,最終讓遊牧民族的匈奴單于所威嚇。 漢武帝給予將領充分的自主權,政治上集權中央,軍事上轉守為攻,供給衛青和霍去病騎兵軍團足夠的馬匹,主要就是靠攻擊匈奴,奪得河套以北的草原地而開始,傳統畜牧區被掌握在漢民族的手中,在冷兵器時代,又不斷開創先進的武器(如戰車、馬具和十字弓等),加上主事者必勝的意志,於是從剛開始衛青的艱苦經營,以步兵、創新陣勢、兵器和少數精良騎兵,擋住匈奴騎兵的衝擊,簡直是兩千年前農耕民族能夠擊敗遊牧民族的一種歷史奇蹟。 當然,拍攝一齣歷史劇,最重要的就是要表現當時的文化,《漢武大帝》在我看來,是漢匈民族千年前的謳歌,也是漢文化的具體呈現。 漢武帝不是唯一要角,是眾多歷史名人紛紛躍然於螢幕之前,他們的生死,讓觀眾跟著感慨與惆悵,比如:假若衛太子不冤死,歷史將如何演變?為什麼貴為皇后的衛子夫,命運會如此悲慘?忠臣、良將、清官何以皆無法善終?如果沒有衛青、張騫、霍去病,漢武帝能夠完成如此震古鑠今的大業嗎? 心機頗深的劉陵公主(小陶紅)和好色的田蚡(張世)。 儘管這齣電視劇和其他的電視劇,都有著配樂或戰爭場面的缺憾,但演員的表現與劇本的設計,以及導演的串場功力,將諸多歷史人物套在這齣以帝王為名的歷史劇中,除了濃重的戲劇張力,就屬許多歷史迷團的解套,最讓人印象深刻。 田蚡(張世飾)和失明的竇太后(歸亞蕾飾)。 例如:漢武帝從小就受到祖母的宰制,後來有母親王美人的干政,還有姑母館陶公主以及竇氏、王姓、田姓外戚的政爭,使得這個性格複雜的皇帝,對身邊的女人和妻族充滿了心防,所以到了故事最後,他處死鉤弋夫人的這個決定,獲得了一種極為合理的解釋。
我個人最欣賞的武將,是大膽勇猛的霍驃姚,西漢名將霍去病(前140—前117),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爲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殲滅匈奴十幾萬人,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對於此人的豐功偉業,歷史書上著墨不多,估計是衛霍兩家和司馬遷沒有什麼交情,因此只有簡單的寥寥幾句評述,然而霍去病的功業,從地圖上那大於台灣好幾倍的距離,可以想見一個十幾歲就上戰場的英俊少年,是當時多麼偉大的天才將領。 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爲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霍去病這話的意思,就是他不拘泥於古代的兵法,與時推移,視戰場情況而改變戰術,這是非常超越時代侷限的一種創新概念。試想:一個年僅廿歲左右的青年,可以跳脫兩千年前的既有章法,自創許多戰術,這是不是表現了一種高度的成熟與智慧? 嚴肅的話題說完了,還是不免要提一下《漢武大帝》一劇中的俊帥演員;說實在話,飾演霍去病的男演員還真不錯,不過其他的角色也非常突出,因此,乾脆就在此一個一個好好點名: 單于伊稚斜(諧音:一隻鞋,飾演者:高發),此人頗有匈奴王者的氣概,眼神凶狠暴戾,獨具其氣派,騎在馬上活脫脫是一個大王模樣,威武傲慢,英氣逼人,讓人又愛又怕,雖然不擇手段,就是讓人恨不起來。
匈奴王子金日磾(諧音:金密滴,徐沖飾演),本來算是匈奴王族裡面的一個謀士,母親是漢景帝時期被送到匈奴和親的宮女,後來被霍去病活捉,為漢武帝駕車時受到賞識,末了甚至成為漢武帝老年託孤的重臣。 伊稚斜單于的妹妹,叫作阿依妹,美的像天山來的仙女,可惜一岀場就被漢軍用箭射死了。 左邊的是阿嬌(陳嬌,成語「金屋藏嬌」的典故由來),右邊是年輕的劉徹(陳寶國飾)。 《漢武大帝》讓觀眾見識了不同於時下庸俗偶像劇的嚴肅內容,也沒有化妝化得沒有半點男子氣概的小生,每一個角色都塑造出血肉,甚至連大反派伊稚斜單于,都顯得分外酷帥。 說到伊稚斜這個人,他爲了權力,不惜殺害自己的父親,在圍獵的時候射殺軍臣單于,手段殘忍冷血至極,爲了權力六親不認;其實,弒父的真實事件,發生在漢高祖時期的冒頓單于所爲。 在歷史上,伊稚斜不是軍臣的長子,而和軍臣是平輩兄弟,後來在哥哥死後,確實奪了權位,娶了嫂嫂。 在這齣電視劇裡面,伊稚斜娶了後母的南宮公主,南宮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親姊姊,這層姻親關係,除了造成戲劇性的對抗效果,也訴說了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這個男人為了得到後母,就強姦了她,逼得南宮公主一定得委身下嫁於他。 伊稚斜向南宮公主表達愛意,但他用錯了方法,用了女人最憎恨的一種手段得到了南宮公主。 後來,匈奴大舉南侵,抓了許多漢人女子,並且讓將領在營帳中施行強暴,當時南宮公主懇求伊稚斜單于廢除強暴女俘的傳統,她首次落淚,這個堅強冷漠的女子哭了的當兒,向來兇悍的單于卻心軟得馬上答應了她的請求。 女人的眼淚,是對付男人的武器,只要運用得好,絕對可以無往不利,女導演胡玫應該也明白箇中道理。 在戲中,伊稚斜單于同意強暴儀式暫緩執行,深情款款地摟著南宮公主,兩人的額頭輕輕碰在一起,簡直就像是互諒的情侶。這難道不是愛嗎? 反觀漢武帝和許多女子的戀情,就顯得充滿了狡猾和鬥智的成分,這裡展現了漢人的心機,以及匈奴人的豪爽天性,遊牧民族自然比之農耕社會顯得單純得多了。 飾演漢武帝的陳寶國,我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作品,他演《大宅門》的白七爺,滿身的放蕩公子哥兒調調,可是化身為劉徹卻顯得更入戲,也更傳神。 場面宏大、人物服裝精美,不足以讓這齣戲作為歷史劇的典範。一部嚴肅的歷史劇,除了劇情要豐富好看,並且在藝術價值上要能夠突出,僅是好看的程度,還不算是《漢武大帝》的最大優點,這戲中的許多片斷讓人難忘,尤其是衛青和霍去病對匈奴的最後一戰,夕陽之中悲壯的史詩角度,更是迴腸蕩氣。 劇中的主題歌曲,創作者是蒙古族的作曲家,演唱者是蒙古歌手韓磊,此人的渾厚嗓音被喻為帝王之聲,兩相配合之後,就唱出了雄壯的氣勢。 衛青(陸劍民飾,如下圖)人氣很高,尤其是女性觀眾,我認識的十個有九個都迷他,不然就是迷那年輕帥氣的外甥霍去病(李樂飾),成熟穩重的願意終身追隨衛大將軍左右,年輕大膽的,就是迷戀那狂傲的天才霍去病了。 《漢武大帝》劇名雖然配合漢武這個主角,但寫的其實是漢武帝的時代風華,力求再現漢代的經濟、政治、文化、風俗,以及情感生活,超越今古的距離,在人文訴求上特別讓人激賞,在政治軍事的鋪陳中,也從許多角度來看歷史文化。 《漢武大帝》的宮廷戲,都是許多的伏筆,交代了歷史的趨勢,也是描述歷史所造就的英雄和名將,甚至是帝王的命運。 文景之治,只是歷史的一個名詞,在軍事上面臨著匈奴的龐大壓力,內政上也受到強勢的竇氏家族左右,內外交迫,漢景帝活得遺憾而妥協,過得也很辛苦,將這些過程交代清楚,漢武帝後來如何排解這些壓力,並且銳意改革,所以成就了自己的萬世功業。 霍去病,霍驃姚是最讓人心折的一段,雖然他不像他舅舅衛青那樣,跟個聖人似的,可是他那傲慢自我的神情,那聰明大膽的模樣,真是迷人極了! 飾演霍去病的李樂,膚色黝黑健康,戰場上極冨男人味,簡直是玉樹臨風、頎長挺拔,可惜少年得志大不幸,本劇也交代了他的意外死亡,絕代翩然的少年將軍,就這麼湮沒在歷史深處。英年早逝啊!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