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以我不喜歡張愛玲?
2010/05/04 12:08:14瀏覽9060|回應6|推薦56

引用文章我不懂張愛玲

我也無法理解張愛玲。

2010/05/04 00:03

這個主題想了許久,本來打算有空就來寫點感想的,這些年陸續讀過她的小說、翻譯、評論,後來自己剖析了一下她的內心世界,發覺自己能看穿她的想法,卻無法理解那樣的人生觀。

當然,我不否定她的文筆,畢竟一個十二歲不到的少女,就能寫出生平第一篇短篇小說(《不幸的她》,1932年校刊),以創作才能和文筆而言,大概沒有人會認為她不夠獨特。

以下是我對她的個人觀感,為了強調她在我心中的「獨特」,所以列了兩個特徵。

(一)張愛玲過分自戀。

在讀她的作品以前,先來談談張愛玲的性格,不談文字,由許多照片就能看得出來,她總是抬高了頭,以一種氤氳睥睨的姿態,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就連她對於除了好友蘇青以外的海派女作家,都表示相當的不屑,張愛玲的高傲與自負,我想沒有人會否認。

由於出身的關係,張愛玲身為李鴻章的姻親後代(祖父是李的女婿,也是清末大臣,家世顯赫),貴族子弟的習性或者豪富人家奢華的描寫,無論是早期的作品或中晚期的創作,僅僅小地方有所不同,大致上都有一股有別於其他作家的奢靡氣息。

張愛玲的世界,簡單來說,永遠只有她自己

所有的作家可能都不會放棄一個主題:描寫自己。

把自己代入寫作的人物,這是很常見的現象,因此自戀的作家沒有什麼特別,特別的就是由於這樣的自戀,將自己投射並放大在所有的主角之上;讀張愛玲的小說,看完第一本可能會覺得「獨特」,畢竟自己看見的應該會是特立獨行的女主角,但第一本和最後一本,大致上沒有多明顯的差異。

一個作家的自戀,意淫一下現實生活,然後將之變為幻想的文字,在創造角色的同時,寫作者通常會自外於整篇小說,按照自己的設定和不同的形象,來加以琢磨心理與情節變化。

但是,閱讀張愛玲的小說,等於就在剖析她身處不同時段的想法,她的世界觀相當狹隘,通常只有個人的感情及意圖,缺乏對他人的關懷,配角比照主角來看則有些蒼白而模糊。

無論是寫哪個主角,白流蘇也好,顧曼楨也罷,甚至是曹七巧都可以看出她的影子,所有的角色心態和想法的雷同度高,即使是時代不同的《怨女》對上書寫「土改」的《秧歌》,除了情節不同之外,或者用字方面有些出入,她寫文的調性都大同小異,在簡單而沒有豐富描述的內容裡,她就化身為所有主角的影子。

對於胡蘭成的感情,則在不同的小說裡面都能看得出來,而創作背景的單調與狹小,則訴說了張愛玲的人生,她對於愛的執著,面對戰亂的淡定,甚至是一無所感。

那樣的一無所感,會讓讀者覺得小說作者本身的心態可議,強烈的自私,或者是極度的自戀,以及深切的自傲,一切都與作家的自我息息相關。

舉例來說,白流蘇在《傾城之戀》的感情世界,我就不多談了,特別指出關於此文的背景,女主角就是一位落拓到香港的上海富家女,由於婚姻失敗,這個女子感覺不出時代改變的號角,她只想著自己的面子,覺得自己被人奚落,懷念過去的豪奢,並痛恨著感情的難以維持,這樣一個女人,完全不在乎日軍已經攻陷了她的家鄉,或者屠殺了她的同胞,更不在乎侵略者將要打到香港,此書無關乎「傾城」,女主角僅僅在意的是男主角范柳原對於她的「戀」是否存在罷了。

作者的狹小眼界,就如同張愛玲化身為白流蘇所居住的香港,沒有朋友、親戚、國家、人民,一切只注重自己,強調著感情世界的渴求。

一個作家的現實生活,絕對會影響寫作與創意,因此張愛玲面對抗日和國共內戰,寫出的作品就完全表現出那樣的經歷,比如她寫家道中落的富家女,或者寫無法決定個人命運的弱女子,在她的文章裡面,往往可以看見不同時期的心境,更多的則是她的前夫、知名漢奸胡蘭成的影子,張胡兩人民族概念和家國思想薄弱,他們都只在乎自己的生存,因此更顯得自私自利,而視小民在抗日陰影下猶如草芥

有人認為那是「小女人」,因為她筆下的世界觀是狹隘的,除了自己別無其他,她描述時代背景,卻缺乏一種對於他人的關懷與溫情,因此張愛玲的寫作主題永遠充斥著對於宿命的撻伐,或許在某些角色上面,還有強烈的驕傲、寡情、自戀、淡漠,讀她的文字,就會覺得她寫的精神世界極度匱乏,她似乎活在一種只看得見自己,並且不斷與自己的感情搏鬥的日子裡。

 File:Zal2.jpg

張愛玲的照片,引用自wiki:http://zh.wikipedia.org/zh-cn/File:Zal2.jpg

何以我不喜歡張愛玲?

這是一句非常主觀的說法,我真的不喜歡她刻意的設定,或許文字方面,張愛玲的確有獨到之處,她的創意也繁複多變,然而無論情節再怎麼糾結下去,這位女作家永遠只有一個單一主題:她自己

華麗的角色確實在小說中比較常見,然而張愛玲的小說人物,只有炫目的主角,以及細膩的感情想像,全都屬於她的樣板,因此許多作品閱讀之後,大概也就寥寥幾篇小說,如《金鎖記》、《半生緣》、《傾城之戀》等,或者是《海上花》的翻譯,亦或是針對《紅樓夢》的評論,能值得些許回味。 

張愛玲筆下人物外在的「型」,往往只是障眼法,真實的是許多內在一成不變的女主角,在自私、自傲、自尋煩惱的矛盾中,面對愛情和宿命的困惑。

也可以說,這樣的寫法,就是一種專屬於她的「自戀」,角色的根本還是自己。 

張愛玲描寫的人物,往往有些脫離俗世,不是她本意要如此,而是雜揉了宿命論,將自己失敗的愛情留在筆下,因此每一個男主角都有著胡蘭成的味道,且每一位女主角,也都有著屬於她的歎息。

歎息什麼呢?歎息那個沒有珍惜她的男人。

(二)張愛玲是無政府主義者。

無政府主義(Individualist Anarchism)之中的利己主義(Egoism),雖然張愛玲不曾在她的小說或評論中揭櫫這樣的主張,但她作品中那些凡事只為自己或感情著想的行為,屏棄了對於世俗道德和正義大旗的認同,而僅僅在乎自己的快樂享受,或是對於愛戀的需求,我認為這是非常強烈的利己和反團體的哲學觀。

胡蘭成和張愛玲的許多想法,本質上沒有太大分野,兩人對於政治與愛情同樣搖擺不定,關於她和這位前夫的故事,電影《滾滾紅塵》或許說明了一部分,然而《色戒》那樣隱喻的描述,同樣可以看出兩人性格方面的類似。

胡蘭成是抗日時期的知名漢奸,他的一生與日本關係密切,此人就像是《色戒》的易先生,現實與小說中的交錯,年輕女孩迷戀於男人的成熟及熱情,挑逗得根本忘了國家和責任,最後所導致的悲劇下場,似乎就說明了張愛玲本身對於這段情的抉擇。

也因此,就算是摻和了時代性,張愛玲的文章仍達不到我以為的「偉大」高度,或許作家的人格與本身創作無涉,但是即使有那樣的故事背景,卻一再否定了對於這個背景的感情,僅僅著重在上流社會情調和小家子氣的愛戀之中,無疑就使得格局受到侷限,顯得人物性格歪斜而欠缺人文關懷。

或者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的生命就是 「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華麗的張愛玲,沒有任何對於理想和國家的原則,理不清她如何看待民國動亂,只能一再發現,她是個很孤獨渴愛的女子,心中又對感情充滿了無比的矛盾。

沒有抗日的激昂情操,或者是思想的特別剖析,張愛玲所訴說的許多故事,彷彿就像是個無政府主義者,偏偏這樣的主張還比真正的無政府更疏離,她像是活在一個個繚繞著清末頹廢與奢華的幻境中。

也許,作為一個讀者,閱讀也不那麼複雜或神聖,沒有必要將小說家掛上道德和愛國主義的冠冕,要張愛玲背負高貴品格,或者救國的使命,甚至是對苦難人民表達尊敬及哀矜,都是一種奢望,但是她在多數作品之中,那股比瓊瑤小說更鴛鴦蝴蝶、更急切地對於愛情的尋求,我似乎真的無法理解。

尷尬的文人,可能對於現實的妥協,亦或看準了潮流來寫抗戰愛情,更甚至是誠惶誠恐從事於為當政者塗脂抹粉,或許張愛玲都不願意,所以她寫老上海,寫男女感情,寫浮華的小說,就是少了歌頌真善美和強調人生理想的成分。

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女人無謂的憂愁煩惱,似乎這也是一種關於作家的人生體驗,張愛玲的許多作品如同夢境一般,不必過分嚴肅或意象廣闊,只要活在自己的斗室裡想像就可以了。

有人說張愛玲很寂寞,基本上,一個自戀成狂的女子,或者是一個自傲又自私的作家,從不想關懷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自然她會很孤獨,讀者沒必要感到迷惑。

可能我這樣的讀者,評論張愛玲已經近乎褻瀆了,她終究是一種特殊的存在,而我也不願否定那樣的「獨特」,只能說,她是那個時代根本看不到的一種創作者。

後半生的張愛玲,遠離塵囂,她生活窘迫,不愛群眾,讀者也少,但是這樣的海派女作家,上海能讓我們回憶起的名女人,從聲名鵲起到去世,應該特別來討論的,大概她總還能引起許多的共鳴與迴響。

也許,張愛玲的小說女主角,多半愛慕虛榮,沒有多大的志向,缺乏對於社會的認知,完全不把國家當回事,生活點滴觀照著自我,理想或信仰都是狗屁,階級意識與貴族血統更得強調,這些全是夢幻泡影,卻是她認為最真實的一切。

她從小被視為天才,十二歲就能想像出類似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寫《她的一生》那般的哀傷氣息,張愛玲的生命,或者她的家族故事,足足可堪再寫成一本通俗小說了,這樣的人物本就是傳奇,她的背景或許在許多小說中可以一一被發現。

對於這兩項特徵,我想沒有人會否認,然而張愛玲也有她的寫作堅持,比如她從未走向媚俗,始終保持著一種自傲的高貴,那樣的自信與自負,由她的眼神就能讀得出來。

對於一個好作家而言,名聲和崇拜者如何,不過是錦上添花,在乎就落了俗套,只要底子夠好,何處添幾朵花,只要自己的份量夠,天生就是匹錦緞,也就能夠繼續寫下去了,我想這樣的傲氣,很少小說家能夠擁有。畢竟,誰不想把書賣得洛陽紙貴呢?

雅俗共賞的作品,是屬於大眾文化的一環,至於小眾也無不可,文學本來就是私人性質的東西,讀者自己的偏好,與構成市場價值或銷售量,都是俗不可耐的結論。

我想,張愛玲的自負,就在於對於文字駕馭的能力,她是相當有自信的,至於她的人生游離於各式各樣的矛盾與不確定,在研究她跟胡蘭成的婚姻之後,有些人可能會對她印象幻滅,發現才女也不過爾爾,可能只是刻意與人群保持距離,實際上不過是個渴求愛情的偏執作家罷了。

無論張愛玲是否喜歡這樣的寂寞,不愛唱高調,或者堅持自己的道路,也未必不無可取,或許她對時代的高度沒研究,但是在那知識菁英不比現在的戰亂年代,通往自己堅持的創作道路,比起高捧世俗流行,顯得更為艱難又難熬。

可能我對她負面的評價稍多,但作為一個作家,她確實寫出了不少好作品,也讓欣賞者感到心滿意足,因為從文字之中,上海那民國初年的繁華面貌,仍能藉由她的小說而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儘管對她的景仰,是許多讀者難以接受批評的主因,但我仍舊要強調,與其一窺堂奧之後,判斷張愛玲的作品偉大或低俗,不如從檢驗她對於自己的自負和自戀,來判斷那個燦爛華美的時代,是否不缺這樣一個「獨特」的作家。

抗戰文學大同小異,愛情故事老套窠臼,就算自私或者自傲一些,也未嘗不可,因為每個作家的觀感不同,懷念的情調也有所歧異,但這就是張愛玲的創作之所珍貴,就因為那份「獨特」,掩蓋了其他大大小小的缺憾。

標榜個人主義的作品,過分強調自我的小說,可能內涵欠奉,也難登大雅之堂,但是小眾依然有著不同的文化韻味,刻板的主義、教條、責任和榮譽都被拋開了,當我們把一切都揚棄的同時,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的情愛,比起何一種帶有矯揉造作的使命感,亦或虛偽責任意味的書寫,都是假的,閱讀上也沒有太多的意義和體會。

現在的世界,迎合讀者口味的作者太多了,「獨特」的口味反而不多見,坦誠面對自我的作品也愈來愈少,快餐文學、網路垃圾充斥,以致於很少有人願意多花點時間,除了去解析作家的想法,也欠缺耐性去品味女人細膩縝密的思維。

無論時代如何改變,讀者的想法都是個人的閱讀傾向,就算我不喜歡張愛玲,她還是近代小說文學界的一位重要人物。

張愛玲用一種真誠的筆鋒,誠實敘述自己的愛情觀,她不在乎別人如何審視自己,即使描寫汙穢不堪的勾當,或者膚淺女子的思想愛戀,也能在情節中展現一股莊重的氣氛,讓人閱讀賞心悅目的文字,而不是在意淫虛構低俗的情境。

往日已經逝去而不再重現,那是過去的上海,即便愛恨情仇或悲歡離合,都是她將自己的故事加以演繹,然則繁華寂寞的背後,低調平淡的簡短段落,都在書寫她心中的那份真誠與寂寞。

誰願意如此坦誠來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呢?又有哪些作家思考著怎樣表達自己的小眾觀感?誰又敢在那種混亂的年代犯天下之不韙,不愛國愛民而只去愛一個男人?

這就是超越了世俗,而從寫世俗入手的張愛玲,最讓我覺得的可貴之處。

網路上多少的小說,使得現在許多讀者缺乏了耐心,普遍尋求著片面的瀏覽,沒有多少人反思文學該讀些什麼,或是作者們寫過什麼樣的概念,幸運的讀者能找著一本好書,靜下心來,慢慢研讀下去,並且從中看出一些端倪,更進而獲取真實的智慧。

也許,今天應該反省的不僅僅是作者,更應該是讀者,網路閱讀扼殺了深度思索的可能性,真正缺乏的並非是好作者,而是需要引導的廣大讀者們。

張愛玲的文章,技巧、手法或風格,都具備那樣的「獨特」性,即便精神世界太狹隘,滿篇累牘都在寫女人的哀怨,使人委靡頹廢的愛情,也讓人有些受不了,但是這個走不出小我圈子的作家,仍能真正觸碰到讀者的心底。

自怨自艾的張愛玲,永遠只愛自己,只嚮往自己夢想的愛情,從不知道關心民族和國家的命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寫縹緲情」的作家,根本就不把別人當回事,她最後甚至拋棄了祖國,乾脆就變為美國公民,許多人責罵她,但我對她性格中的自私自利,或者是殘酷不仁,卻覺得從作品中,就能一睹那樣的坦率與真誠。

上海那樣華麗墮落的大都會,造就了張愛玲的愛恨嗔癡,由上海到香港,甚至是一路去了美國,在小說的創作上,她的確另有一番風味,或許曉風殘月那樣傷春悲秋的小兒女情態,使得酷愛《紅樓夢》的張愛玲,無意間也有了同樣妖嬈的丰姿吧。

另外,她的文字之特殊,以極少的形容和敘述,就能勾勒出生動而貼切的場景,因此故事多半緊湊,情節上沒有腐語陳辭,閱讀方面通常會相當順暢,創作的凝煉簡潔,就能看出她的早慧與純粹。

小說家對個人的描寫,就需要如此原始單純的熱情,構成文字的出發點,不只是說愛談情就夠了,能寫出那樣的小說,張愛玲依然是個難得的作家。

好作家不需要擁有高尚的品格,也不必刻意迎合市場需求,只要作品寫得好,我就覺得能從閱讀之中獲得一些感慨,那透視人間的無奈滄桑,對於命運的懷疑及痛恨,都讓人留下啜飲咖啡一般苦澀的甘醇,值得回味。

2010/05/04 22:31

 謝謝回應和讚賞。

對於我個人而言,張愛玲的創作與個人想法,都和我的性格或作品背道而馳,因此我閱讀了一段時間,試圖分析了一下她的寫作本質,研究出來的也就這麼兩個結論。

台灣出版張愛玲的書籍那時,我還是個學生,當年買不起一整套,乾脆就在打工時看完了,但是每本小說我就讀過一回,除了買下《海上花列傳》的簡體版,其他的作品都只是看看,並未有任何收藏的欲望(上面這本還是朋友送的)

以文學價值來說,張愛玲可能是那一代女作家的翹楚,一個天才小說家的誕生,畢竟就是籠罩在許多人頭頂的烏雲,同時期或後來的女作家們,她本人不看在眼裡,就連進入張愛玲文字之內的讀者們,同樣也無法從別的作品中得著感動。

她的文字及個人形象太特別了,全中國的人在當時關切的是戰爭,她卻只寫生活瑣事和愛情追求,當作家們對於新思維和革命大力讚揚時,張愛玲又轉而描述封建情節,書寫並刻畫著舊時代的風情。

張愛玲不特殊麼?她的創作主題永遠和時代對立著,由於她對自己的文筆太有自信,所以會有那樣的作品產生,並且用自身的經歷來進入小說的世界。

張愛玲的想法,與其說是叛逆,不如用刻意的特立獨行來看待,這樣性格的作家,她是唯一一個。依我的猜想,這樣的刻意,或許也是出自她的自傲?

四九年解放之後,她的作品多見舊觀念的描述,無數的文人認同共產主義的同時,她的創作似乎故意顛倒過來,流行什麼她就故意不寫,但是她運氣還不錯,能夠在文革之前就趕緊離開大陸;比較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她成為美國公民之後,明明是民主自由旗幟之下的一員,轉而接近的卻是左傾文學思想(例如她的美籍丈夫就是其中之一),這情形大概在作家方面是不多見的。

比如《秧歌》,在內地作家都開始讚揚共產主義那時,她反倒斥罵土地改革的失敗舉措,認為這樣的作法是作賤農民,張愛玲假如沒有離開大陸,說真的,她絕對是會被文革批鬥的黑五類,除了思想問題,更糟糕的是沒有半句歌頌,反而全篇都在修理左派土改想法。

特別是《秧歌》那句「今天過不到明天」的對話,用一個鄉下農婦的口吻,暗地理呼叱的卻是當政者,又比如文中王同志這個角色,寫「一家有一家的難處」來勸慰農民小夫妻的床頭爭執,背後更是以共產黨員的身分,說出「難道我們比他們不愛國?」這樣的嘲諷。

張愛玲是極度矛盾的作家,身處於共產社會卻懷念封建氛圍,進入了民主國家又強調左傾思維,她的反覆與搖擺,說真的,和胡蘭成簡直是一體兩面的一對。

所以誰說張愛玲「反共」?或者是張愛玲書寫「中產階級」?我想許多評論沒能真正剖析這位女作家的性格,因此我說她崇尚的是「利己主義」或小範圍的「無政府主義」,就是這個緣故。

有人可能會拿《赤地之戀》來說張愛玲的創作,寫的是市井和社會底層人民的心聲,對不起,我無法認同,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張的作品上面,與老舍或其他作家的出發點是完全不同的,表面上罵的是共產黨,私底下仍然可以看出「戀」的追求本質,因此無論是怎樣的情節,唾棄共產政權或土改問題,基本上來說,這還是在埋怨宿命。

張愛玲的「宿命論」是一種「無常」,所有的悲劇,都起源於那些男女主角無法抗拒或扭轉的命運,因此在這樣的大時代背景之下,不需要追求理想,也毋須改變別人,重要的仍然是她心中的聖殿,意即那些男男女女對於「愛」的渴求。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僅僅是背景,《赤地之戀》的「赤色」無論有哪些風暴,依舊能「戀」得纏綿悱惻,所以結局最強調的還是那句「他的生命是她的幸福換來的」,一名戰俘對於祖國的情感被掩蓋了,只有那「死亡將永遠跟在他後面」,可以訴說張愛玲看待人生際遇的悲觀論調。

讀完張愛玲,我只能留下一種感覺,兩個字,「矛盾」,如此而已。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blue phoenix女兒回家時-祝母親節快樂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18 10:10

其實

我也不懂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張愛玲

年輕時我看她的小說

覺得都是一個調調

就再沒興趣了守口如瓶


blue phoenix


Whatever
拜托色戒看清楚点
2010/05/09 13:53

拜托色戒再看清楚一点吧。王佳芝没想到易先生会狠心到杀她灭口 , 上车前后还在盘算到哪里去躲这一阵风头。她放走他,不是因为爱他,只是以为他爱她,所以不忍心杀害爱自己的人。

易先生杀她,也是因为错认为她爱自己,但又隐隐知道不妥,所以更要赶紧下手,这样才能一辈子自我陶醉下去,把误会的爱落实下来。

整件事是一场误会,谁也没真爱上谁。张写的是绝大多数人真实的人性。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0-05-09 22:32 回覆:

您看的是哪個版本?難道張愛玲有兩種版本?如果是電影版,那就不必再留言了,因為我在談的是張愛玲的作品,不是李安導演的詮釋。謝謝!

至於她愛不愛易先生?建議您回頭品一下原著小說的這句話:「那,難道她有點愛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無法斬釘截鐵地說不是,因為沒戀愛過,不知道怎麼樣就算是愛上了。」

王佳芝真的沒愛上易先生?女人會因為有誰愛上自己,而情願放棄自己的任務和生命?我一直在斟酌「太晚了。」這個歎息。前面對應的是王佳芝的心情:「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轟然一聲,若有所失。」

王佳芝認為易先生愛她,而她放人是因為自己瞬間發覺真的愛上老易了,所以纔有那句:「太晚了。」

故而您的留言也是半個誤會,易先生想的是身心雙方的佔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

這纔是我所讀到的故事。


donna
我也不喜歡張愛玲
2010/05/09 12:38

  現在又要出她的自傳   還有胡蘭成專輯 好像沒完沒了 .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0-05-09 22:31 回覆:

商業炒作吧,孤獨的作家,死後的價值會突顯在賣書的銷量上,商人永遠不會忘記有空就榨讀者和粉絲一回。


nothing speci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細膩
2010/05/05 10:05

我看張愛玲的小說都是在12歲前的階段
近年 甚麼海上花 小團圓
根本就沒興趣去知道在寫甚麼.

不對胃口.

張愛玲的文筆是很好
寫情寫景 寫得很細膩.
好處是細膩 壞處也是細膩
就像Rosy說的 太自我 寫得都是自己
左寫一本自我 右寫一本自我
扒光了外衣寫自己的情史 她寫得過癮 我都不想再看
寧願多讀幾遍金庸的「笑傲江湖」.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0-05-05 23:20 回覆:

個人感覺:張愛玲的小說不耐讀,大約看過一回,我自己就沒有想要重複閱讀的欲望了。反過來說,她寫的情節很簡單明晰,因此記得很熟,這或許也是我不願回顧的緣故?

NS說的沒錯,她的小說也就矛盾在這裡,簡短又細膩的文字,卻使我容易感到不耐煩,因為很多想法單單看得懂,作者個人的想法完全是無法理解的。

金庸武俠小說的內容淺顯多了,情節雖說很複雜,但是可讀性強,我也同樣能看上十遍八遍都不疲倦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張愛玲
2010/05/04 23:53

關於張愛玲
我只欣賞她早期的 也就是赴美以前的作品
或許 正是那種紅樓似的夢幻吸引我的目光
基本上 她的作品都是一個悲劇
即使傾城之戀最後有了個讀者期待的結局
應該說 張愛玲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悲劇
該說因為人格行為導致她的文風
還是說因為她一直迷戀那種萎靡那種變態情虐的筆觸感受導致她的悲劇人生呢

我最喜歡妳說的這一段:
好作家不需要擁有高尚的品格,也不必刻意迎合市場需求,只要作品寫得好,我就覺得能從閱讀之中獲得一些感慨,那透視人間的無奈滄桑,對於命運的懷疑及痛恨,都讓人留下啜飲咖啡一般苦澀的甘醇,值得回味。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0-05-05 00:13 回覆:

作為一個讀者,我還是無法喜歡張愛玲,然而以作家的身分來探討她,我卻可以懷著一種崇敬的目光。

無論早期或晚期,張愛玲的描寫角度沒有太多變化,題材方面的考量,我想是妳喜歡她早期創作的原因,畢竟以她個人的小說而言,早期和晚期的些許矛盾真的非常強烈。

妳說得太好了,「張愛玲本身的故事就是一個悲劇」我完全認同,遇上那樣的前夫,還有那樣的生長環境,她已經算是很堅強了,這些從她的自負和自信都看得出來。

我也喜歡自己這段話,畢竟是自己的感言,呵呵,我的內在也是個自戀狂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Rosy寫得很贊!
2010/05/04 22:35
愛國愛民的小說家滿街都是,不落世俗而選擇誠實面對自己感情的人就相對顯得珍貴。我記得讀完小說《色戒》(不是看電影)之後我曾經寫下這樣的感想:

“ 王佳芝太過誠實,在她多次被「進入」之後放走了她的漢奸愛人而自己去赴死。如果今有一女,說她只想要有單純的愛情但是不准對方「進入」,那麼我可以告訴你,這女人隨時都可能離開,也隨時都在準備離開,她所付出的所謂「純潔的愛情」不是足以為伊人拋棄生命的愛情。但是我這樣說並不代表一個被進入的女人就能夠為愛拋棄生命,也不代表一個從沒被她所愛的人進入的女人就無法為對方拋棄生命。我要說的是王佳芝 (這個人性隱喻) 所展現的誠實與重量,如此而已。
 
王佳芝太過誠實,在她被贈以粉紅鑽戒作為「收入」之後放走了她的漢奸愛人而自己去赴死。如果今有一女,說她只想有單純的愛情,不想拿男方一毛錢不想要接受男方的任何物質餽贈,她有獨立自主的經濟不需要依賴男方養活,那麼我可以誠實地告訴你,這女人隨時都可能離開,也隨時都在準備離開,她所付出的所謂「純潔的愛情」不是足以為伊人拋棄生命的愛情。但是我這樣說並不代表一個接受了男人物質餽贈的女人就能夠為愛拋棄生命,也不代表一個從沒被愛人餽贈以物質的女人就無法為愛人拋棄生命。我要說的是王佳芝 (這個人性隱喻) 所展現的誠實與重量,如此而已。
 
這是兩個被我們所長久嘲笑和摒棄的人性面。
 
我們總是迴避他們。因為我們被教育要做一個「有教養」和擁有「純潔愛情」的人,我們必須對性和物質嗤之以鼻;我們被教育應該要選擇一個「乾淨無污染」的愛情。”

(ps. 所寫感想全文字數過多, 擇日我再將全文貼於我的部落格吧)
Rosy(rosylovesyou) 於 2010-05-04 22:57 回覆:

剛剛回去城市流觴亭,我又補充了一段,五四這天,感想太多了(更多的也是感傷)。

「愛」需不需要「物質」的確認與澆灌?或者愛情有沒有什麼「不純潔」或不純粹的內涵?人性面的探討,這是文學最需要探觸的範疇了。

我想張愛玲在作品中點得相當明白,1313說得真好,沒錯,我們都看到了這樣的描寫,女人那份小心思底下,往往有著男人難以明瞭的感情因素。

期待妳貼出全篇感想,也感謝妳寫下這麼多於我心有戚戚焉的留言,今天是值得紀念的日子,謝謝妳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