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4 11:25:34瀏覽2314|回應4|推薦28 | |
(圖:程如晞提供) 網路世界最新熱門話題是:部落格死了嗎? 話題從紐約時報"When the Thrill of Blogging Is Gone ".的報導開始,文中指出,有 95%部落格在過去四個月內未更新內容,恐怕已成廢墟,部落客的熱情顯已褪溫。 另一個熱門話題是微網誌,其中以「推特」(twitter)最受矚目,伊朗總統選舉作票疑雲,引爆大規模街頭示威行動,全球關注。媒體分析,在高度威權控制下,伊朗反對派能迅速集結群眾,全歸功於twitter突破了政府對電腦網路的封鎖,即時傳遞最新抗議示威訊息,號召群眾集結,twitter的功能大放異彩。 無獨有偶,深具知名度與影響力的前奇異公司總裁威爾許在最新的報紙專欄中,向全世界讀者推薦了「維特」。他這篇專欄名稱是「愛上twitter的一百個理由」,在他的經驗中,twitter除了具備部落格的分享與社交功能外,由於上手與使用的方便、隨性及不拘形式,twitter聚集的社群更溫暖、更相互鼓勵,使twitter具備了更強的觀念與想法的測試與改善功能,也成為更棒的行銷工具。 微網誌在台灣也成為話題,由於噗浪(plurk)的內容以時間軸展示,系統並依據使用者的進入、發文次數及交友情形給予分數,分數愈高,權限愈高,顯得比推特好玩,噗浪在年輕人間大受歡迎。「巴布先生」或「叭噗」(Buboo),則是Made in Taiwan的微網誌平台,符合本土口味,使用者也在增加中。 「第一屆」教育部部落格大賽的「第一屆」三個字,標示了這項比賽才剛剛起步,就在大賽舉辦期間,網路世界熱烈討論著「部落格死了嗎?」,對參賽者及主辦單位是不是一種嘲諷呢? 答案是否定的,討論部落格是否已死,並非指所有部落格均已關閉或成為廢墟,而是指在微網誌興起後,部落格的新面貌與新功能為何?由於部落格本身就是新興事物,由萌芽至今不到十年,快速興起、引領風潮也不到五年,微網誌興起後,部落格將如何變身,確實值得探究。 在本比賽評審過程中,評審們無意間也探究了這個議題,曾引發非常激烈的辯論。部落格的功能究竟是什麼?是個人的情感發抒?知識探究?發表慾宣洩?人脈經營?我們應不應該賦予部落格社會功能的角色? 經過辯論,評審們對這兩個問題並不能產生共識,也就是說,名次的決定除了考量寫作品質、影音運用能力等一般表現外,究竟應該以依單認知的部落格功能為評審重心,或是以發揚教育理念或功能為主,兩派觀點無法交集,最後只得每一獎項逐一表決。 不僅評審間對這個問題沒有共識,主辦單位與參賽者其實也沒有交集,有的參賽作品,由部落格功能而言,非常精采,但明顯屬於個人經驗或心情分享性質,譬如單純的旅遊記事,只是因為具有教師或學生身分而參加比賽,這是否主辦單位初衷? 微網誌的興起將加速部落格本質的改變,一般認為,微網誌將成為心情與訊息快速交換平台,部落格則將加速變身成為個人媒體,區隔性功能更強化、知識含量更增加。 從這個角度看,未來主辦單位是可以要求參賽作品的教育功能與貢獻。 第一屆教育部部落格大賽引起教育圈極大的迴響 ,吸引了家長、教師、教師組織、社團組織、學生班級及大專、高中職、國中、國小學生共3980個部落格報名參賽,經三階段評審後,共選出98個部落格授以榮譽。報名參賽的部落格已經具備了一定水準,但僅約四分之一作品獲獎,實難免遺珠之憾。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