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報紙還有前途嗎(二)?
2008/07/08 17:01:38瀏覽1412|回應1|推薦17

7月4日發表了--報紙還有前途嗎一文,又在幾個部落格讀到相關文章,普遍看壞報紙的前景.

不過,我還是認為.報紙的前景是--絕望中有希望.

我回應其中一篇很有見解的文章如下(略為修飾補充):

報紙經營艱困舉世皆然,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都面臨嚴酷的市場挑戰.

不只報紙,電視台也開始遭受市場衰退的挑戰,台灣剛開始,美國傳統電視台也面臨了存亡的威脅.

三年前媒體大亨梅鐸以80高齡親自領軍,率領旗下電視台全面網路化.梅鐸是在救亡圖存.

中國時報以資源整合推動改革,因而積極併購有線.無線電視台.廣播電臺,希望產生綜效,但綜效創造的效益顯然不及成本的墊高,虧損最多的中國時報只好裁員.

聯合報網路事業發展比較快,已有一定的市場主導力量,但對影音的投入始終非常謹慎,這一定會限制聯合報的媒體王國地位.但聯合報採取的是另一種策略:極大化核心能力的價值.

許多質報採取此一策略,華盛頓郵報有效運用報紙的市場優勢地位與資源,投入教育事業,成為主要獲利來源,也穩定了郵報的生存與發展.德國時代週報發行量僅40餘萬份,但讀者都是高教育.高所得者,週報運用讀者資料庫進行一對一行銷,創造許多營收,這份以思想家.知識分子為訴求的報紙,依然健在.

聯合報最近正舉辦幾項大型展覽活動,不久後更將推出極高成本的太陽馬戲團表演,動員了全報系的業務與編務資源,媒體辦活動,造勢不難,但台灣展演市場規模不夠大,經營非常辛苦,前人血淚斑斑.不過,這應該是一個努力的開始吧!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ong3827&aid=2023161

 回應文章

老驥伏騱
向戎大記者致敬
2008/07/09 16:10

從小受家裡長輩的影響 時而閱讀大作

讓我們這些在政治上"非主流"的讀者

有機會向"政治真貌"稍微拉近一點點的距離

以在下淺見 媒體現在要殺出一條血路

不會比和平統一救中國簡單到哪裡去

首先是解禁後資訊氾濫 不只報紙 電視及時新聞 網路新聞報等等

這使得買報紙看是一種"習慣"不是"需要"

以經濟學供需角度分析 報紙可說是完全不再被需要

若以行銷學"利基市場"角度分析 把讀者的市場作區隔

首先是"專業"市場,但因現代人思想的獨立性與主觀性,所以不容易塑造出大量的忠實消費者 而媒體卻多如過江之鯽,容易造成客群分散,就跟春秋戰國一樣百家爭鳴,簡言之很難有高的市佔率與獨占性,所以不足以成為利基市場.

其次是"感官"市場,在這個市場報紙以蘋菓為代表,標榜八卦與聳動,它不用以事實真相取勝,只以讀者感官上的享受為訴求,讀者可以看到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八卦,隱私,圖片,人們不來這裡求知,而是來求爽.當然塑造這樣的利基市場有其他方面的附加好處,比如說蘋菓不需要像您這樣專業與資歷完整的記者,他們只要找一些薪水3萬出頭的年輕人去跟拍,去採訪就好,甚至佈下線民或與徵信社交好,這樣他們永遠都可以製造話題,刺激讀者的感官...

最後是功能性的報紙,比如說財經新聞的經濟與工商,體育新聞的民生與麗台,及一些宗教,藝術,或是博奕相關的報紙,不過因個別市場消費者有限,廣告商基也有限,這些媒體很難作大,其中體育相關的報紙最先因電視轉播與網路普及而陣亡,工商與經濟則是因為許多機關團體訂閱(比如說銀行 學校 各公家機關與軍事單位)而能維持營運不墜.這類媒體因為需求太小市場不大,所以進入者幾乎是只能燒前,難有收益.

說到這邊已經說太多了, 實在有點潛越的感覺,我想說的是,台灣的報紙將走向寡佔的市場,該倒的倒光,就會有勉強的平衡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