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7/02 22:51:13瀏覽1472|回應2|推薦4 | |
中研院院士們批評政治人物及電視名嘴言詞激烈,成為社會錯誤示範. 院士們如果在台灣多停留幾天,就會發現,名嘴們的言詞問題,還是最輕微的問題. 總統大選後,沒有政治議題供call-in節目炒作,電視談話性節目開始炒作財經議題及新聞焦點人物,前者以油價凍漲為代表,後者就是正炒翻天的考監委提名人品德問題. 這些議題不似意識形態議題,容易挑起對立情緒,主持人及名嘴們只好化身正義使者,更歇斯底里地表態,爭取收視率. 但稍稍了解經濟理論的人都知道,凍漲只是暫時蓋上壓力鍋,一但蓋不了, 市場機制會要求加倍付出代價。 電視名嘴們不是不知道這個道哩,但為了炒熱話題,拉高收視率,還是搏命演出,讓錯誤的經濟觀念搭上民粹順風車,對抗理性的公共政策。 逼迫政府民脆治國,傷害更大. 社會長期批評電視新聞娛樂化、充斥煽色腥與八卦現象,電視新聞工作者面對商業競爭壓力卻百般無奈,這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必須通盤思考,才能找到有效對策。 可以從幾個角度思考: 首先該受責難的是收視率制度。AC NIELSON具測量母體最大、以秒為測 量單位、測量工具是個人紀錄器,即時性高於電話調查、調查內容涵蓋所有頻道與節目等五項優點,在電視收視率調查市場居壟斷地位。 不過,NIELSON調查方法有兩項令人質疑之處。首先,裝設個人紀錄器會侵犯個人隱私權,干擾生活,一般中上所得、教育程度較高、較重視隱私權的家庭,普遍排斥裝設個人紀錄器。造成NIELSON調查較有利大眾品味節目,而金 字塔頂端人口偏好的節目,收視率偏低。 NIELSON台灣地區調查樣本為720,抽樣誤差為3.7%,收視率為5%的節目,誤差範圍在8.7%與1.3%之間,在這個範圍內的收視率差距,是沒有意義的。媒體購買公司卻將收視率調查報告零點幾的數字,視為精密科學,賦予不同的購買價格,是很荒謬的。 媒體購買公司只採信 NIELSON收視率調查報告,媒體只好在NIELSON指引下,持續向下沉淪。 媒體購買制度可分為三類: 1.CPRP制:媒體購買公司依據 NIELSON的十秒鐘收視率調查報告訂定廣告購買價格,收視率愈高,電視台收入愈高。目前幾乎所有電視頻道都是以CPRP方式零售時段與節目。 2.CPU制:單位銷售成本制,可稱為直效行銷式的媒體運用,就是運用精細的工具及方式尋找行銷目標族群在特定時段、接觸何種媒體的那個節目。結合正確的「目標群體」、「媒體」及「時間」,銷售成果可以極大化。如果我們以「散彈打鳥」形容CPRP,那麼CPU就是精準轟炸。 3.檔購制:是一種批發制,美國主要電視網,甚至中國大陸主要電視台的廣告時段,約有半數在年度開始前即已簽約售出。批發式的媒體購買制度使電視台製作節目可以不受一分鐘收視率升降左右,電視頻道經營者更重視節目的形象及口碑。 台灣開放電視市場時,頻道由四個驟然擴充到一百個,廣告時段立刻供過於求,自然沒有媒體購買業者願意預購或批購廣告時段,檔購制目前並無可行性。台灣廣告主也無意採CPU制採購媒體時段,幾乎完全採CPRP制零購時段,迫使媒體必須重視每個十秒鐘的收視率變化,以創造最高廣告收益,節目的形象品牌或口碑等價值,在零售制度毫無意義。 除了收視率問題外,電視新聞還面臨全新的挑戰,譬如手機、寬頻網路及部落格快速普及,個人已有能力製成內容並透過網路與他人互動,個人媒體將對大眾媒體構成威脅。未來,大眾媒體必須與個人內容製作者競爭,這也是媒體充斥「爆料新聞」的一個因素。愈來愈多的個人擁有具備攝影功能的手機,個人搶獨家畫面的能力未必比專業記者遜色。
數位匯流時代已來臨,電信網路、有線電視網路數位化後可以匯流,網路上可搜尋不計其數的節目,數位化後,頻道不分有線、無線可以擴充三倍,還可以透過手機播出,收視率稀釋現象將更為嚴重。無線電視、有線電視、數位電視、網路電視、手機電視都可以是觀眾的選擇,電視新聞將成為切割極碎、極小眾化的市場。 全球化媒體競爭時代已經來臨,電視內容傳送的成本持續降低,全球的電視節目將可以在共同平台上競爭。目前我們還可以透過行政管制禁止中央電視台節目在台灣播出,但網路電視更普及後,新聞局的禁令將失去意義,中國大陸的content將大軍壓境,同樣台灣的節目也可以逐鹿中原。海外華人的電視市場更是台灣媒體的發展腹地。台灣有競爭力嗎?
趁著惡夢尚未實現,立法院應立法規範電視收視率濫用現象.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