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8/11 22:55:04瀏覽2859|回應2|推薦7 | |
台灣各級選舉中,農會、漁會與農年水利會,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藍綠都不敢小覷。由於傳統農業社會較為封閉,政治力量不易打入,信用部的區域性獨占經濟,再加上特殊的人際網絡運作方式,農漁水利會系統便成了動員最佳利器。 在國民黨執政時代,透過資源與特權的交叉壟絡,與各縣市的地方派系結盟,鞏固中央政權統治的正當性。在這套運作機制中,農漁水利會是重要載台,地方派系除了仰攻縣市政府與議會外,還要爭奪代表金脈人脈的農漁水利會與信合社,不僅增加派系的經濟實力,更可強化選民服務,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隨著社會快速工業化,農漁水利會也逐漸萎縮,漸漸面臨鐵票生鏽的窘境。民進黨執政後,除整頓信用部外,也全力破壞既有結構,農漁水利會若非綠化,即遭弱化;再加上地下電台穿透力強勁,農漁水利會影響力大不如前,基層農漁民資訊封閉,與國民黨漸行漸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向來與農漁水利會沒有淵源,他頂多比較熟悉台北市內少數農會,及七星、(王留)公兩個水利會,不足以提供總統大選所需的動員能量;一直到參選黨主席,他才開始正式接觸農漁水利系統,但互動略嫌生疏,雙方還有待磨合。 即使馬英九意識到農漁水利系統重要,但缺乏行政資源的奧援,整合並不順利。這次馬英九號召農漁水利巨頭開武林大會,只能透過故識與舊情打造舞台,搶救日漸流失的農漁選票。 國民黨以國會優勢力推老農津貼提高、農漁會法修正案,是為了突破民進黨行政資源的限制,馬英九不斷提出農業政策,希望用牛肉真正打動基層選民。不過,政治畢竟是現實的,馬英九「理想主義」的政見訴求,能不能抵擋民進黨「現實主義」的資源攏絡,還有待觀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