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行星定義的官方說法
2006/12/03 02:39:01瀏覽2420|回應6|推薦14

中央氣象局網站「天文觀測」中的特稿《行星的定義》,把今年 8月 24日國際天文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決議通過的行星新定義,譯成了中文,我們可以視之為行星新定義的中文官方譯稿。

定義是這樣的:

  1. 行星(Planet):是一個天體,並(a)環繞太陽公轉、(b)具有足夠的質量,令其本身的重力能維繫本體成球狀、(c)能淨空公轉軌道鄰近區域。

  2. 矮行星(Dwarf Planet):是一個天體,並(a)環繞太陽公轉、(b)具有足夠的質量,令其本身的重力能維繫本體成球狀、(c)無法淨空公轉軌道鄰近區域、(d)不是衛星。

  3. 太陽系小天體(Small Solar-System Bodies):所有其他環繞太陽公轉的小天體,除了衛星之外其餘均稱為「太陽系小天體」。

若對照定義原文便知,這個翻譯未見周詳,但是比較易懂,也不致產生誤解,算是個不錯的普及化定義。

氣象局網站還解釋了行星和矮行星的區別 ,使新定義看來比較合理,不像我原先說的那樣有點混淆(參見〈白牛是牛‧白馬非馬〉)。解釋是這樣的:

太陽系在生成之後,行星在其各自的公轉軌道上將大部分物質吸附為本身的物質(少數成為衛星),因為質量大所帶來的較強重力,維繫了本體並逐漸平衡成固定的近球形外貌。行星在其公轉軌道中遠比軌道週遭所有其他物質大得多,因此在其公轉軌道週遭是唯一具有主宰能力的天體。

簡單的說,行星需要符合「質量夠大且已成球形」及「佔有軌道中絕大部分物質」的兩個要件。若是只有成球形但沒有佔有軌道中絕大部分物質的話,則視為「矮行星」。如穀神星雖經觀測證實其為球形天體,但其質量在整個小行星帶中僅約佔 25%,因此歸類為矮行星。而冥王星及2003 UB313這兩個海王星外天體及柯伊伯帶天體,同樣的在其軌道附近非為主宰軌道的唯一天體,因此亦歸類為矮行星。


順便一提,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由美國人發現的行星,冥王星降級了,美國天文學界如何能忍?所以現在有一批美國學者正在串連,設法為冥王星翻案。

科學不為人們的偏執服務,還真難。我們且等著瞧吧。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igdor&aid=573355

 回應文章

B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06/12/06 04:44
看回應比較好玩~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庫伯帶沒有行星
2006/12/04 03:11
答對了。庫伯帶沒有行星,只有小行星。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科學並不就是真相
2006/12/04 03:08

科學並不就是真相,科學只是一種可以檢驗的分析系統。既然是分析系統,就不能沒有觀察的角度。既然有觀察的角度,就不能完全沒有主觀。

我們接受某種科學理論,並不是由於它沒有主觀的成份。我們接受一種科學理論,是因為它解釋現象的能力最好。

所以我說,等著瞧。說不定最終證明,美國人提出的理論比較能解釋行星的現象。如果真是那樣,那就再度擁抱冥王星吧。

不管美國天文學家的動機是什麼,只要他們提出的理論有解釋力,那又有何不可呢?


夏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微塵眾 即非微塵眾
2006/12/04 02:12

地球污染了 人類又想掀起太空爭霸戰

宇宙萬法 豈是人說了就算?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依據這新的定義
2006/12/04 00:02

庫伯帶不可能有行星?

因為,不可能將庫伯帶附近的軌道淨空?



【任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現在
2006/12/03 10:54
是展開星際大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