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5 15:04:36瀏覽1023|回應1|推薦8 | |
「大度山王朝」這故事的真實的作者,據說是「干仔轄‧鰲峰」。鰲峰真實身份,不知何許人也。只是其曾自敘云:生於舊「台灣省台中縣清水鎮」一個偏僻落後的農村。一九九O年,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畢業。一九九二年,海軍陸戰隊退伍。平生貧窮潦倒,家徒四壁,孓然一身,唯寫作以自愚。著有「大度山日記」「我在大度山的歌」「大度山王朝」...數百萬言史詩鉅著。又云:其所著「大度山王朝」─是一部關於台灣四百年前的歷史傳說故事。故事由台中縣清水鎮「清水高中」展開,以夢境穿梭古今。作者打破時空限制,全景圖式思維,超越五度空間的寫作。實是,台灣有史以來,前所未見,鴻幅巨構的史詩鉅著。 作者著書,身處幽篁不見天,十年寒窗無人問,歷盡多少天明黃昏又日落的艱熬,乃能得此心血結晶。況為成一書,簞食瓢飲,身處卑賤,嚐盡人間冷暖;而縱是心灰意冷也得苦行於文字之間,萬念俱灰亦得繼續走向窮途末路。因此作者對於自己的著作,總難免有托大之詞。但若非如此自壯聲勢,又如何能在文學絕望的血泊中,掙扎著向那「文學殿堂」匍匐而行。正如鰲峰,自嘲云:「嘔心瀝血,辛苦寫作為何?或也只能以此自愚」。 僅此陳述,作者當非妄自尊大之人,或為讓自己在絕境中自處;而給自己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而已。關於作者,就言盡於此。言歸正傳,以下就來談談關於「大度山王朝」這個故事的典故與緣由。 「大度山王朝」故事的緣起,作者如是說:「西元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八級的九二一大地震,天搖地動之後,某天,潦倒於城市的我,又回到了鄉下老家。老家於竹林後方的三合院,多年來早已無人居住,而兒時居住的西邊幾幢舊宅,今更都在地震中倒塌。我兒時戲耍與曬穀的水泥地稻珵,龜裂的水泥地都已蹦出叢生雜草,眼前殘存坍塌的房屋一片荒涼,唯我獨行踽踽破瓦殘磚間,緬懷往昔。往昔時光飛逝如此迅速,猶如平地屋起屋塌,我童年搬離三合院後,一路求學便自純樸的農村,漸飄泊至繁華的城市;而城市與老家三合院的距離,卻竟恍若隔世。至少當年居住在三合院的爺爺、及其祖父那一輩的兄弟,今都已過世。舉目四顧蒼涼,正惆悵,我不知不覺,走到了昔日廳堂門口之處,卻見舊日橫崁於門上的水泥堂號牌匾,今亦已崩落半埋沒於荒草之中。"四科第一"的顏氏堂號,有如一塊墓碑半埋於崩坍的屋邊,我看了只覺於心不忍,便伸手去搬動它,想讓它重見天日。堂號牌匾的水泥板,沉甸甸的,我才略搬動數吋,不意卻見水泥板下,似壓著一個沾滿泥土的木盒。木盒約一尺長,半尺寬見方,且還鎖著一個銹蝕斑斑的鎖頭,看似年代久遠;而一時好奇,我便將那木盒,搬到了車上,帶回了城市。花了三天的時間,我才用鋼鋸,將木盒生銹的鎖頭鋸開。而打開木盒後,讓我大感訝異的是,滿木盒裡放的,盡是用油紙包裹的幾本舊書冊。爺爺那一輩、乃至父親,由於生於日治時代,加之為貧農,所以都沒上學,也不識字;可怪的是,家中既無人識字,卻因何在2老家的三合院裡,會有這一木盒的書冊。縱因年代久遠,以致書冊的泛黃扉頁,多被蟲蛀與破損殘缺,但翻閱了其中幾冊,卻讓我更驚訝。因為這些書冊,有的竟似已保存數百年,內文全是艱澀的文言文、與潦草的毛筆字,所寫成。其中還有一書冊,依其內容猜測,竟是我自高中開始,便遍尋家中,所找尋不著的那遺失的祖譜;且根據祖譜上的記年,竟可上溯至明朝的萬曆年間。....」。 萬曆末年,正是大明帝國腐敗已極,國之將亡的年代。當此之時,正也是西歐海上強權,征服世界海洋,掘起之時;唯東方的大明帝國,仍實行"片板、不許下海"的禁海政策。因此百姓凡事擅自出海經商者,則通常會被官府,冠以"通番奸商"及海盜的惡名。顏氏先祖,既於明朝萬曆年間來台,而在當時「一人出海,杖刑一百。三人出海,處以死刑。三人以上出海者,抄滅三族」的嚴刑峻法之下;此讓顏氏先祖,率眾出海,自成了官府口中的海盜。於是作者又說「...記得唸高中之時,由於正值青春期,同儕及宗族意識強烈。尤其歷史課上,唸及漢人遷台史,回家後,更總常問爺爺,祖先從何處來?爺爺,不識字,只懂得日日耕田,而當問起他祖先從何處來之事,爺爺更總是不耐煩。只記得爺爺有時說,祖先以前是住在大肚,有時卻又說,是住在王田,有時卻又說是住在埔里;而有時,問得次數多了,爺爺便罵說"囝仔人,有耳沒嘴,問那麼多幹嘛"。甚且小時候,記得問爺爺祖先從何處來,爺爺煩了,生氣了,還會折竹條抽打人。 年歲及長後,有時問得不耐煩已極,爺爺這才支吾其詞,說家裡有一本祖譜,不會自己去找。"家裡有一本祖譜",得知此事,當時年少的我可說喜不自勝,三不五時,便常往家中的舊箱櫃,四處翻找;可卻總遍尋不著。後來又聽老師說,家中的祖譜,通常都會放在神明廳神祖牌位的後方。因此,我亦曾趁著三合院神明廳,空蕩無人之時,偷偷前往翻找;甚至,不惜冒犯列祖列宗,爬上神明桌,把神祖牌的神龕,整個拆開來找。令人失落的是,神祖牌的神龕內,除了寫著"顏氏列祖列宗顯考牌位"的木牌,始終卻仍未尋獲所謂祖譜。家中祖譜,應早已遺失,正當心灰意冷,亦不再尋找,可沒想到十餘年後,當三合院舊宅坍塌後;而遺失的祖譜,卻竟意外再現。由是心想,應是當年,祖父輩們,將家中祖譜,藏於神明廳的前門屋樑上,可因不識字,後來自己也忘了;乃至祖輩都已過逝,卻仍無人發現。幸喜找到祖譜之後,翻閱其舊頁,我這才發現,原來我顏氏祖先,竟在明朝末年,便已來到台灣,距今約已四百年。 繼之,再細看祖譜之上,來台的第一代祖,由於祖譜已被蟲蠧,因此只見"顏思"二字可辨,第三字之名已殘缺。"顏思●",這名字,讓我自然而然,便想起,高中歷史課本中,漢人墾台的那一章,最後面蠅頭小字的一行註解─明朝海盜顏思齊,曾率鄭芝龍等人,來台灣建立十餘寨,是漢人來台屯墾的第一人...。由此我恍然大悟,原來我顏氏先祖,竟是明朝年間劫掠海上、殺人越貨、且被官兵緝捕的汪洋海盜。而祖上如此不光采事蹟,這也難怪,家中祖譜要束諸高閣,乃至被遺忘。祖先之不肖,亦讓子孫蒙羞,正當羞愧於,自己竟是海上罪犯後代,身體流著海盜的血。不過,繼之閱讀了幾頁,木盒中的殘缺書冊後,竟發覺,事實並非如此。乃至祖上,被稱為海盜,可能亦只是明朝正史的誣蔑。由此歷史的成王敗寇之說,觀點總難免偏於官方一隅,但事實的真相,卻不該以偏蓋全;乃至心中既有此唸,我便決定查考於歷史,希冀為祖上平反、及洗刷海盜之惡名。...」。 顏思齊,明朝正史,並未記載其人,唯連橫所著的「台灣通史」上,可見其名;可謂史料甚缺,查考困難。但鰲峰寫"大度山王朝"之時,據其誇口說曾遍尋史料,竭盡精神,且再參照家中殘缺的祖譜。因此雖說其人其事,缺漏尚多,不過卻也依稀可理出一條脈絡。就此寫在故事之前,鰲峰便又自圓其詞稱說─ 「萬曆末年,祖上出海之際,大明帝國的朝廷,正是由歷史有名的奸佞,閹宦魏忠賢,所把持。縱是貪婪閹宦,不過魏閹把持朝政大權,所以其所說的話,自便是明朝的正史。正如不管封建或民主,每個時代,不也盡都是如此。閹宦魏忠賢,嚴行海禁政策,想把大明國的百姓,盡圈於鐵幕之內,以供作其榨取錢財的奴僕。而我祖顏思齊,胸懷大海,豈甘於被圈禁於鐵幕之內。事實上,查考於中外史料,顏思齊,並非中國歷史所稱的海盜。而是十七世紀,當西歐海權掘起,征服世界海洋,來到東方劫掠、佔領殖民地之時;而顏思齊,正是當時東方的海上,唯一能與西方海上強權對抗的力量。換句話說,顏思齊帶領的海上龐大船隊,代表的正是,十七世紀,東方的海權時代。只不過,中國的正史,是採用閹宦魏忠賢之言,教育後代子孫,包括台灣亦是。因此我祖顏思齊,縱是開台先祖,卻在台灣的歷史課本中,仍被稱為海盜。 查考於祖譜及史料,我祖顏思齊,應是當時東方海上龐大的武裝商團。由於十七世紀的東方海上,遍佈倭寇及海盜,加上西歐海上強權來到東方後,通常亦有如海盜的劫掠。因此海上經商,武裝船隊,乃是當時所必須。據查考,當時顏思齊所帶領的船隊,大小海船有上千艘,商團人員達到數萬人;而其武裝船隊的力量,甚至超越鄭和下西洋之時的海上艦隊。而顏思齊,縱使擁有海上如此強大的力量,終其一生,卻未侵犯大明國海疆半寸領土。相反的,明朝末年,國力衰弱已極,可當顏思齊,稱霸東方海上的十餘年間,大明國的海疆卻風平浪靜;甚至,連侵擾大明國數百年的日本倭寇,及沿海的海盜,都盡乎絕跡。因為東方海上的倭寇海盜,幾都被顏思齊,收編於經商船隊之中。 不止於此,顏思齊,更以其商團所獲之利潤,往中國東南沿海,廣為賑濟災民,並禮賢下士。由此,大明國朝官,口中所稱的海上巨寇,每當登岸,則沿海百姓知道海盜來了,人人無不敲鑼打鼓,恍若迎接節慶;反之,百姓災民,卻對大明國的貪官汙吏,畏之如虎。因此大明國的朝廷,更對這些違反海禁的海盜,恨之入骨。乃至,顏思齊,為了杜絕西歐海上強權,到東方海上劫掠,更對西方船隊掛旗征稅,納入管理;並也保障其商船,不會在海上被海盜劫掠。正確的說,當十七世紀,西歐海權崛起,但大明帝國,卻只是以海禁政策,自封閉於內陸。而當時的顏思齊,卻以其商團的力量,建立了東方海上的經商規則,並擴清海道上,彼此劫掠的混亂。由此更可說,顏思齊,事實上是那個鎖國政策下,東方最具世界觀的中國人。而就此,若依閹宦魏忠賢之言,將其稱為海盜,似頗不公允。...」。 顏思齊的海上事業,據查考史料,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繼承自一個叫李旦之人;而李旦,則是「倭寇王」王直的的養子。王直與大明國朝廷有深仇大恨,曾在日本國造巨艦,率倭寇攻打大明帝國;而李旦,則是海上富商巨賈,先在呂宋及東西洋經商,後又返日本國的平戶。顏思齊,繼承了王直及李旦的海上事業後,又更加發揚光大,於東方海上,建立了一個集政商軍為一體的海上帝國;且其力量,更足以與當時的西方海上強權,荷屬東印度公司及英屬東印度公司對抗。至於顏思齊,生於大明國的閩南,崛起於日本國平戶,最後因何會落腳台灣;關於此,鰲峰,則是這樣說─ 「家中祖譜上,顏思齊之後,接著幾個祖先的名字,皆古怪,不似漢人的名字。後來查察史料,這才驚覺,原來十七世紀,漢人來到台灣之前,而當時在台灣的中部,早有一個國家存在,名為"大度山王國"。大度山王國,王族的姓氏為"干阿轄"。我祖顏思齊,既在東西洋的海上經商,且在台灣建有據點;因此,自應與大度山王國的王族,早有往來。日本國的慶長、元和年間,由於德川家康建立的江戶幕府,對天皇及日本朝廷多所壓迫,導致日本朝廷及天皇,皆對江戶幕府大感不滿。可日本國的天皇,於戰國時代,事實上只是幕府武士的傀儡皇帝,並無實權;加之,當時對德川幕府不滿的浪人,大量聚集於平戶。因此顏思齊,當時的海上武力,自成了日本國朝廷及浪人們,想消滅德川幕府,所能借助的力量。由此顏思齊,介入了日本國,一場消滅德川幕府的政變;密謀以海上艦隊,載運數萬浪人,偷襲江戶城,將德川幕府消滅。不料,政變之舉,因有人喝酒洩露風聲,導致功敗垂成,甚被幕府派兵追捕。因此顏思齊,迫不得已,率船隊,倉皇帶領千人,逃離日本國,於海上航行二十二日後,來到台灣笨港落腳。我祖顏思齊,落腳台灣後,應與當時大度山王國的王族,有通婚。因此祖譜上,這才會出現"干阿轄‧明龍"之類的怪名。...」 顏思齊,落腳台灣後,不久西方海上強權,荷蘭人亦佔據台灣南部,並在安平港築城。正值明朝末年,中國大陸流寇四起,天災人禍頻頻,百姓流離失所。當此之時,顏思齊,頓失日本國平戶的根據地,海上帝國元氣大傷;且擔心荷蘭人的勢力,在台灣坐大,將佔據東方通商海道。於是顏思齊,便以「三金一牛」的政策,招募中國東南沿海流民,並以船隊,將中國的漢人,大量遷台屯墾。而此,正是中國漢人,墾台之始,可卻也正是台灣的平埔族,滅族之源。原本顏思齊,落腳台灣後,仍一心想重整其海上帝國,無奈台灣的蠻荒之島,充滿蠱毒瘴氣,導致其水土不服;翌年感染風寒,竟猝逝於放鷹打獵途中。顏思齊死後,其二十八個結義兄弟之一的鄭芝龍,取得了船隊的領導權。可鄭芝龍,卻因貪慕大明國的官位,背棄顏思齊所耕耘的台灣而去,並率船隊投降大明帝國。自此船隊內鬨,各為山頭,海盜再起,而顏思齊,所建立的海上帝國,於此亦分崩離析。 鄭成功,是鄭芝龍的兒子,滿清入關,鄭芝龍又降清後;而鄭成功,則可說是顏思齊,海上事業的繼承者。鄭成功,以船隊,海上經商的財力,建軍,對抗滿清帝國。由於,數十萬眾的軍隊龐大,海上經商的財力,不足以支應,鄭成功便又想屯田台灣,以養兵。於是鄭氏,便以「台灣乃我中華、固有疆土」之詞,率大軍抵台,經一番大戰,將西方海上強權的荷蘭人,驅逐離台。不過,鄭氏乃一介武人,性喜殺伐征戰,不知何謂和平共存。因此鄭氏,落腳台灣後,為了兵士屯田開墾,更對當地的平埔族,大肆屠殺,佔其土地。因此作者,又說「明鄭時期,滿清據台後,我平埔族的祖先,都曾在沙轆、牛罵及大肚,等大度山王國得領土上,與漢人的軍隊,發生激烈的戰爭;甚至舉族之人,不管老幼婦孺,幾被漢人血腥屠殺殆盡。滿清帝國,雍正年間,又派重兵,圍勦大度山王國,血流飄杵,屍骸遍野,沙轆社一地,僅殘存六人逃離,餘者盡被屠殺。大度山王國的王族,遂率領殘存的餘族,沿著大肚溪,逃往埔里。自此,我平埔祖先,隱姓埋名,為免招禍,甚改漢姓漢名,日漸消失於台灣的土地。歷經數百年流離失所,及至滿清末年,我改成漢名的平埔祖先,這才又返回大度山王國的故土,並在牛罵(清水)、沙轆(沙鹿)一帶定居。」。 大度山王國,歷經明、清,及至日本殖民統治,乃至民國。由於,後來的殖民統治者,為求百姓對其順服,皆刻意隱藏大度山國的存在。因此,四百年來,大度山王國,曾經存在的歷史,幾乎在台灣的土地上,全被抹去的毫不留痕跡。縱使如此,可作者卻認為,大度山王國,至今仍以另一種形態,存在於台灣。正如,作者說「大度山王國,祖先的靈魂,至今依然都徘徊在大度山的周圍。顏氏祖譜的出土,被遺忘數百年的大度山王國歷史,故事終將再被喚醒與接續。乃至,數百年來,流離分散台灣各地的大度山王國子民,亦將隨其靈魂中的記憶;如鱖魚尋源般,再度回到大度山。創建大度山王國的巴布拉族人,據說其王族有一形如匕首的聖物,且據說,擁有其聖物者,便能喚醒巴布拉族的祖先靈魂,並與其溝通。而此形如匕首的聖物,亦草繪於顏氏祖譜之中,據說為顏思齊所擁有;不過,聖物傳承幾代後,卻又消失無蹤。祖譜上記載,此聖物具有靈性,或知大度山王國,國之將亡,所以消失;然而當聖物,再次出土,出現於世,則大度山王國,必將也再重現於世。我唸高中之時,學校就在大度山北麓的鰲峰山腳下,因此放學或假日,常與同學往鰲峰山玩耍、探險。 有一日,我與幾個同學,往鰲峰山的鬼洞中探險,無意中,在山洞深處,拾獲一形如匕首的廢鐵;且拾獲此匕首後,自此夜裡,便常做怪夢。十餘年後,又尋得顏氏祖譜,於是我將,在山洞中拾獲的匕首,參照祖譜上的大度山王國聖物;而兩者,竟依稀相似。大度山王國的王族聖物,因何落於我手,倘或聖物真有靈性,因何重現於世;而這更讓我,百思不得其解。大度山王國,巴布拉族人,早已在台灣亡國滅種,且台灣,此時也早已形成,純粹的漢人社會。因此這聖物落於我手,總該不會是寄望我招兵買馬,興兵起義,重建大度山王國的輝煌國度。我思之再三,此刻若想推翻台灣的漢人政權,實屬困難。可大度山王國的祖靈,對我有所託,而我似也不該,讓我平埔族列祖列宗,感到失望。於是思之再三,我還是決定,不負祖靈所託,以己之力,重建大度山王國。正如南美洲的印加帝國,縱使於數百年前,已被殖民強權滅亡,可其創造的馬雅文明,至今卻仍被記得。而我,一介貧窮潦倒之人,身為台灣社會底層賤民,三餐不繼,能為大度山王國的祖靈們所做的;或許也只能以一支禿筆寫故事,用滿篇的文字當成磚石堆砌,來重建大度山王國。....且就將之名為─"大度山王朝"。台灣蕞爾之島,四百年來的演變,被遺忘的歷史縱成傳說,但故故事中的大度山王國,依然存在;而當過去的一切化成了故事,大度山王國的子孫,亦將重回故土的扉頁。...」。 「大度山王朝」的故事,據作者描述,其中內容多因唸高中之時,拾獲一柄怪異匕首後,自此夜夜怪夢,夢醒所憶;兼之參考祖譜記載、與查考歷史,所寫成。因此作者,又說:諸網友,瀏覽故事之時,若遇故事內容,前後有矛盾之處,或悖於史實者;當記得「故事內容,乃通靈而得;若有出入,尚待考証」。如此,則閣下的腳步,距大度山王國的國度,應不遠矣。.....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