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01 00:04:43瀏覽15314|回應13|推薦83 | |
(2017/8/17重新改版) 但如今事隔百年,第八號竟然已成為最不受歡迎的馬勒交響曲,一般愛樂者也甚少關心此曲,只是對其巨大規模表示驚嘆。會出現這樣的改變,我想是因為語言與歌詞因素,因為通篇的拉丁語與德語歌詞確實對現代聽眾造成困擾,歌詞本身又是玄學意味濃厚,合唱段落也十分複雜,更使聽眾難以聽出歌詞的意義,顯然後世的人對馬勒的禮物並不太感興趣... 但還好由於其規模的龐大,每次演奏時仍可以吸引滿滿的聽眾,只要看到台上站滿幾百位合唱團員就夠嚇人的了,何況還有穿著漂亮制服的兒童合唱團。交響曲歌詞可分為兩大段落,第一段落是把大主教毛魯斯的拉丁語聖詩「請造物主的聖靈降臨」譜成曲,這是獨立自成一格的大型合唱樂章,第二段落則是把歌德名著「浮士德」的最後場景譜成曲,歌詞複雜且角色眾多,馬勒是用寫神劇的方式來寫的。這兩段歌詞都不是很好理解,音樂的許多部分也是,以大指揮家拉圖爵士2002年精彩的現場演出為例,來談談我對此曲的看法,由於原影片已被刪除,新影片大概比文中影片時間遲六分鐘四十秒。
隨後獨唱者唱著:「請讓我們充滿最高的恩惠」(2:15),這就是第二主題,「恩惠」這一句的節奏又是「短-更短-長」(2:21),先是女高音,其他的獨唱者則以賦格的方式加入,到了「上主最珍貴的禮物,是生命的泉源,火,與愛,還有靈的聖油...」這裡(4:35),歌詞開始有點神秘,祈禱的意味濃厚。合唱再度唱著第一主題「來吧!造物主的聖靈」(5:22),在第一主題為題材的間奏(5:57)展開後,合唱唱著:「請給我們虛弱的肉體,源源不絕的勇氣與力量」(6:45),伴奏的獨奏小提琴有一種風雨飄搖感,好像是意味著人生命的脆弱。展開部是從8:35開始,第一主題的動機不斷出現(8:52),還加上了鐘琴(8:49),與低音大提琴的顫音,神秘的感覺更加強烈。男低音先唱著:「請給我們虛弱的肉體,源源不絕的勇氣與力量(10:03)」,到了「你以聖光為我們注入愛」這段(10:58),獨唱者不斷的反覆,力度變弱但音域提高,做出聖光的效果,男高音唱著:「聖光,聖光...」(11:09)。 接下來就是曲子的高潮了,管弦樂先是大合奏(12:57),合唱團大聲唱出:「你以聖光為我們注入愛」(13:18),這也是第一主題的變體,長笛吹出的下降音階(13:20)則是用第一主題的「短-更短-長」的節奏,小號後來也吹出這節奏(13:29),與最後樂章主題更是直接相關,這是後話了。接下來再用凌厲的氣勢唱著「趕走敵人,賜我們和平!」(14:06),這裡聽來有些兇悍,大概這敵人指的是魔鬼吧~然後男低音合唱唱著:「引導!引導!(14:42)」獨唱者與二重合唱團唱出了華麗的二重賦格曲「請你引導我們,從所有的邪惡中逃離」,賦格所用的兩個主題正是第一主題(男低音),與第一主題的變體(見影片1:28,女高音,女中音),精彩的結合在一起(14:42),注意男低音唱第一主題的「短-更短-長」節奏,歌詞正是「引導」兩字。 經過如此壯麗的段落後,第一主題再現,合唱團再次唱著:「來吧!造物主的聖靈」,進入了再現部(17:51),安靜下來後男高音唱著:「聖神,祢被稱為守護神,是神最珍貴的禮物(18:29)」,男低音聲部也唱「:給我們喜樂,給我們恩惠(18:55)」,獨唱者與合唱祈求上主化解一切的紛爭,這裡用的也是賦格曲,聲部十分糾結複雜(19:32),直到宣布世間和平的到來,才漸漸化解開(20:09),合唱熱切的呼喚著和平(20:35),又再度祈禱讓我們從邪惡中逃離,這裡充滿著渺小的人類對世間的盼望,管弦樂間奏則是強力的,由第一主題形成的賦格曲(21:55)。尾聲是從22:13開始,頌讚著天主聖父與聖靈的光榮,五名獨唱者與兒童合唱團,加上兒童合唱團,總共十三聲部,管風琴與管弦樂全體總奏,這大概是我聽過所有音樂中最巨大的音響了,樂章在如此熱烈的讚美聲中結束。 有趣的是,馬勒並非虔誠的天主教徒,這個樂章與其說是看到宗教信仰的虔誠,不如說是對災禍,與紛擾的現世之逃避與遠離,那種熱切的盼望實在讓人深思...第八號交響曲照他的說法是「歡愉的」,乍聽之下確實是這樣,但聽過幾次後我認為還是悲劇性的作品,因為對人世感到厭煩,所以企盼神能解救他,這在第一樂章已經很明顯。 馬勒第八號的四手聯彈首版封面,上面寫著此曲題贈他的妻子艾瑪。
隨著天使的合唱(45:12):「靈界高貴的人,從邪惡中得救了,勤奮不懈的人,我們才能拯救(天助自助者)。」有人說這相當於交響曲第三樂章詼諧曲的部分,再現了第一樂章發展部「你以聖光為我們注入愛(13:18)」這段,長笛的下降音階「短-更短-長」節奏也伴隨著,他們歡迎著升天的靈魂,後來還有夭折的孩子們合唱「手牽著手,快樂的圍成圓圈來跳舞(45:32)」,令人想到馬勒死去的大女兒,他寫這段應該是抱持著慈父對愛女的祝福。年少的天使頌讚著由那些在贖罪的女人得來的玫瑰花(46:10),助他們打敗魔鬼,成熟的天使則唱(48:15):「要運送地上的殘渣(應指人的肉體),是多麼辛苦...(女中音獨唱49:05)只有永恆的愛,才能將人的靈肉分離,將靈魂從肉體解放。」這裡很巧妙的用了第一樂章「請給我們虛弱的肉體,源源不絕的勇氣與力量(10:03)」的段落,有感受到那「辛苦」嗎? 年少的天使們要浮士德加入那些早逝升天孩子們的行列(50:22),這時又出現了第一樂章祈求和平的旋律(20:35),期待從邪惡中逃離,也是從這勞苦的世上逃離...後來一個崇拜聖母瑪利亞的博士從最乾淨的房子出來,乘著孩子們歡迎浮士德的合唱(50:30),開始頌讚著聖母,以其女性的聖潔與慈愛接納善良的靈魂,隨後又唱(53:30):「最純潔美麗的少女,我們崇拜的母親,被揀選的女王」,合唱在一旁讚嘆,我以為這是第四樂章,也就是終樂章的開始。聖母的主題出現(55:01),伴以大量鋼琴與豎琴的上下琶音,效果脫俗,這其實是之前天使合唱「由那些在贖罪的女人得來的玫瑰花」的旋律,他們祈禱聖母會親切的讓人接近,三個罪孽深重,想贖罪的女人也開始了祈禱(其中一名是被浮士德所引誘,後來被拋棄,殺了自己嬰兒的葛麗卿),希望聖母能接納自己(57:29),用的也是聖母的主題,還有優美的曼陀林演奏(1:02:49),升天的孩子們則稱讚這新來的人,也就是浮士德,很有學問與教養,可以照顧和教導他們(1:03:44),整體就像一個升天的儀式或祭典。 在鋼片琴的震音中,聖母終於現身了,她是女高音,被安排在樂團的最高處,唱著:「來吧!向更高的天上飛翔!(1:06:57)」,這裡令人非常感動。然後那位崇敬聖母的博士又回來了,他唱著:「仰望吧,你們這些悔悟的善良人們(1:08:02)」,交響曲的尾聲開始了,用的正是第一樂章小號吹出的節奏(13:29),當然又是「短-更短-長」的節奏,隨著音樂漸漸到達了高處。合唱唱出了最後的段落:「一切有為法,都只是夢幻泡影...你來不及完成的,在此都已實現;那些不能解釋的,在此都已知曉」(1:13:34),用的是第一樂章第二主題的變體(請聽39:28),剛開始只是靜靜的唱著,後來逐漸加大音量,到管風琴加入時,成為壯麗的大合唱(1:16:46),不斷告訴著人們:「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永遠的女性,引領著我們升天。」好像已了悟這世間的虛幻性,那些不可理解的諸多事物,現在都可以放下了,就這樣進入天堂,「短-更短-長」的節奏再現(1:17:50),引導著我們,交響曲就在壯麗的音響中結束。
馬勒在首演前排練第八號交響曲 在1910年的首演可為冠蓋雲集,德國和奧匈帝國著名的藝術家與文化界人士幾乎都到場了,當時的馬勒撐著病體,堅持要親自指揮,演奏結束後,現場幾百個合唱團兒童伸出小手向他揮舞,現場聽眾給予的掌聲長達半個小時,可說是極為熱烈,馬勒也經歷了他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著名作家托馬斯曼為他寫了一部小說,羅丹還幫他作了一尊銅像,新聞報導也以見證了歷史來做形容,許多人認為那是生命中最難忘的一晚。可惜的是不到一年,他就因重病而去世,享年只有五十一歲,但有了如此大的成功,我想他也不枉此生了... 文‧總譜註解:/夏爾克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