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舒伯特的灰珍珠/歌劇:阿方索與埃斯蕾拉(Alfonso und Estrella,D732)
2018/11/02 12:06:14瀏覽2660|回應2|推薦66

歌劇「阿方索與埃斯蕾拉」是舒伯特的好友蕭伯(Franz von Schober)作詞,舒伯特作曲,一幕一幕寫,兩人合作無間,三幕的總譜於1822年初完成。

雖然舒伯特在信中表示:「我對這作品期望很大」,也全力奔走,連以「魔彈射手」大獲成功的韋伯他都去找了,還洽詢維也納宮廷,德勒斯登歌劇院,很可惜都沒法,到舒伯特死時都沒能上演,在1854年,才由李斯特指揮首演,但也刪節甚多,完整版到一百多年後的1991年才首演,堪稱蒙塵的珍珠。

若以音樂觀之,這齣歌劇不用德語對白,而全用唱的,比較像是後來盛行的大歌劇,德國歌唱劇(魔笛,魔彈射手,費黛里奧皆屬此類)很不一樣。

至於無法盛行的原因呢?多少是缺乏了歌劇該有的華麗與戲劇性吧,舒伯特的音樂太清新可愛了,缺乏當時歌劇流行的花腔。但好處就是動作快速,不拖泥帶水,與知名的未完成交響曲音樂滿相似,兩者同樣寫於1822年,都是該年度重要作曲計畫。

這齣歌劇雖然極少演出,但很幸運的有一個很棒的錄音,是由Otmar Suitner指揮柏林國立管弦樂團,演唱者眾星雲集,除了費雪迪斯考演唱主角特洛伊拉外, Peter Schreier 演唱阿方索,Edith Mathis 演唱埃斯蕾拉, Hermann Prey 演唱馬加雷多王,heo Adam演唱阿道夫,簡直黃金陣容,而且沒任何刪節,這很難得。

序曲(0:03 ):最早是題名「阿方索與埃斯蕾拉」序曲的鋼琴曲,後轉用給戲劇音樂「羅莎蒙」,據說他想寫一首新的序曲。開始是d小調,充滿附點節奏,氣氛莊嚴,滿類似法國序曲形式,隨後的抒情旋律很重要(0:37),雖然在此還是有點懸疑啦。隨後轉為D大調的快板(1:24),抒情旋律又出現(2:23),相當詩情畫意,最後也以此旋律盛大結束。

第一幕

第一場 特洛伊拉的峽谷

1.村民合唱(6:15)~頌讚特洛伊拉。他原是西班牙雷翁地方的國王,但被手下馬雷加多叛變,他失去王座,逃到鄉間來,專心治理這片峽谷,極受當地村民愛戴。但怎聽到一堆的顫音(6:04)...力度也那麼弱?這是在夜裡啦,大家刻意壓低聲音。隨著一位少女(7:25)及少年(7:54)的頌讚,才漸漸明朗起來。

2.詠嘆調(10:46)~特洛伊拉(男中音)感謝美好的自然,反思過去的榮耀與苦惱(12:48),又想到現在的安寧與幸福(13:16),以及對兒子阿方索的擔憂(15:36),轉為快板,多少像是義大利歌劇的「跑馬歌」。但舒伯特的音樂始終是清新可人的,由費雪迪斯考唱的特洛伊拉也充滿表情與轉折,這根本是藝術歌曲式的歌劇詠嘆調啦。

3.村民合唱(18:11)~祝福特洛伊拉,一位少女代表,唱出對特洛伊拉的感謝(19:30 重疊長笛),特洛伊拉也表達對村民的感謝(21:11),村民又讚賞阿方索的勇敢(24:05)。這是典型舒伯特風,如民謠般清新的歌曲。

4.二重唱(26:52)~特洛伊拉知道阿方索的不滿。

5.宣敘調(31:01)~阿方索(男高音)被束縛,感到痛苦,唱出詠嘆調,表達對外界的憧憬(32:16)"夜幕已垂",大提琴的伴奏很有效果。

6.宣敘調(36:09)~阿方索想挑起與馬雷加多的戰爭,是這人當年奪走父親的王位,但特洛伊拉不想追究。 二重唱~弗洛伊拉解除阿方索的束縛(37:25),並以一個鎖當證物,這正是「王家之鎖」。

第二場 馬雷加多王城內的大廳

7.侍女合唱(40:03)~「去狩獵,狩獵!」舒伯特表現少女合唱的此起彼落,相當生動。埃斯蕾拉(馬雷加多的女兒,女高音)覺得不安(41:20),唱著"黃金的大廳只是虛飾"。

8.凱旋歸來的阿道夫(43:49.馬雷加多的部將,男低音),看到美麗的埃斯蕾拉。

9.二重唱(46:42)~阿道夫想侵犯埃斯蕾拉。她剛開始還只是溫柔抗拒,但後來叫著:「讓我走,我不愛你!(48:13)」

10.戰士合唱(54:28)~軍隊獲得勝利的喜悅。宣敘調&合唱,三重唱(55:48)~阿道夫要求馬雷加多王,將埃斯蕾拉賞賜給他為獎賞,但埃斯蕾拉不同意。馬雷加多(男中音)了解埃斯蕾拉的想法,就改賞賜財寶給阿道夫(1:01:22),但阿道夫也不同意,最後馬雷加多宣佈能奪回王家之鎖的人(1:03:47),才能與埃斯特蕾拉結婚,阿道夫懷恨在心,幕落。

第二幕

第一場 特洛伊拉的峽谷

11.宣敘調~大提琴的運用巧妙(1:07:44),配上甜美的豎笛與豎琴,甚至有些可愛。特洛伊拉答應兒子阿方索要放他自由(1:08:12),唱了詠嘆調~雲少女的敘事曲"獵人安穩的休息"(1:09:11)。

12.宣敘調(1:14:24)~阿方索一人留在峽谷,二重唱(1:16:29)~埃斯蕾拉與他相遇,這是非常質樸的曲子,但旋律讓人想到馬勒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

13.宣敘調(1:19:43)~阿方索問她是誰?為何來此?埃斯蕾拉說要找尋回家的路,伴奏的弦樂有長長的持續音。詠嘆調(1:20:53)~阿方索唱出對埃斯蕾拉的一見鍾情與感動。

14.二重唱(1:22:37)~兩人談情說愛,在興奮中,出現了可能是全劇唯一的高音C(1:23:38)。

15.詠嘆調(1:25:16)~埃斯蕾拉嘆息他必須回到那個已被暴力與陰謀壟罩的城。注意此處憂慮的豎笛音形(1:25:34),到最後還會出現。

16.二重唱(1:28:37)~阿方索把王家的鎖給埃斯蕾拉,當作愛情的證物。

第二場 馬雷加多王城內

17.合唱(1:32:05)~阿道夫想要謀反,以"復仇"為暗號,要叛軍在城門集合。這是首很有趣的男聲合唱,配合大提琴的撥奏,還有管樂的點描,銅管都到齊了,和聲轉折也有趣,舒伯特真的寫不好歌劇嗎?

附合唱的詠嘆調(1:35:38)~"我想要平息我復仇的心",阿道夫先是表現野心,可聽到中間部分一度唱到調性快迷路了,好像表現他的氣憤,但很快又拉回來。再來是對馬加雷多王的不爽(1:39:39),最後是誓言復仇,與群眾唱著:「打倒馬加雷多王!(1:42:04)」

18.埃斯蕾拉還不回來,馬雷加多王感到孤獨與絕望,唱出附合唱的詠嘆調(1:42:38)~"她去哪了?"與合唱的一對一答很有意思,例如會勸他「不要生氣,不要緊張...尷尬」(1:43:36)。

19.合唱(1:47:07)~家臣告訴馬雷加多王,埃斯蕾拉回來了。

20.二重唱(1:48:37)~馬雷加多王非常高興,但看到回來的埃斯蕾拉前胸,有個閃亮的「王家之鎖」,馬雷加多王大驚(1:51:06),問是誰給她的,但埃斯蕾拉也不知道那少年的名字。

21.她想起那少年,唱著詠嘆調(1:52:46)~"在壯麗的山頂"。 這可能是全劇最正面的音樂。

22.宣敘調(1:54:54)~開始喧鬧,家臣通報阿道夫叛變(1:55:43),馬加多王無法置信。舒伯特為這宣敘調寫的伴奏很有戲劇性,充滿動態的十六分音符及豐富的和聲。三重唱(1:56:34)~馬加多王要大家走為上策,逃亡可也,但埃斯蕾拉力主戰鬥。三重唱與合唱(1:59:01)~在叛軍高唱「復仇!」中(1:59:43),眾人以愛的勇氣,相信會獲得勝利。

第三幕

第一場 特洛伊拉的峽谷

23.前奏(2:00:47),導入部。兩軍激烈戰鬥,剛開始的漸強,喧囂短笛一再出現(2:01:12),和聲也相當新穎,可說是我聽過舒伯特所寫最激烈的音樂:

24.二重唱與合唱(2:02:11)~阿道夫獲勝,將埃斯蕾拉俘虜,馬雷加多王投降,戰敗逃離的少女與年輕人,唱著哀歌。

25.二重唱(2:04:06)~阿道夫要埃斯蕾拉與他結婚,不然就得死,唱著二重唱"別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埃斯蕾拉呼叫父親的這段並不好唱(2:05:24),充滿大跳音程,也相當長。

26.三重唱與合唱(2:06:52)~聽到埃斯蕾拉的慘叫聲,阿方索與獵人們救了她出來,並把阿道夫抓起來。

27.二重唱(2:08:59)~但埃斯蕾拉還是不高興,因為不知道父王馬雷加多的安危,阿方索相當擔心。

28.宣敘調(2:11:24)~阿方索知道自己的愛人就是雷翁的公主。二重唱(2:13:35)~他發誓要救出馬雷加多王,埃斯蕾拉還是很難過(2:16:06)。

29.二重唱與合唱(2:16:51)~他告訴眾人,阿道夫被俘虜的事來激勵他們。

30.合唱(2:17:44)~他吹著號角集合部下,大家戰意堅定。這首曲子剛開始的號角就用了回聲效果,幕後演奏等,合唱也有類似的用法,相當有趣。

李斯特指揮「阿方索與埃斯蕾拉」首演的海報(1854)

31.宣敘調(2:20:13)~阿方索將埃斯蕾拉先帶到父親特洛伊拉那裏去,特洛伊拉知道她的身分大吃一驚,但並未記仇(2:23:04),饒恕了埃斯特蕾拉,還保護她。重唱&合唱(2:23:52)~大家確信會獲得勝利。

第二場 特洛伊拉的家附近

32.馬雷加多王此時已落難,在山裡面迷路,他唱著詠嘆調(2:25:29)"我能躺著休息的地方在哪裡?"哀嘆世事多變。這段如果喜歡舒伯特歌曲的人一定會喜歡,轉調的方式與半音運用自如。宣敘調(1:28:11)~此時遇到了特洛伊拉,他以為是見鬼了,嚇得半死,因為他以為這人早就掛了。

33.二重唱(2:29:05)~特洛伊拉說我是人,不是鬼啦。馬雷加多王陷入自責,特洛伊拉認為他已經嘗到苦果了,就原諒了他。

34.宣敘調(2:32:29)~特洛伊拉歸還埃斯蕾拉,唱著三重唱"父親,我沒事"(2:33:04)。宣敘調(2:34:37)~阿方索凱旋歸來。

35.眾人合唱(2:35:06),稱讚他是英雄。阿方索要把王之劍還給馬雷加多王(2:36:45),他卻要阿方索把劍還給特洛伊拉,臣民都為特洛伊拉仍然活著而驚喜。 宣敘調與合唱(2:38:45)~埃斯蕾拉告訴父親,給她王家之鎖的就是阿方索,馬雷加多王允諾兩人的婚事。

特洛伊拉將雷翁的王座讓給阿方索,大家欣喜萬分(2:40:02),村民合唱稱頌上主(2:41:20),幕落,總譜最後有"1822年2月27日"字樣:

整齣歌劇可聽到年輕的舒伯特與蕭伯對世間的理想性,靠著寬恕與愛,能讓人得救,榮耀歸於上主。但舒伯特用音樂手法,來表達各種場景的氣氛與敘事是成功的,也花了他極大心力。他當時也想如羅西尼那樣,在劇院獲得成功,就可避免窮困潦倒了,可惜全然失敗,這無法彌補的遺憾,只能由錄音來懷想了,還好,舒伯特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文:夏爾克

以上樂曲編號與劇情參考論文,井形ちつる,「フ ラ ン ツ ・ シ ュ ー ベ ル トの オ ペ ラ II. 《ア ル フ ォ ン ソ と エ ス トレ ッ ラ》」,特此致謝。

https://ci.nii.ac.jp/els/contents110004872546.pdf?id=ART0008058638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tsubery&aid=117439411

 回應文章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1/08 14:16
感覺"貝多芬陰影的強大"....理論上舒伯特想出了擺脫的方法(是陳漢金教授課堂上提及的, 變奏手法)....應該可以在歌劇上有所成就, 然則卻時不舒予......
夏爾克(ratsubery) 於 2018-11-09 11:53 回覆:
希望女醫姐有美好的時光。的確舒伯特是以旋律為中心,不像貝多芬是以短小的動機,所以舒伯特以旋律開展的變奏手法,也是同樣能組成一首奏鳴曲樂章的,後世的布魯克納,馬勒都深受影響,我想在歌劇也是可以用的,只是沒那麼華麗,遭到忽略。

■♀醫楊曉萍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11/08 14:12

太棒了......忽然可以享受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