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08 13:00:01瀏覽2927|回應22|推薦244 | ||||||
暑假初始。休養生息中,有了點讀詩的心情──該說是,有了點不為任何目的而讀的心情。 請出塵封久矣的幾冊詩集,胡亂流覽一通。稍一頓神,驚覺讀的都是風霜蕭瑟之作,不覺莞爾。Ted Hughes 憶亡妻之作《生日書簡》 (Birthday Letters ) 固不必說,連 T.S. Eliot 三十歲不到的詩作,「Prufrock 的情歌」 (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都充滿傷痕滄桑。 記起 Birthday Letters 是多年前老教授臨別相贈。老人家筆跡猶新。為什麼贈我以此書?慣見其高來高去於理論叢林間,有回「撞」見他居然也讀詩,遂告以年少時亦頗好詩。曾以為這大約就是原因吧。後來得知,這詩集大有蹊蹺。一對同享文壇盛名的詩人夫妻,六年婚姻,以妻自殺的悲劇收場。面對外界質疑,為夫始終沉默,最後以此詩集告別人間,像是殷殷自訴如何以多活的三十年歲月,來沈澱、誌念一段暗潮洶湧的親密關係。弦外之音則是,自己並非無情無義無感的負心人*。 英國詩壇伉儷 Ted Hughes 與 Sylvia Plath。 其愛情悲劇曾拍成電影 Sylvia (2003). 圖片來源:http://www.telegraph.co.uk/culture/books/3668375/Sincerely-Ted-Hughes.html 老教授莫非意在言外?志業追求告一段落,回首審視內心柔軟喜詩的一面,同樣是重要人生功課。老人家定居的南城較諸詩人的劍橋倫敦,應常有陽光灑落。想告訴他,我,來自陽光燦爛的海島。縱然喜獨處好沉思,並不陰悒,沒有過度澎湃的情感或過於豐沛的想像,因而從不具詩人氣質。即或好詩,亦偏好於心之所嚮處細思個中理趣。雖情有牽寄,終不欲為之困累,而況他人糾結曲折的感情隱私?縱然作者容許且邀請,總難感自在。所以詩集一擱多年,直到這麼個燠熱難當、百無聊賴的午後。老教授,對不起啦。 同樣是男性獨白,「Prufrock 的情歌」敘說一拘謹疏離的中年男子,如何困陷於無趣世界,獨對乏味人生,卻因難辭周旋與尋覓之必要,兀自囁嚅徬徨不已…
這幾句…都是年輕時甚為心儀、常反複誦念的詩句。如今久別重讀,嘿,真不知當年心儀個什麼勁。大約對拿不定主意的糗態和幾分孤芳自持的臭脾氣心有戚戚。無論如何,識得滄桑滋味的此際,詩中莫名所以的窘迫侷促與徬徨焦慮早已杳然。但……得承認,寥落疏離之慨並不稍歇。
記得似乎在 ACIM Manual for Teachers 某處,J 曾來上這麼一句:你是此間陌客 (You are a stranger here.)。其實類似的話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每臨之,戚戚中常不覺然幾許眩暈。…… * * * * 始終蝸步的複習,似乎並未因稍有閒情而加快。老覺得不夠踏實。老得翻回前面的課文。老毛病。 God is but love, and therefore so am I. 最近這一陣子每日兩偈的複習,定調於茲。愛。這個幾已彈性疲乏的詞兒,是困累於情的心真正所嚮。要的無非只是對存在的一點確定肯定吧。只因從來沒有誰單憑自己,就能達致確定肯定。 自問也算在情中磨過練過。帶著點或許喬裝的灑脫,現在堪堪能說,世間一切情,都只是暫借的形式,沒確定肯定可言。因而不論 Ted Hughes 或 Prufrock,都不特別悽愴。畢竟,世間多的是情怯思遁的 Prufrock 或歷盡情傷的Ted Hughes。如果沒法不忘情,那就審視「情」背後的生命深意吧。J 似乎暗示。這幾課定調於「愛」,應是個深情解情的邀請。 Lesson 171-180 這幾課的複習,都採一正一負對比式。上一課對準吾心的負面,或採否定排除的策略鞏固心志,下一課則細心呵護吾心的正面,且不吝示吾以暫瞥奧妙、暫品神晤的經驗想像,引吾主動邀請天恩──上主之「愛」。Lesson 178 也如是比照:
無疑 Lesson 165 直攻吾下意識中可能的迴避或否認,並乾脆點明吾個體生命,原即是源於上主一念。此念始終俱在,再確定肯定不過。且吾既因之而生,亦因之而獲護持。此念即天堂。吾圓滿俱足。但吾必須學習,才得而體悟。學習始於不否認、不排斥此念。 重回 Lesson 165,重新「聽」到溫藹的敦促。還記得 J 邀吾「求以受之」 (Ask to receive!)、「欲以求之」 (Ask with desire!):
這正是天恩,不是嗎?重要的只是領受。根本不必等 100% 確定。反正領受了便自然滋生信念。有了信念,100% 確定肯定自然水到渠成。J 還真善解,直接由 Prufrock 式的慣性猶疑蹉跎切入。「要就是了」。先敞開心扉,誠心邀請。最該做的就只是這麼一步。門外徘徊、探究推敲,不是參「愛」之道。前提的保證是,上主百分之百確定肯定。只因上主無非是「愛」且本質為愛。吾心難免尋覓且困累於情,是因吾同此「愛」的本質使然。可惜的是,固執於某些特殊形式、特別私密獨享的「愛」,堅持非得如何否則非愛,這才造就了多少荒涼蕭瑟悽愴啊。 「愛」總是不斷推衍創生,不欲故步自封。「愛」沒法被道斷或壟斷,卻總是尋覓其流露盈溢的機會,因而總會自自然然彰顯於,卻不侷限於任一具體的情境與關係中。愈是親密特殊的關係,愈是其流露盈溢的絕佳機緣。但往往,固執的人心常搞砸這些大好機緣,恩怨情仇的人間爛戲於是不斷,冤親債主也跟著不斷。 Lesson 166 其實正是點出,持守「愛」的最佳方式在於慷慨給出。上主之「愛」既經領受,欲真正化為能感受能活用的恩寵無他,給出去便了。須知這都不過是託付而已。既是託付,便是代為保管,以備不時分享之需。就在接受付託與伺機分享中,終於深深體會所謂恩寵、所謂奇蹟是什麼。那不是古典物理的加減法,而是量子物理的開方與超弦。 (恩寵即 grace、恩典、天恩) * * * * 酷暑中重讀 Birthday Letters 與 Prufrock,重品冰火交逼的情執與猶疑蹉跎的情怯。何以不再有 Prufrock 的徬徨窘迫,卻仍難遣寥落疏離之感?「你是此間陌客」… J 如是說。而吾,戚戚中總不覺然幾許暈眩。 哎,吾固非太上忘情之輩,但世間一切情,都只是暫借的形式,沒確定肯定可言。情的尋索背後,正暗含著遠超乎情執或情怯的生命深意啊。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陽脈脈水悠悠。千帆只是指向,不是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ed Hughes 第二任妻亦自殺身亡。其內心煎熬可知。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