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明治診所大御醫 ~ 號稱神針手
2014/02/23 04:37:45瀏覽2088|回應10|推薦47

Image result for acupuncture


當上UDN八年級生,寫點個人八卦紀念上UDN Blog 年,娛樂哈哈兩下。

20多年前,差點中風的老爸,努力撐住自己,順口告訴我如何對他放血急救。儍大膽就做了,救回老爸。復原中的老爸,用他的病體教我針灸。我一學馬上上手,老爸驚訝我的領略。而且第一次做,手法如專家。他説我八成上輩子是做這行的,夢婆湯大概沒完全喝完就投胎了。哈!神針手再世(真是太自誇了)!

針灸首先要會拿針,穴位找到,角度對了,要快準狠!然後等病人的氣動了,每隔幾分鐘要針,留針到病人想上廁所才拔針。這種針法,開診所一定賠,因為人體氣血不同,這氣動有時要等上一陣子。如果病人的皮肉已鬆,普通針灸的效用很差,這時要用頭針 , 拔罐或推拿。醫生本身的氣會很耗,治一個病人就要收工了。所以真正的大師級針灸師,都要練功練氣, 人品修練

中醫的把脈,我到現在還拜不到師。中醫的望聞問切,我就差這一項,就可以當針灸外科醫生。差一點就可以號稱神針手把脈的醫生要專心靜心才能感覺病人的脈向。把脈時望聞問一起用,這高深的(把脈),沒有由老醫生帶 ,十年以上的實習,萬人次以上練習,不會有什麼功力。而且切錯脈,藥方錯,救不了病人。真正的大師級中醫,都有修煉,非常少見,而且超氣質。當中醫,首先要培養正氣,正才能勝斜邪. 選中醫一定要選人品修練。這門醫學,實在高深。

以前炫耀自己的神針,出手救了些有怪病的邪念人,實在不該,那些人原本該走了,我的自大擋了死神的任務,現在回想才知道為什麼生命中遇到一些怪事。 我非醫生,只是有些小技術,應該做自救保健,為了炫耀的自大,反而亂了老天爺的事,受到處罰,我認錯。自從收藏自己的自大張揚技術,日子就平順多了。

救人的心態要有慈悲的正念,我以前是以炫耀自我,心態不對,受罰應該。 感謝神的教訓,現在認錯學乖了,除非救急,不再出手。

感謝當年老爸,大膽自我犧牲,用自己的身體譲我胡亂練針。他已當了星星族了,希望那顆星上住著一群:

都敏俊教授 +千颂伊

唉呀!今晚三八、四九、二百五自言自語,晚安good night!        

Fox加油人有命,必有路。交通警察 (針灸),指路而己。經絡無形,可以重生重接,毀的是有形細胞,只要有一口氣在,就有經络存在,經絡是走氣,氣只要有縫就可行。開始練吐吶,腹式呼吸,一定會好。

 [鄭石岩教授則建議煩惱不斷的人可以做一做「精神體操」: 

禱告、運動、吃頓好早餐、念一段勵志文章每天做「精神體操」,可以幫助人們安頓情緒。

三明治診所大御醫  UDN七年級紀念   

回老家前-正視生命的最後一堂課 靜脈曲張:  老媽媽的血栓,去年在新醫生建議下,停了服用17年的 warfarin (Coumadin, Jantoven)血液稀释剂藥後,現在己完全正常。兩條腿終於一樣大,而且可以行動自如。以前吃藥時,常常發炎,必須吃抗生素。停藥一年來,沒有吃過半顆抗生素。年長的她現在體力比較差,一天小睡數次, 但總體來說很健康現在服用阿司匹林, 每天一丸

養生智慧 

中華醫藥 我的健康我做主

香水的背後  (聞)

  

【認識中醫】讀西遊記看四診(一)了解望聞問切四診的重要心法。

【認識中醫】讀紅樓看養病/然谷穴/字解中醫--肌

(320)讀紅樓看養病/然谷穴/字解中醫--肌:食谷者生,大病後喝粥可以養身體、生胃氣。

 
新唐人電視台 http://www.ntdtv.com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abbitdog&aid=11295204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0:32 【udn】 比價後還有更低價!手書 身心 導引 十八比價

 回應文章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8 02:25

中醫師該如何看病?中醫辨證新思維 作者:國醫董延齡  2014.03.14 

近來常見中醫界同仁把西方醫學的診斷結果,作為中醫處方的準則,以致形成西化的中醫,往好處說,是使中醫現代化、科學化,往壞處說,是中不中,西不西,偏離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精神,致使中醫的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中醫和西醫不論在病因、病理、診斷和用藥,都是兩種邏輯不同的醫學。中醫講辨證論治,西醫講對病治療,我們對西醫的檢查數據只可做為治療進展的參考,但不可作立法處方的依據。

辨證新思維是結合外在固有的四診,再加上內在的四項思維運作,合成辨證新八綱。 中醫四診望聞問切,透過視覺、對話、觸覺、嗅覺等蒐集病人所以致病的種種原因即現有症狀,中醫已延用了數千年,又稱四診辨證,然而此四種感官和語言的基本功夫,只是醫者外表的行為動作、基本能力,我認為最能影響診斷結果的,應是醫生內在的思、辨、分、合四項意念的運用。 思,就是思考,古人說:「醫者意也。」

醫生面對一個病人時,透過視覺所得的第一印象有三:膚色(皮膚的色澤,有主色、客色之別)、氣色(氣:皮膚有無亮光;尤其是臉部)、神色(眼睛有無神采、生命有無活力)。 辨,就是辨別病的屬性、病位、病程、易治、難治思考辨別等思想運作。 分,就是分析,也就是科學上的演繹法,醫生臨床辨證首先分析病人的病是陰證還是陽證,再來分析病在何經、何臟、何腑、在氣分、在血分,有無兼證?種種可能的病情加以個別分析,訂出治療應循的方向和法則。 合,就是綜合所有病情所下的結論,也就是科學上的歸納法;通過以上外在的四診與內在的思維過程,所得到的一個治療焦點,就是醫生立法用藥的標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推理求因」:就是以現在病人既有的可見症狀,推斷所以染患此病的原因。此病可用在預防保健上,也可用於疾病治療上。臨床上很多疾病都有因果關係,且大多有其必然性,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形容它很貼切。 假如我們在視覺上(望診)或觸覺上(切診),已經看得見、摸得著的病灶,就是病之果。借重現代的物理或生化科技能檢查出來的有形「病體」,不論在體內會體外,都是病之果。 真正能夠知道病人發病原因的方法,要賴病人的自述或醫生的推理。 我們歸納出來的病因共有八大類別:遺傳性疾病、生活環境病、生活習慣病、外來壓力病、自然衰老病、醫源性疾病、藥源性疾病、情緒性疾病,以上概括了絕大多數疾病的發病原因,而絕非病之因。 脈診更是重要。 臨床看診,

中醫師把脈時三指下壓病人手腕,調勻氣息,凝神指下,推敲患者可能觸犯了上述那類病因,才造成現在危害身體的結果。外在的動作看似指在觸按病人的腕後動脈,其實此刻在醫生腦中的思維作業,才是思辨分合的具體運作,以求得最正確的診斷結果。

《內經.邪氣臟腑病形篇》說: 「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為上工。」意思是說擅於診察脈象的人,不必等待觀察氣色,能將察色、診脈、觀尺膚三者結合起來診斷的,就是高明的醫生。 望、聞、問、切、思ˋ辨、分、合新八綱的提出,強調邏輯推理及正確判斷的重要。希望中醫同仁臨床審病問疾,不要忽視脈診的重要性,才能切實掌握辨證論治的根本精神。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383&nid=4508 

AL(rabbitdog) 於 2014-04-28 00:07 回覆:

推展跟著天氣養生,比蓋醫院更有效益 
董延齡(國醫董延齡診所院長)


  養生保健為先,是中醫一貫的理念。自《黃帝內經》而後,莫不循此方向發展。很多人認為中醫的解釋是「源自中國的醫學」,但這種解釋不是中醫的本義。我的解釋是:「中醫者,中道之醫也。」也就是《大學》所說的,「致中和」的平衡醫學。

  不但治病要講求平衡,養生方面更要以平衡為最高指導原則,譬如《內經》所言:「熱者寒之,寒者熱之……。」意指熱性病要用涼性的藥物來治療;寒性的病,要用熱性的藥物來治療。因為中醫的起始是藥食同源。養生保健方面,更是要講求隨著人的年齡、食物的性質、氣候季節、所處地域,而有所不同也。《內經,宜法方宜論》,在這方面提示了我們初步的概念。

  我們只要展閱《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四氣調神大論,生氣通天論》起首諸篇,就知道先聖先賢創立醫學的真正目的是,教人順應宇宙自然,隨時保持人體內外的平衡,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這和現代西方醫學的理念是有很大不同的。

  中醫說:「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西方醫學也說:「一分的預防勝於十分的治療」。二者都在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然而,醫療界卻是醫院經營一家比一家大,醫療大樓一棟比一棟高,以致醫院愈大,醫生愈多,病人也愈多。可是另一方面醫院卻也曾鬧醫師荒,造成醫療的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急診(急診科)一度嚴重缺乏醫生,被稱做「五大皆空」;不當使用醫療資源,也使健保曾經發生虧損,令我們頗為憂心。何以我們如此進步的醫學,竟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很顯然地,我們的醫學在「戰略」上應當到了徹底檢討、改進的時候了。

  基於此,我國的醫療衛生主管機關,是否應靜下心來徹底檢討,今後醫療保健的大政方針究應何去何從,才是福國利民的正確做法?

  天下雜誌群所屬《康健雜誌》編輯群,獨具大慈悲心,體認到地球暖化、氣候變遷、生活環境惡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更了解到台灣地處亞熱帶海島型多變的氣候,對國人健康的影響,有其地域性的特殊意義。特別精心編寫這本《跟著天氣養生》專著,如能普遍推展,徹底實施,相信比蓋十家醫院對國人的健康,更具效益。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349 http://topic.cwbook.com.tw/edm/2014/04/0424.html 

AL(rabbitdog) 於 2014-03-18 02:28 回覆:

以仁愛為基礎,中西醫共同為病人而努力 

近幾十年來,醫界頻頻喊出中西醫結合,但時至今日似乎沒人有能力來徹底評估中西醫結合成效如何,也不知怎樣去評估。 以往雖在醫學院裡或有學者著書大談中西醫結合,但結合來結合去,結合了近兩百年(自清代唐溶川的《中西醫匯通》起),迄今臨床上,中醫還是用中藥治病,西醫還是用西藥治病,沒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中西醫已經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家人,或大家已經觀念的結合、互相尊重了。 依我淺見看來,因為中西醫的核心問題,尤其臨床診斷治療上,有難以消除的矛盾點,這就如同兩種宗教,目的都是勸人為善,教人做好人,都自稱自己信奉的是世上唯一的真主(神),但因兩種宗教產生的背景不同,所尊崇的對象不同、教義不同,很難使祂結合為一種宗教。

我認為中西醫的差異處如下: 1.產生背景不同 中醫的核心理論源自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五運六氣,是長期觀察宇宙自然與人的相互關係,所推演出來的一套天、地、人的理論。 西醫則是從實驗室裡研究出來的一種學問,如1863年法國人巴斯德發明滅菌法,西方醫學一直循此方向前進,後來抗生素的發明使得細菌性疾病得到很大的治療。但對於黴菌性的病或病毒仍無有效的治療方式。 因此,人稱中醫是至廣大的宏觀醫學,西醫是盡精微的微觀醫學,原因在此。

2.診斷方法不同 中醫靠醫師的察知、聽知、感知、味覺、推理診病,也就是所謂的四診──望聞問切。 西醫有賴物理檢查、生化檢驗診病,找出病原體,不論外感的細菌、病毒或內發的腫瘤、血液、淋巴病變等,要找出一個或多個有形的型體來才算是真正有病。

3.治療方法不同 中醫用的多是天然植物或不具侵入性的推拿、按摩、點穴、導引、薰蒸、藥浴,即使廣為歐美醫療使用的針灸,雖為侵入性治療,但也講究循經取穴,非不得已,才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即便如此也會顧及病人體質的寒、熱、虛、實,採用攻補兼施的方法,即所謂祛邪而不傷正。 西醫治病多以化學合成藥物,或利用儀器改變電的形勢及能量用之於人體(放療),或用外科手術切除病體,此三者都需要高度的科學技術,但也都是破壞性的治療。

4.處方思考邏輯不同 中醫處方講的是團隊精神,不論治什麼病,用什麼方、開什麼藥,都會先考慮患者的體質及病性(寒、熱、虛、實),一個處方就是一個為患者量身打造的「藥隊」,這也是中藥副作用較少的緣故。其實中藥不是沒有副作用,如果搞不清楚病性、分不清藥性,副作用很大。 西藥多是化學合成劑,藥性單純而性烈、收效快。

5.治療原則不同 中醫治療有法有方,法是治病的大原則、大方向;方是治病使用的處方、工具。譬如從台北到高雄,一定要向南走,至於搭高鐵、坐飛機、火車或汽車,甚至騎腳踏車都可以到達。向南走就是法,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就是方。 西醫的方有三大類,藥物(包括化療)、放療、開刀,每類多達上千種,但好像沒聽到有什麼法的論述。

6.外科內治不同。 中醫對於很多外科疾病,常以內科治療,比如通氣活血的藥物及方劑用來治療組織變性、增生,包括纖維瘤、血管瘤、脂肪瘤、子宮肌瘤等。至於細菌性的腫瘤,或無菌性的化膿症,中醫清涼解毒的藥物及方劑更多。我個人的經驗,中醫對惡性腫瘤仍無突破性的良方。 西醫多用對抗療法割之而後快,可收暫時之效,但常聽病人訴說治療後遺留的痛苦。

7.中西醫偏重不同 其他如中醫重病因,西醫重病果;中醫重氣(能量、訊息)、西醫重質(物質、實證);中醫重視整體醫療、西醫針對器官治療……,種種差異,不勝枚舉。 我建議,現階段中西醫各自放棄本位主義,多多交流,相互學習,個人在自己的專業上,愛其所同(共同為人類的健康服務),敬其所異(因其原理不同,治病方法不同),在以仁愛為基礎的立足點上,共同為人類的健康長壽而努力,這才是病人之福。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383&nid=4434&page=1 

AL(rabbitdog) 於 2014-06-23 21:19 回覆:

 中藥,你吃對了嗎? 

文/羅珮琳 中醫師
Q:用來調理身體的中藥,長期服用也不會有問題?

A:╳。身體機能的缺口再大,只要用藥得宜,都可能會有補足的一天。但過猶不及,即使是中藥也該針對個人體質調整,且有預設的「停藥日」,才不至於吃到不適合體質的藥物或超過攝取量,產生反效果。

多數人以為「中藥」是溫和無毒的,這個觀念是錯的。即使是食物,也可能有偏性,如西瓜、奇異果、火龍果是寒性;荔枝、龍眼、榴槤是熱性。如果偏食或長期食用單一食物,對身體有害無益,更何況是中藥。

調理體質的中藥,最怕民眾自行取得藥籤,或聽說哪一帖中藥對身體好,自行長期服用。體質的調理,還是需要由醫師看診處方,因為人的體質一直會變動,不可能同一個處方服用一輩子。當身體狀況穩定後,何時停藥,也該和醫師討論。

Q:中藥和西藥不同,配果汁、牛奶、薑茶、咖啡或茶飲服用,也不會有問題?

A:╳。就西醫理論,服藥時不能搭配果汁、牛奶,以免影響吸收。在中醫領域,這也同樣成立。

對中醫而言,吃中藥要避免搭配其他飲品,還有另一項非常關鍵的因素─藥品味性可能受到抵觸或影響。

比如薑茶就不適合搭配中藥。薑本身就是中藥材,其味性「溫中而散寒」,常用於調理腸胃功能、暖子宮、預防感冒。很多人感冒就想來一杯薑茶,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感冒也有分熱性和寒性,如果是發燒、喉嚨痛、黃鼻涕、咳嗽痰黃的熱性感冒還喝薑茶,就是「火上加油」。薑茶都不能隨便喝了,搭配藥物更是如此,例如,治療青春痘的藥物通常都是清熱解毒的,若搭配薑茶服用會減損藥性。其他茶類、咖啡,也是相同道理。若一定要喝飲料,建議還是間隔一個小時為最佳。

Q:生病時去看中醫,吃了藥反而變得更嚴重,中醫會說是排毒或者是疾病發散出來,是真的嗎?

A:○。這是人體體質在改變時,會自然產生的「瞑眩反應」,是一種生病好轉時必經的過程。

《尚書》裏記載:「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翻譯成白話就是,不起瞑眩反應,疾病就不會痊癒。在臨床上亦證實,經過瞑眩反應者,其疾病治癒率較高。

瞑眩反應症狀很多,常見的有痠痛、疲勞、嗜睡、嘔吐、眩暈、長青春痘、頭痛……等。而且往往是治療的部位症狀加重,如治療鼻子過敏,瞑眩反應常是鼻涕增加。

瞑眩反應發生的原因,以比喻來說,生病了,就是體內的壞人很多,好人不足。中醫調理以「補充好人」的方式改善精神、體力,好人到齊後,就要開始對抗壞人,使體內經歷一場「重新整裝」的混亂,因此會暫時性症狀加劇。

Q:中藥很天然,每個人都適合,不會過敏?

A:╳。過敏體質百百款,中藥當然也可能發生。

吃中藥過敏,比西藥更麻煩。因為中藥是複方,醫師在開藥時,經常不只開一種,要找出究竟是哪種藥材引發過敏反應,通常得費點工夫。

中藥過敏和一般過敏沒有太大差別,多半是以蕁麻疹、皮膚搔癢、濕疹為主,也有極少數人曾發生急性肝臟發炎。

那麼,怎麼區別究竟是藥物過敏,還是瞑眩反應?後者一般持續三至十天,若超過這個時間,就可能是藥物過敏。

Q:吃銀杏可以改善末梢血液循環、提高記憶力?

A:╳。近期相關研究指出,銀杏對於改善腦部功能以及記憶力,並沒有明顯的數據證明其功效。

中藥裏指的銀杏,是俗稱的「白果」,主要功效在斂肺定喘、治療頻尿、改善女性白帶過多現象……等,和號稱能提高記憶力、改善血液循環的「銀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藥材。後者其實使用的是「銀杏葉」,而非銀杏的果實。在中藥理論上,銀杏葉的功效較接近白果,而非用於改善、減緩腦部退化。

早在二○○八年,美國匹茲堡大學就曾對三千名腦部運作正常和有輕微認知障礙、年齡在七十二歲到九十六歲的老人,進行長達六年的實驗,以每天服用兩顆銀杏和安慰劑做對照研究,發現其對加強記憶、語言、注意力及其他腦部功能,皆無任何效果。

Q:經常熬夜的人,可吃保肝丸來減輕肝臟負擔?

A:╳。所謂的肝不好,其實還分「肝血不足」和「肝火旺」兩種,市面的保肝丸多針對「肝血不足」,但熬夜對肝造成的負擔,多在「肝火旺」,兩者症狀完全不同。

熬夜產生的「肝火旺」,不僅完全不適用「補肝血」,甚至還可能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果,使症狀加劇。其實熬夜對身體造成的負面影響,通常要出現肝火旺等症狀,才會建議以藥方調養。如果只是為了在熬夜時多點精神、體力,其實中藥的補氣藥:黃耆、人參,也可達到提神效果,或補充維他命B群,不需特地吃保肝丸。

Q:推拿、拔罐也是中醫的一種嗎?

A:╳。早期拔罐、推拿都是中醫的範疇,但現今這類民俗療法,都要改稱為「調理」,且並非人人適合。例如,年長者、高血壓、骨質疏鬆、自體免疫疾病患者,推拿時都要格外小心。

推拿簡單來說就是鬆筋,一般而言,簡單的推拿並不會造成什麼重大危險,頂多過度推拿時,造成急性發炎、紅腫熱痛。會出現嚴重問題的多是整脊,因整脊不慎造成半身不遂的新聞層出不窮,目前已立法管理整脊屬於醫療行為。

拔罐主要功用則是「去瘀生新」,除此之外,還可放鬆皮膚下的肌筋膜,或透過滑罐達到放鬆、通經絡的功效。

刮痧也隸屬民俗調理範圍,較不需要太專業的技術,可在家自行操作。不過要留意不要刮到破皮,刮痧前也一定要塗上藥膏或凡士林潤滑。此外,並非時時都適合刮痧,例如身體太虛時,最好停止,否則會愈刮愈疲勞。前一次刮出的痧還沒退,必須要給身體修復期,也不能急於再刮痧。

Q:「針」、「灸」其實是兩種不同療法?他們的原理是什麼?

A:○。一般在中醫診所看到的療法多屬「針」的範疇,而「灸」是屬於熱療法。

人的身體是由許多經絡組成的,經絡上則有穴道。身體有病痛,代表氣血循環受到阻塞,此時中醫便會藉由針灸刺激穴位,改善經絡中氣血的流動。古時中醫認為,一針二灸三用藥。針與灸所強調的是身體的自癒力,醫者藉由針、灸通暢患者的精氣,由此便可知,針、灸是不一樣的。

目前醫院施行的所謂針灸,都屬「針」的範疇。針的操作手法也有補瀉之別,如「燒山火」補虛寒、「透天涼」除煩熱……等,每種都有一定操作程序。

「灸」的操作方式,是將艾絨、艾條或艾粒透過燃燒,將藥性傳進身體裏,是一種熱療法。灸法的種類也很多元,例如隔薑灸、隔鹽灸……等,適合寒性病症,可提高免疫力。

Q:市面上書籍大力推廣生薑養生,真的可以天天食用生薑嗎?

A:╳。食物都有偏性,薑屬暖性,若本身屬於燥熱體質,薑的攝取則必須減少。

中藥常使用的乾薑、高良薑,與一般膳食使用的生薑並不一樣。生薑是新鮮植物,乾薑則是老薑經過炮製處理而成,高良薑則是薑科的另一種植物。當然生薑也有入中藥,主要是利水、發汗的感冒用藥,但要暖子宮、溫胃,使用的其實是乾薑。

生薑是食材,當然可以食用,但不建議大量食用,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吃。

無論是哪一種食材,只要在食用過後,自己的身體反應是好的,就可以繼續吃,若出現不適,就要立刻停止。

Q:常喝冷飲、寒涼食物,會產生寒性體質?

A:○。人的體質有先天上的差異,但後天的影響也非常大,其中包含了食物、環境……等。

以中醫的觀點來看,吃的食物的確會影響體質,雖然經常食用某些食材可以調整,但每種食物畢竟都有其性味及偏性,多吃或少吃,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坊間有許多資訊,建議何種體質的人適合食用何種食材,但要判斷一個人的體質,其實是相當專業的領域。一般會明列在書上的,都只是概括的狀況,例如,會不會怕冷、會不會便祕……等,將人的體質簡單分為寒、熱兩種。但人體是很複雜的,很難就依此一分為二。在專業的中醫領域,光是寒熱體質,甚至可細分至真寒假熱、假寒真熱、下寒上熱、裏寒外熱……等,非常仔細。若真想了解自己的身體並進行調養,最好還是詢問專業中醫師。


KittiO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10 09:48
太厲害了!您家人真有福氣!
AL(rabbitdog) 於 2014-03-10 10:36 回覆:
過獎了,急救和保健時真的很好用,可惜一手神針沒人繼承。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8 20:08
【按摩刮痧並不是越疼就越好!】 ★按摩誤區:越疼越好。 很多人在按摩時,往往以自我感覺作為衡量效果的標準, 認為越疼效果越好,這其實是錯誤的。 按摩作為一種外力調理身體和治療疾病,最基本的要求有 四個, 即均勻、柔和、有力、持續, 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按摩與不柔和、 不為人體所適應及接受的“外來暴力”的區別所在。 一味強調手法的力度,非但 起不到治療作用,反會加重病情。 ★【注意事項】 1、嚴禁在空腹、飽食、醉酒時進行按摩。 2、忌在長有癰癤、腫瘤的部位按摩。 3、骨折、關節脫位早期嚴禁按摩。 4、患有皮膚病、傳染病者在疾病的傳染期內不能按摩, 以免造成疾病傳播。 淋巴管炎、血友病人若接受按摩,易加劇病情或者引發皮下出血。 ★刮痧誤區: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鈍緣面物通過在體表反復刮動、摩擦, 使局部皮膚充血,進而加速局部血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不少人認為,刮痧時出痧越多越好,其實這是不對的。 因為出痧的多少要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一般情況下, 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而虛證、寒證則出痧少; 服藥過多者,特別是服用激素類藥物的人不易出痧; 肥胖與肌肉豐滿者也不易出痧; 室溫較低時出痧往往也不明顯。 因此,如果一味追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 最終只會傷害身體。 ★【注意事項】 1、一定要先在施術部位塗抹一定量的介質後(油、酒)方可進行。 2、刮痧板應與人體皮膚呈60°或者90°角, 再以施術部位為中心並儘量向外周擴大其刮拭範圍, 隨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 3、施術者應根據患者自身和疾病的特點掌握力度和控制時間。 一般情況下,實則重之,虛則輕之。 4、患有某些血液疾病、傳染性疾病、 臟器嚴重受損等特殊情況的病人不應使用刮痧療法。 健康文章僅供分享參考 (1)有病痛請到醫院諮詢,配合醫師療程 (2)每個人體質並不相同,有益的食物也需要適當適量取用喔 (3)社群目的為提醒國人注重健康,分享健康資訊,非醫療單位
AL(rabbitdog) 於 2014-03-08 22:34 回覆: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2688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7 00:06

迷罗:二十四节气养生3惊蛰  

AL(rabbitdog) 於 2014-03-07 00:08 回覆:

人間衛視樂活在人間-跟著24節氣一起保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X6F29ahjQ8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5 10:05

AL, 發新文不可能的。 放出舊文已經是很大的犧牲。如果想出其他方法,或可考慮,把筆記拿出來登也不難。

對不起, 不想妳一直有誤解。 感謝妳看重我,還有人要我離格,也是基於好心。大部分的格友在udn都很怕,也怕被毒蛇猛獸咬。好可憐啊!!!得罪不起毒蛇猛獸。

AL(rabbitdog) 於 2014-03-05 19:22 回覆:

發新文,隨意啦!其他,不用在意。


山楓 @ 薪火相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4 23:08
放血救命,好神奇,您真是聰慧鎮定,藝高膽大。
AL(rabbitdog) 於 2014-03-05 04:50 回覆:
儍大膽!  ref: 中風急救 - 黃金一小時   冬天中風潮.教你識別危險先兆

血壓為何波動大  網路追追追/中風免慌張 指尖放血救命法? 這方法是可行的,不過比較適合用在需要放血、像是腦血管爆裂型的中風;但如果是血栓型中風,在指尖放血急救效果並不大。家屬該做的是抬高患者頭部,趕快送醫,不要拖延時間。


�������}: 網路追追追/中風免慌張 指尖放血救命法? | 網路追追追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n/2012/05/16/70140#ixzz2v1sB3b5n
AL(rabbitdog) 於 2014-03-05 19:25 回覆:
上面留一些中風放血相關文連接,天冷要小心身體。

烏拉瑰本尊在此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04 09:54

原來AL深藏不露。

說的很對,除了醫術高明,還要有正氣。AL堪稱神針俠女

AL 還是udn資深格友,真的很榮幸被妳接受為朋友。

我很多病人,包括自己都有過嚴重的子宮肌瘤,靠服用保健品,免除開刀一劫。 要熬過長期血崩,也不是人人的身體情況可以熬的過去的。

也有認識的朋友決定開刀,免除貧血和其他的問題。

AL(rabbitdog) 於 2014-03-04 20:34 回覆:
今年最快樂的新春喜事,看到烏拉瑰回格,並釋放好文,重開網上濟世助人的志業。神針俠女的稱號太誇獎了!針灸學的到位,是家父的大膽犧牲,指點善用奇経八脈下針。但手法只是一小部分,還有很多需要學習。首先要補練靜心練氣,一向坐不住。希望以後退休可以正式學中醫。真的,仁心品德高尚的醫生本身就是一劑強心針,具有好的氣場,被治療的病人可以順利進入康復的方向。開刀切除器官是大手術,除了㐅腸每個器官都有用。如果有其他方法可行,是應該考慮。希望烏拉瑰早日發新文,嘉惠讀者。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7 08:48

有一次手臂很酸痛

回台灣時,妹妹帶我去針灸幾次

回美後又游泳,不久就好了

有時候,針灸蠻神奇


AL(rabbitdog) 於 2014-02-27 09:31 回覆:
是的,交通警察 (針灸),指路. 推薦每日熱身運動.
AL(rabbitdog) 於 2014-02-27 09:35 回覆:

A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5 10:55

妳不可不知的女性養生、救命觀念:

  ※ 現代人對於子宮和卵巢的認識太膚淺了,遇到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病時,選擇了簡單、粗暴的摘除手術,切掉子宮相當於摘掉警鈴,不僅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還會掩蓋其他重大問題!
  ※ 內膜增生和出血並不絕對是病態,它是子宮的一種自我保護、搶救行為。
  ※ 子宮,在現代醫學的眼中,就是一個器官而已,可以幾次動手術,任意踐踏。但在中醫眼裡,它是生命的土壤,醫者和患者本人都應該像農民守護土地般保護子宮。
  ※ 如果一個中醫師一聽說已經有西醫診斷為炎症,就讓你吃清火藥——注意,這個醫生不是好醫生。
  ※ 中年女人焦頭爛額時,不少人會出現假象的高血壓,它其實不需要治療,只要疏理肝氣,把情緒調整過來,血壓就下來了。
  ※ 子宮、卵巢、輸卵管和乳房是肝經這條大主幹上的四大住戶,聲息相聞。
  ※ 保暖在於女人是一條「鐵的紀律」!因為貪涼而導致的停孕非常普遍,而且這人群逐年在增加。
  ※ 現代醫學不太研究如何治癒不孕不育,而是研究體外受精、試管嬰兒等替代生育的手段。這,有意思嗎?
  ※ 懷胎的女人不能輕易補腎,專補腎臟,胎兒死得越快。
  ※ 如果單純為了降低血壓而用降壓藥,精血更送不到頭上去,血壓的確不高了,頭腦也不脹了,但其實反而是空轉,更容易營養不良,埋下老年癡呆的隱患。

AL(rabbitdog) 於 2014-02-25 10:55 回覆:
子宮好,女人才好:百年女科養女人
AL(rabbitdog) 於 2014-02-25 10:57 回覆:
卷一/女人四大身心症

來了煩,不來也煩的「好朋友」——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自我評估量表

為什麼老是全身痠痛?——纖維肌痛症候群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累?——慢性疲勞症候群

我的腸胃說變就變!——大腸急躁症 


結合身心醫學,正確守護女人健康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李明濱

比起男性,女性一生在身心方面有較多需要注意之時期,例如:月經、懷孕、生產、更年期等。

 

長久以來,婦女健康主要著重在婦女生殖系統方面的改善,但是近年來女性身心靈的需求,以及社會健康、職業健康等問題日益受到關注。

 

本書闡明情緒及其相關因素與健康的關係;情緒是疾病發生的重要促發因子,但是絕非充分或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在其他因素,如遺傳、生理、環境等因素的基礎下,情緒扮演了催化的角色。

 

透過身心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的研究與發展,心理社會因素與健康及疾病的相互關係,已得到證實。由壓力、情緒至疾病之間的作用途徑與機轉,牽涉相當複雜,舉凡個人針對壓力的感受、認知解釋、個人的體質、因應策略、社會支持系統、生理反應等,都牽涉在內,以上種種都是身心醫學的重要課題。

 

本書作者蕭美君醫師,致力於國內婦女身心醫學發展,將婦女身心健康這個主題的專業知識,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分享給讀者,提供不同年齡和背景的女性相關的預防保健及就醫之道。全書分為三大主題—女人四大身心症、女人一生的生理健康關卡、女人一生的情緒健康關卡,循序漸進地引領讀者,如何與醫師配合,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正確保健女性一生的身、心健康。

 

本書深具啟迪意義,除了強調身心醫學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更強調女性荷爾蒙週期變化與情緒之關聯,不同於市面上一般多強調女性生理照顧之諸多女性醫學書籍,也不同於坊間僅強調女性心理或女權議題的書籍,而是藉由作者豐富之婦女身心醫學門診經驗,將其巧妙結合,殊為難得。重點在於協助女性以積極的方式照護自己的身與心,全書充滿了開闊的意識與溫暖的呵護。

 

本書是從女性生命週期觀點出發,專為女性身心健康所寫的智慧之書;熟讀本書,相信可以讓各年齡層的女性重新審視自己的身心狀態,同時可以從中獲得正確的身心健康資訊,朝更豐富自在的人生邁進。


AL(rabbitdog) 於 2014-03-02 07:28 回覆:


香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23 22:46

敬佩、敬佩!原來Ear是深藏不露的國手大師!

我曾經看過一些中醫,很注意他們的望、聞、問、切,是否到位?

大部分都是 so so, 所以他們開給我的藥我也不敢吃。

我一直都很懷疑他們是否真的會把脈?

針灸與行醫,我相信除了醫學知識外,經驗與天份也是決定醫術優劣高下的關鍵。


香凝
. . . . . .

硯凍凝花,墨散寒香...
AL(rabbitdog) 於 2014-04-28 00:03 回覆:
為什麼節氣養生行不通?

節氣是以古中原地區(黃河流域)的節氣景象和農作物生長為依據命名,並不符合台灣的氣候狀況。中央氣象局在2011年出版了《台灣24節氣與氣候》,統計了台灣從1981~2010年共30年的氣象資料,就能解釋台灣天氣與節氣的差異。結果發現,台灣年平均氣溫大於攝氏20度,天氣炎熱的時間居多,冬天也很溫暖,最低氣溫僅13度左右,不太符合節氣中的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所描述的字面意義 。加上現代人整天待在空調室內,或世界各國跑透透,早已打破傳統24節氣的規律,養生法則最好依照所在地的實際天氣狀況調整,四季是最簡單分辨的方式。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34349 











AL(rabbitdog) 於 2014-02-24 01:16 回覆:

太過獎,國手是太極大師,我只是日本武士雙短劍。培養一個儒醫要練琴祺書畫和氣功,首重品德修養。練琴學聽感脈動,書畫練腕力、配合,棋法練分析,氣功練内力,品德培養正氣。我請鋼琴家好友用鋼琴曲節,示範64基本脈。她要能做,我就可以隔空練聽脈。弦樂家最適合學聽脈,手的脈動如樂器的震動,那韻味,早在她苦練中體會了。

人的體質不變,但外在環境不同。24節氣養生,對海島台灣、日本並非能夠套用,我覺得善用當地食材,了解自己的體質,善用食膳作息才能真正養生保健康。大力推薦台灣第一等極品油:苦茶油。用苦茶油做九層塔葉煎蛋(不加塩),女生每月月事結束後必食,比四物湯更適合。

台灣的基本百種科學中藥,日本五十年前已有完善目錄和使用方法。台灣的順天堂有科學中藥目錄,可以買本參考,但要分清男藥、女藥,而且複方只可再加單方,絕對不能複方再加複方。對中藥蒂兒格友是高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