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同入解脫分
2016/10/28 11:35:18瀏覽191|回應0|推薦0

20161026 月光部落—異地同時靜坐共修 日誌 

法友:中子(新店),君子(新店),鳳子(基隆),香子(文山區),綦子(新莊),虹子(基隆),嬌子(桃園),萍子(基隆),玲子(基隆),萍子(苗栗),幼子(彰化),玉子(台南),雅子(台東),雲子 (澳門) 

毛小孩同參:法凈、法住(基隆),法來(基隆),法悅(新店),法果(板橋),法緣(桃園),善緣(彰化),法樂與法觀(苗栗),法智(台南)


一、慧學分享

我們繼續分享第三則緣起法頌出處的原典法句。上周提到舍利弗與目犍連彼此約定了誰先得到殊勝的妙法,就要儘快跟對方分享。所以舍利弗聞得未曾聞的妙法後,隨即前往目犍連住處。目犍連看見舍利弗便問:「汝今顏色和悅,諸根寂定,如有所得。將不見法耶?」想是聽見微妙法了吧,才會有如此的神情悅色,氣定神閒。舍利弗回說:「如汝所言。」目犍連接著問:「得何等法?」看到這裡,就可以得知,兩位尊者為道所關注、所在乎的是「法」。無怪乎兩位尊者能夠獲得佛陀授記智慧第一舍利弗與神通第一目犍連。

於是,舍利弗隨即跟好友目犍連分享「緣起法頌」:「彼如來說因緣生法,亦說因緣滅法。若法所因生,如來說是因。若法所因滅,大沙門亦說此義。」目犍連一聽聞這法句後,同舍利弗一樣「即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也一樣若有聲若無聲地念著:「齊入如此法,得至無憂處,無數億千那由他劫本所不見」目犍連接著問:「不審世尊今在何處住?」舍利弗說:「如來今在迦蘭陀竹園住。」迦蘭陀竹園也稱竹林精舍,位於王舍城,這裡是初期佛教僧團的第一座精舍。傳說是迦蘭陀長者(梵 Kalandaka)所奉獻之竹林,由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建造而成。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與舍衛城的祇園精舍,並稱為佛教最早之二大精舍。另祇園精舍的由來,據說是由舍衛國首富給孤獨長者所興建,建成後禮請佛陀即隨行聲聞弟子在此安居說法。這位富人長者因為樂善好施救濟孤苦無依與貧窮困苦者,所以被稱「給孤獨」。說到這裡,讓身為出家人的我深切反思,昔日佛陀說法教化與安僧之精舍由來,是在家居士聽聞佛法有所啟發與受益後,其發自內心施設供養。然,今是佛門修道人以弘揚佛法與安僧為緣由而主動興建道場,為此弘法安僧之需而主動積極舉辦各項法會或活動,熱誠邀請在家居士前來參加,以完成勸募建寺功德款之想望。為什麼會這樣呢?是我們所關注、所在乎的已經不是為了自內證「純正的佛法」!? 痛切地檢討起來,當是佛法的「輸出端」未能給予「接收端」獲得有感的法益;以及「輸出端」未能務實自證「純正的佛法」而隨時節因緣去安居與教化吧。對於「說法教化與安僧」這大事,在二十一世紀已過16年的此刻,是該醒醒腦好好「重新定義」了!冀望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共勉:時時繫念今生當在「純正的佛法」上用功! 

這回著實把話說嚴肅了,回來繼續說文本。這時候尊者目犍連就對舍利弗說:「今日可共往如來所禮敬問訊,即是我等師。」看來目犍連是一個行動派的修行人,果然是具有「神通」特質的人啊!心開意解地邀舍利弗,走,今天就一起去禮敬佛陀,他就是我們的老師了。想像這二位尊者在那一刻的心情,該是一種終於找到「回家的路」了吧。二人在聽到緣起法句時,於內心馬上洞見到緣起法義,得法眼。就在那一刻,雖然沒有透過形式或儀式歸依佛法僧,但二人卻以一種領悟層次的心緒狀態跟佛陀對話了,這才是名符其實的「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啊!

 

二、異地靜坐

接下來,是異地同時靜坐時間。我們一起透過靜坐帶著心意識回到自身回到內在,放下一天的身心勞頓。

首先,端身正坐,集中精神力,把注意力由頭部往下一個部位一個部位覺知,作意想著「每一個部位放鬆。每一個器官放鬆,每一個細胞放鬆。從頭頂到腳趾尖放鬆,再放鬆,完全的放鬆。」 

然後,緩緩移動心意識到鼻孔下與上嘴唇之間的這個小範圍內,讓心意識集中觀察呼吸的流動。訓練心可以保持完全的專注,純粹地觀察著入息與出息。 

過程中,若心思跑掉了,在覺察到心不在呼吸上觀察工作了,就再把心帶回來這個小範圍內工作,繼續醒覺觀察著出息入息,了了分明每一呼每一吸。 

就這樣透過安那(指入息)般那(指出息)念的方法,來訓練一顆心由散亂跳動狀態進入專注平穩狀態,這是修持「止禪」的方法與目的。

 

接下來的短暫時間,各自用功~

 

自己一路走來的人生風景,都是因緣所生與因緣所滅法。

回想是什麼樣的緣起,讓自己得以遇見佛法?

不管是善的緣起或是不善的緣起,都心存感恩感謝那些緣起吧。

 

三、〈寂靜之音〉回向

四、最後叮嚀

願我們

在日常生活中,在道業進修中,活出一種正法的生活情態。

時時了知一切法依因緣而生,也依因緣而滅;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更加感恩與謙卑過著每一刻。

也願所有眾生

分享我們的福報與功德,獲得真正的快樂、安詳、解脫、自在。

最後,祝福大家,晝夜法安吉祥。

我們下周再見~ 

五、與佛共眠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