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6/27 17:27:42瀏覽641|回應0|推薦1 | |
佛法,是給活人之法,是生活之法,故稱活法。 佛法,是為淨心之法,是心識之法,故稱心法。 選讀這部經,是因看到佛陀教示如何修止修觀默照心識而得不受後有, 若整理此法次第,大至略分成三部曲: 第一部曲,心識於外,不動亂不分散;於六根觸六境時,不追逐不執取。 第二部曲,心識於內,不住禪那;於四禪定中的種種微妙受,不執取。 第三部曲,心識於「五蘊」無所執取,不騷動;不執取「五蘊為我」。 完成這第三部曲,放棄不進入四無色界定 ( 因此定內心識過於微細,不適於修觀禪 ), 而以色界第四禪那修深觀斷結證入現法涅槃。 閱此次第默照之心法時,憶起《六祖壇經》的部分經文,可做參照會通, 故今摘錄於後,供您閱讀參照思惟阿含經與壇經的默照心法之密意。 佛典來源:CBETA電子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第12冊,中部經典,第15卷。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舍衛城祇陀林給孤獨園。時,世尊呼諸比丘曰:「諸比丘!」 彼等諸比丘應諾世尊曰:「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應為汝等說總說之分別。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 彼等諸比丘向世尊曰:「如是,世尊。」 世尊乃如是曰:「諸比丘!比丘由觀察彼之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識)不住於內;(識)不取、真正無恐畏;應如是觀察之。諸比丘!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不住於內者,由無取、無怖畏,於未來即不生起:生、老、死、苦之集。」 尊如是說。如是說已,善逝(即世尊)從座起而入精舍。 時,世尊之去後不久,彼等諸比丘有如是思念:「友等!如是,世尊為我等略示總說,不詳細分別其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由觀察彼之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不住於內,無取著、真正無怖畏,應如是觀察。諸比丘!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無住於內者,由無取著、無怖畏,於未來即不生起:生、老、死、苦之集。』由世尊如是所略示之總說,誰對此不詳細分別其義而能詳細分別者乎?」 時,彼等諸比丘有如是思念:「彼尊者迦旃延,乃大師及有學識之諸同梵行者所讚賞、所尊重。然者,尊者大迦旃延,對由世尊此略示之總說而未詳細分別其義,得堪詳細分別。然,今我等往彼尊者大迦旃延處。往已向尊者迦旃延,以問其義!」 時,彼等諸比丘至彼尊者大迦旃延處。至已與尊者大迦旃延互相問訊,交換可喜、可樂之語後,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言尊者大迦旃延曰:「友,迦旃延!世尊如是為我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即從座起而入精舍。謂:『諸比丘!……不生起……。』友,迦旃延!如是我等,於世尊去後不久,生如是之思念:『友等!世尊如是為我等略示總說……而入精舍。謂:「諸比丘!……不生起……。」由世尊如是所略示之總說,誰對此未詳細分別之義而能分別者乎?』友,迦旃延!如是我等生如之思念:『彼尊者大迦旃延……問……。』尊者大迦旃延應分別之。」 迦旃延曰:「友等!譬喻有人,欲堅材、求堅材、探索堅材而遊行,亭立之大樹有堅材,以過其根、幹已,於枝葉以為求得堅材。此正如是:諸尊者於大師之面前時,以過世尊而想向我得問此義。友等!實彼世尊是知所知、見所見、眼者、智者、法者、清淨者、說者、宣說者、持義者、與不死者、法主、如來也。而汝等善奉問其義,正有是時。正如世尊為汝等所解說,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諸比丘曰:「友!迦旃延!實世尊是知所知、見所見、眼者、智者、法者、清淨者、說者、宣說者、持義者,與不死者、法主、如來也。然而,我等應善向世尊,奉問其義,正有是時。如世尊為我等所解說,我等應如是受持之。而尊者大迦旃延,乃大師及有諸學識之同梵行者所讚賞、所敬重。尊者大迦旃延,乃由世尊所略示總說而未詳細分別其義,堪得詳細分別。尊者大迦旃延!請勿介意,分別之。」 迦旃延曰:「然者,友等!應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之。」 彼等諸比丘答尊者大迦旃延曰:「如是,友!」 尊者大迦旃延乃如是曰:「友等!世尊之為汝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如是:『諸比丘!比丘……不生起……。』友等!由世尊所略示之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其義,我如是詳細知解之曰: (六根觸六境,六識隨境而轉成外境之隨行者、繫縛者、繫結者) 然者,如何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 友等!茲對比丘,由眼見色已,有追求色相之識,若繫於此色相之味、縛於色相之味、結於色相之味結者,言識散亂、離散於外。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舌味味已……乃至……由身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有追求法相之識,若繫於此法相之味,縛於法相之味,結於法相之味結者,言識散亂、離散於外。友等!如是言:『識散亂、離散於外。』 友等!然者,如何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耶?友等!茲對比丘,由眼見色已,有不追求色相之識,不繫於此色相之味,不縛於色相之味,不結於此色相之味結者,如是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由耳聞聲已……乃至……由鼻嗅香已……乃至……由舌味味已……乃至……由身觸所觸已……乃至……由意識法已,有不追求法相之識,不繫於此法相之味,不縛於法相之味,不結於法相之味結者,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友等!如是而言:『識不散亂、不離散於外』也。 (識隨定境而轉成定境之隨行執取者、繫縛者、繫結者) 友等!然者,如何言:『心住於內?』 友等!茲有比丘,離諸欲、離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具足初禪而住。對彼有追求由離生喜、樂之識,繫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縛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 復次,友等!有比丘,有由尋、伺之止息,由心安靜,有心一趣性,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而住。對彼有追求由定生喜、樂之識,繫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縛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 復次,友等!有比丘,由脫喜而住於捨,有念、有正知,而且由身感受樂,稱為諸聖者之『捨而有念樂住』,具足第三禪而住。對彼有追求捨之識,繫於捨、樂之味,縛於捨、樂之味,結於捨、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 復次,友等!有比丘,為斷樂、斷苦,且先為滅喜、憂,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具足第四禪而住。對彼有追求不苦不樂之識,繫於不苦不樂之味,縛於不苦不樂之味,結於不苦不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住於內。 友等!如是言:『心住於內』也。
友等!然者,如何言:『心不住於內?』 友等!茲有比丘,離諸欲……乃至……具足初禪而住。對彼無追求由離生喜、樂之識,不繫於由離生喜、樂之味,不縛於由離生喜、樂之味,不結於由離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由尋、伺之止息……乃至……具足第二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由定生喜、樂之識,不繫於由定生喜、樂之味,不縛於由定生喜、樂之味,不結於由定生喜、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由脫喜……乃至……具足第三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捨、樂之識,不繫於捨、樂之味,不縛於捨、樂之味,不結於捨、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復次,友等!有比丘,斷樂……乃至……具足第四禪而住。對彼有不追求不苦不樂之識,不繫於不苦不樂之味,不縛於不苦不樂味,不結於不苦不樂之味結者,即言心不住於內。友等!如是言:『心不住於內』也。 (識隨「我及我所見」而轉成「我及我所見」之隨行執取者、繫縛者、繫結者) 友等!然者,如何『無取(無可取)而有怖?』 友等!茲有無聞之凡夫,不見諸聖,不熟達聖法,不通曉聖法;不見諸善人,不熟達善人之法,不通曉善人之法,見色為我,或見我有色,或見色於我中、或見我於色中。對彼而彼色及變易、變異。對彼由色之變易、變異性,識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而識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由隨轉於色之變易而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乃徧(遍)取心而住。由心之徧取而有怖懼、煩勞、捨、無取(無一可取)而恐怖。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行……乃至……見識是我,或見我是識,或見識於我中,或見我於識中。對彼,彼識是變易、變易對彼由識之變異性,而有識隨轉於識之變易。對彼有由隨轉於識之變易而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乃徧取心而住。由心之徧取而有怖懼、煩勞、捨、無取而怖。友等!如是『無取而有怖。』 友等!然者,如何是『無取而無怖?』 友等!茲有多聞之聖弟子,見諸聖者,熟達聖法,通曉聖法,見諸善人,熟達善人之法,通曉善人之法,不見色為我,或不見我有色,或不見色於我中,或不見我於色中,對彼,彼色及變易、變異。對彼由色之變易、變異性。識不隨轉於色之變易。對彼由隨轉於色之變易,而不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不徧取心而住。由心之不徧取,無怖懼、無煩勞、無捨、無取而無恐怖。以受……乃至……以想……乃至……以行……乃至……不見我識,不見識是我,不見識於我中,不見我於色中。對彼,彼識是變易、變異。對彼由識之變易、變異性,識不隨轉於識之變易。對彼隨轉於識之變易而不生恐怖,諸法之生起,不徧取心而住,由心之不徧取,而無恐怖、無煩勞、無捨、無取而無怖。友等!如是言:『無取而無怖』也。 友等!世尊為汝等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不生……。』友等!由世尊如是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其義者,是義我如是詳細知解矣。而汝等諸尊者,若有希望者,詣世尊之處、應奉問此義。如世尊對汝等所解說,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時,彼等諸比丘,歡喜、隨喜尊者大迦旃延之所說已,即從座起,詣彼世尊之處。詣已,敬禮世尊,坐於一面。坐於一面之彼等諸比丘如是白世尊:「世尊!世尊為我等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從座起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無生……。』世尊!如是我等,於世尊之去後不久,有如是之念:『友等!如是,世尊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而入精舍——諸比丘!比丘……不生——。如是由世尊所略示總說,未詳細分別是義,誰詳細分別是義者乎?』世尊!如是我等有如是念:『彼尊者大迦旃延……問……。』世尊!時,我等至彼尊者大迦旃延之處。至已,以是義問尊者大迦旃延。世尊!由尊者大迦旃延對我等,說是相、是句、是文以分別其義。」 世尊曰:「諸比丘!大迦旃延是賢者。諸比丘!大迦旃延是大慧者。諸比丘!若汝等以此義問我,我亦正如大迦旃延之解說而如是解說之。然者,彼即此義。汝等應如是受持之。」 世尊如是說已,歡喜之彼等諸比丘隨喜世尊之所說。
摘錄《六祖壇經》的部分經文 〈自序品〉載: 惠能辭違祖已,發足南行,兩月中間,至大庾嶺。逐後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 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 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 惠能遂出,坐盤石上。 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 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 明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 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惠能曰:「汝若如是,吾與汝同師黃梅,善自護持。」
〈定慧品〉載: 師示眾云:善知識!我此法門,以定慧為本,大眾勿迷。 言定慧別,定慧一體,不是二; 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慧之時定在慧,即定之時慧在定。 若識此義,即是定慧等學。 諸學道人,莫言先定發慧,先慧發定,各別作此見者,法有二相。 口說善語,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 若心口俱善,內外一如,定慧即等。 自悟修行,不在於諍;若諍先後,即同迷人。不斷勝負,卻增我法,不離四相。 善知識!定慧猶如何等?猶如燈光。有燈即光,無燈即暗;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 名雖有二,體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復如是。 …(略)…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 無相者:於相而離相; 無念者:於念而無念; 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冤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 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略)… 善知識!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能離於相,即法體清淨;此是以無相為體。 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 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一念絕即死,別處受生,是為大錯。 學道者思之。若不識法意,自錯猶可,更勸他人,自迷不見,又謗佛經; 所以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云何立無念為宗? 只緣口說見性,迷人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 自性本無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說禍福,即是塵勞邪見。 故此法門,立無念為宗。 善知識!無者無何事?念者念何物? 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 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體,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 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 故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