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切有情依食而住
2020/08/07 22:58:10瀏覽329|回應0|推薦1

《四食經》的法說內容是關於「四食」之於世間與出世間的意涵。經論上所謂「一切有情眾生,皆依『食』而住」,這個「食」所指就是「四食」,即四種滋養增益生命存續與相續來生的食糧。哪四種食糧?段食、觸食、意思食、識食。透過《四食經》可以得知,四食之於世間凡情是「五取蘊」的食糧,之於出世間聖者是「離執取」的清淨法食。下面選讀這部雜阿含373經《四食經》,小編也試著參照巴利相應部《子肉經》作些註解,提供給您同參譬喻解佛陀法說之義。

 

出處:雜阿含373經—四食經  

(相當巴利相應部12.63經-子肉)  

 

【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云何為四?謂一、麤摶食(或譯段食),二、細觸食(或譯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 

云何比丘觀察摶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相應部作:荒漠),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云何?比丘!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答曰:「不也,世尊!」復問:「比丘!彼強食其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答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凡食摶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摶食斷知,摶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

 

【註解】

段食之譬喻:父母為活命度脫荒漠而懷悲痛.慚愧心食子肉。用意是關於五欲之覺知。道伴三人(夫.妻.子),度生命荒漠(三界輪迴),遇上道糧不足(食糧);於道業未竟之際(荒漠中途),故,為成道業,應受此食(子肉,或該是夫肉或妻肉?),或是放棄受食(段食)而生命滅亡(三人全死)。當面對生命存續與道業未果的根本問題,道伴理性思擇(夫妻合議,愛子被排除或因為是年幼之子?),作了決定性的解決方法(殺子作肉乾為食糧);此後,二位存活的道伴(夫與妻),於受用"段食"時的情識狀態致使他們搥胸而嚎。

道人吃"段食"的目的,只為療飢苦,使生命得存續,及保得身蘊以完成道業;不為享樂,不為陶醉,不為好身材,不為莊嚴而一口一口吃食物(段食) 誠如《雜阿含275經》與《別譯雜阿含6經》佛陀如是說:「飲食知量者,於食繫數:不自高,不放逸,不著色,不著莊嚴,支身而已,任其所得,為止飢渴,修梵行故。」或「食以止飢,不為色力,為修梵行,裁自取足,如似脂車,又如治癰,不為色力,肥鮮端正」。

禪門過堂受用段食的心地功課是"食存五觀想",這五種觀想是與實相智慧相應的心行(是一種意思食)。五種觀想是: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為何食時存五觀想?若佛門齋堂楹聯禪偈云: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與齋堂內佛前對聯偈有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 


 

 【經文】

云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相應部作:無皮膚的母牛),在在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

 

【註解】

觸食之譬喻:無皮膚的母牛隨處被生物啃咬。用意是關於三受之覺知。"無皮膚",就"無保護"作用,就是無法保護身體不受外在環境的傷害,如:污染、冷熱、日曬、生物、微生物、細菌等等的傷害,以及無法協助內在狀態的穩定,如:體溫。無皮膚的母牛,失去了"自體保護"機制後,不管牠如何逐境取著"悅意"的環境,如:可靠的牆邊,蔭涼的樹下,溼潤的水中,通風的空曠處,享受著資益生命的感官生活,同時也得承受外境的傷害(過患、危險),如被生物啃咬。 

皮膚的保護作用,就像修行者的自體保護機制—"正知正念"或"平等慧如實觀",自體保護機制可以令生命不落入五欲六塵的漩渦中, 協助內在的心識狀態不失去安穩、平靜。觸食,是資益生命的五感生活。我們若完全失去"自體保護機制",隨意欲、隨慣性習氣去追求感官生活,就得如無皮膚母牛般於享受悅意的感受之"滋味"的同時,也得承受"觸食的過患-危險"。這樣一個被"樂受與苦受"交逼下的生命,當是五味雜陳,或苦不堪言吧。 

其實,只要生命存在著,就會有"三受"應緣而生而滅。具有"自體保護機制"者,是明白那些在生滅無常法則下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煙如火;於是,尋常日子裏的"觸食"也就任緣來去,不迎不拒,面對"感受"的生滅相,也只是保持與平等慧相應的"捨心住",其現生與生命內在狀態呈現平靜、平穩、平衡、平等;除此,真的沒有任何還應該做的了。多業,多果報。少業,少果報。無業,無果報。

 

 【經文】

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相應部作:炭火坑),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註解】

意思食之譬喻:一位"想活命;不想死","要樂;不要苦"的男子,被"兩位有力氣的男子"各捉住其一邊的手臂後,將他拉向"炭火坑", 此時的他"思遠離、悉求遠離、願望遠離"炭火坑。用意是關於三愛之厭離。 

這一位"貪生避苦"的男人,在遇上"苦難—將入炭火坑"之際,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將無法存續",將受"死苦",於是那當下他"一心"所思、所求、所望唯"遠離"炭火坑。他的"意思食—想活命;不想死","要樂;不要苦"隨此境遇而有所強化,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凡夫之情識—無明與愛結所致。 

凡夫在三界生死漩渦(炭火坑)中,不斷承受輪迴苦而不得究竟解脫,根本原因是"有識身"一直被"無明"所覆與"愛結"所繫(被兩位有力氣的男子捉住)。不知苦因的生命在行旅中,若遇上"死魔"大軍來襲,才能恍然驚覺,若有悟而發起"遠離"的想望,這時萌發的"意思食—遠離心",也許能夠暫時得脫離死魔之掌,但脫離後的生命仍受"三愛—欲愛.有愛.無有愛"繫縛,而再次回到"貪生怕死"與"逐樂避苦"的慣性心路上。 

"炭火坑"喻"三界火宅",也可喻"欲火(貪愛)"、"瞋火(瞋怒)"、"無明火(愚痴)"。我們知道欲火能焚身,瞋火能燒功德門,無明業火能熾燃不息;而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也當是"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念痴心起百萬障門開";三毒所障的正是無法"出離三界火宅"。對禪行者來說,專心致志的生死大事,是需要以"出離心"來策發勇猛的正法行。而完滿的"出離心"來自與"生命實相"相應的"意思食",所意所思所想是:無止盡地"跌落這炭火坑,以其因緣而將遭受死亡,或像死亡那樣的苦",為究竟離苦當證滅—"不受後有",因為不再生也就不再有死等諸苦了。經這樣的"意思食"資益生命後,就有心力去遍知"三愛"之過患而逐漸厭離之,直到"沒有任何還應該做的"之不動心解脫或無願心解脫。 

凡情的意思食要能得到淨化,應當可以由"念法-思惟法"著手,如佛典裡的四句偈或某一段偈頌或文句,如:(阿含經) 一切行無常,一切受是苦,一切法無我。(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法華經)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燃不息。

 

【經文】 

諸比丘!云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所……」如前《須深經》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

 

【註解】

識食之譬喻:一盜賊罪犯男子被國王判決處罰,於一日間被擊傷三百槍。用意是關於識與名色依待關係之斷知。"識食"所指是"有取識"。遍知"識食"後,"名色"就能被遍知。佛陀為了讓聖弟子勝解"有取識"與"名色"相依相待關係,而舉此譬喻。 

關於"罪犯男被國王處罰而於一日被擊傷三百槍"之譬喻,乃揭示"因-緣-果-報","惑-業-苦","無明-行(與愛取相應)-識(有取識-藏識-結生識)-名色(有識身)"之法說。這些法說說明了有情生命為何相續不已輪迴三界內,與現生中不斷地承受宿業果報;換言之,識食如何資益生命存續於現在世與未來世。 

男子偷盜(有漏惡業),被人捕捉後交給國王判決處罰(業報法則),一日間受三百槍擊傷(業果),因此感受到身苦(苦受)與心苦(憂受)之果報。這一系列的"因緣果報"之業報法則,指出善業得善果報,惡業得惡果報,善惡業果自作自受。而未感果報的思已業行,以"種子識"型式被記錄儲存於"藏識",日後藏識更以"投生識(或說:結生識)"之姿,相續於未來世……。凡走過必留下足跡,善惡業果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男子(有情眾生)為什麼做了偷盜行?追根究底是無明(惑)與貪愛(執取心行)所促發的不善作為(業),而於現世感苦果報(身苦、心苦)。這也就是"惑業苦"的例證。 

有情男子為什麼會有"無明與貪愛"?這就得回視一切有情生命流轉的軌則—四支緣起說:無明—行—識—名色。 

"名色"是一個新生命最初生長狀態。"名"是精神體,"色"是物質體。緣"識"才有"名色"生起,所以當名色生起時,"識"已內鍵於"名"裏,靜靜等待出胎後的"根塵識"之作業。 

"識"在進入"名色"前,叫作"結生識",也就是"藏識—第八意識"。藏識儲存宿世以來的"業種子",業種子是一種"有取識"作用下的產物,因此"結生識"也可說是一種"有識身"狀態,更可說是一新生命之始。如《雜阿含266經》云:「無明所覆,愛結所繫,眾生生死輪迴。」或有云「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所以有說以"無明為父,愛結為母"而和合成就"有識身"。"有識身"出胎後的根塵識作業就會是與無明愛結相應的"有取識"之有漏業行。 

而"無明"與"愛結",形影不離,如膠似漆。無明是知性上不具"實相慧"的迷謬錯亂,而引生情意上的"貪愛"生。 "愛"是具"染著"作用的情意,無明的愛導致有情眾生"結-繫-縛"於三界生死,相續不已。 

是故,對"識食—有取識"的淨化之餵養,就當敬慎"因緣果報",對"一日三時被擊傷的果報"有悚懼感;日常生活上,用正知正念守護根塵識在有漏的善業或無漏善業裏運行,自淨其意,奉行眾善,莫作惡業。只有不斷地透過善行、正法行去淨化"有取識",才有可能"識無所住"而心解脫;此時,離染著的識食會支持發展於段食時"知節量",於觸食時"離五欲",於意思食時"捨心住",這樣一來就讓"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四食,成為了無上清淨的法食,資益生命現世得安樂,乃至不再受生三界了。

 

 【經文】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共勉】 

身蘊的存續以段食為主,心蘊的資益以觸食、意思食、識食為主。所以,禪行者對五塵境(色、聲、香、味、觸)的受用亦當如"五觀想",觀照心蘊勿落入渴愛貪著之塵勞結縛中。而身心五蘊之運作軌跡(業種子)全部儲存入藏識,這就成為生命現生與來生的識食;因此,依法如理處理好段食、觸食、意思食之行何其重要!故「密護根門,飲食知節制,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成了最貼近生活的修持法。對蘭若行者來說,生活中的四食如此餵養身心:

每日早午餐,一口一口嚐素齋,享一種飽足的段食。

五感上接觸素樸的塵境,享一種無壓的觸食。

咀嚼法句,思惟法義,享一種法喜的意思食。

依正知觀照生活上的根塵識,享一種寂靜的識食。 


雖然凡情的我們的尋常生活中,那"有漏的業種子"遇塵境現形時,以"有取識"之姿支持段食、觸食、意思食的取著,故"識食—有取識"成為資益生命存續與結生下一世的主力推手;而四食之任一種在運作過程也能緣生其他三食資益生命存續、相續不已。但是若能徹知五欲之味與過患,就能漸離五塵的耽著,當離五欲後,也就不再回入世間味著的結縛。解脫苦的道路還長遠。只要禪行者的尋常生活,攝心守意,依正知而住,離五欲,斷五蓋,必能步步正向漏盡解脫。

延伸閱讀:

1.依「四食」流轉或還滅?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47442336

2.覺照「四食」或「觸」處 http://blog.udn.com/quietdharma/109875829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