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8/05 15:18:31瀏覽287|回應0|推薦2 | |
生活中,有諸多習俗、禁忌等等,是代代相傳或順於社會氛圍而承襲的習先信仰行為。對多數人來說,習先行為難免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或依樣畫葫蘆只管照做,或畫蛇添足般加料做,總之,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求安心舉措。也許,敬謝天地鬼神之舉,除求心安之外,更當重新定義與淨化「習先行為」才好,誠如今天再次選讀的這部經所傳達的端正行,這事發生在二千六百年前呢! 這部經的聞法主角尸伽羅越因父親臨終時對他這麼說:「兒子!你應該禮敬四方。」於是,身為人子出自「恭敬、尊重、尊敬、崇敬父親的話而於清晨起床後,出王舍城,然後以濕衣服、濕頭髮合掌禮敬各方: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時,此舉被釋尊看見後,隨即提問並隨緣教示:佛教以自身「離十四種惡」成為「六方的保護者」,乃至使自己成為「在兩個世間(今生與下一世)征服的行者:是這個世間與下個世間的完成者,身體的崩解,死後往生到善趣、天界。」關於「十四種惡」的內容,即佛教的生活觀、倫理觀、理財觀、人際觀等等;由此些生活細節事,可以得知佛教是不便宜行事者,僅以形式或儀式行為來禮敬六方,而是自心觀照那些貼近生命短暫存在的日常生活之方方面面。 讓我們一同隨文檢視自己的日常是如何經歷人間生活情事的,也省思自己可以從中學習去做哪些改變而讓生活美事相隨?
選讀:教授尸伽羅越經 出處:CBETAonline電子佛典-漢譯南傳大藏經第8冊-長部經典(第31卷)-31經 相應:北傳-長阿含16經、中阿含135經、雜阿含1283經、別譯雜阿含281經
如是我聞。 爾時,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養餌處。於此時,居士子尸伽羅越晨早起牀,出王舍城,至郊外沐浴淨衣,合掌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之各方禮拜。爾時,世尊於晨早,著內衣、持外衣及鉢,入王舍城行乞。世尊見居士子尸伽羅越晨早起牀,出王舍城,至郊外沐浴淨衣,合掌向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之各方禮拜。見居士子尸伽羅越已,如是曰:「居士子!汝何故晨早起牀,出王舍城,沐浴淨衣,合掌向東方南方……乃至……上方之各方禮拜耶?」
「世尊!我父之將死時,向我言:『親愛者!汝須禮拜諸方。』世尊!如是,尊重、珍敬、敬信、奉載我父之言而晨早起牀,出王舍城,沐浴淨衣,合掌向東方……乃至……上方之各方禮拜也。」
「居士子!於聖者之律,如是不成為禮拜六方。」「然,世尊!於聖者之律,應如何禮拜六方耶?善哉,世尊!於聖者之律,教示我禮拜六方之法。」「然,居士子!諦聽善思念之,我當說。」居士子尸伽羅越應諾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說:「居士子!於聖弟子要捨離四種業垢,依四種理由不作惡業,又不習散失錢財之六種原因,彼如是脫離十四種之罪惡,保護六方,彼為克勝現在、未來兩世而修善業,彼由征服此世、彼世,彼於身壞死後,當生於善趣天界。
一、捨離之四種業垢 依彼令捨離之四種業垢者何耶?居士子!殺生是業垢、不與取是業垢、於肉慾之邪行是業垢、虛誑語是業垢也。彼捨離四種業垢即此也。」世尊如是說。善逝如斯說已,大師更如是曰:殺生不與取,又言虛誑語,及近他人妻,賢者不讚賞。
二、不以四種理由作惡業 如何人由四種理由作惡業耶?依貪欲行非道故,彼作惡業、依瞋恚行非道故,彼作惡業、依愚癡行非道故,彼作惡業、依恐怖行非道故,彼作惡業也。是故,居士子!聖弟子決不依貪欲行非道,不依瞋恚行非道,不依愚癡行非道,不依恐怖行非道。彼不以此等四種理由作惡業也。
三、遠離散失錢財之六因與其過患 (另列《長阿含.16經》所載過患,供參閱) 不散失錢財之六種原因者何耶?1)嗜耽酒類之放逸,居士子!實是散財之原因;2)耽著於非時遊樂街衢,是散財之原因;3)入於舞蹈之觀覽處,是散財之原因;4)耽著於賭博逸樂,是散財之原因;5)結交惡友,是散財之原因;6)耽著於懶惰,是散財之原因。
1) 嗜耽於酒類之放逸,生六種過患一失財,鬥諍,生病,惡名流布,恚怒暴生,智慧日損。 居士子!由嗜耽於酒類之放逸,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1)於現資財之損失、(2)增加鬥爭、(3)成疾病之巢窟、(4)損傷名譽、(5)現露陰物(恚怒暴生)、(6)第六是使智力減退。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是因嗜耽酒類之放逸而生也。
2) 耽著於非時遊樂街衢,生六種過患一不自護身,不護子孫,不護財貨,常自驚懼,喜生虛妄,諸苦惡法常自纏身。 居士子!耽著於非時遊樂街衢,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1)彼不守護、防禦自己;(2)亦不守護、防禦彼之子、妻;(3)亦不守護、防禦彼之財產;(4)又於惡事懷疑念;(5)向彼生起不實之讒言;(6)甚至為眾苦所包圍也。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實是耽著於非時遊樂街衢而生也。
3) 入於舞蹈之觀覽處,生六種過患一求舞,求歌,求音樂,求講談,求手鈴樂,求大鼓樂。 居士子!入於舞蹈之觀覽處,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即尋求何處有舞蹈?何處有歌唱?何處有音樂?何處講談?何處有手鈴樂?何處有大鼓樂耶?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實由入於舞蹈之觀覽處而生也。
4) 耽著於賭博逸樂,生六種過患一雖勝生怨,財產日耗,智者所責,人不敬信,為人疏外,生盜竊心。 居士子!耽著於賭博逸樂,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1)對勝者生怨、又輸者於心有悲憂贏得之失、(2)有現在資財之失、(3)入於法庭彼之語無效力、(4)為朋友同事所輕侮、(5)婚姻被拒絕,(6)被謂賭漢不能娶妻。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實由於耽著賭博之逸樂而生也。
5) 結交惡友,生六種過患一方便生欺,好喜屏處,誘他家人,圖謀他物,財利自向,好發他過。 居士子!結交惡友,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1)狡猾者、(2)亂行者、(3)大豪酒者、(4)詐偽者、(5)欺瞞者、(6)粗暴者,此等是彼之朋友、是彼之伴侶。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實由結交惡友而生也。
6) 耽著於懶惰,生六種過患一寒時不肯勤修,熱時不肯勤修,時晚不肯勤修,時早不肯勤修,貧窮不肯勤修,富樂不肯作務。 居士子!耽著於懶惰,實能生此等六種過患:(1)過寒而不為業、(2)過暑而不為業、(3)過晚而不為業、(4)過早而不為業、(5)我甚餓而不為業、(6)我甚渴而不為業。彼於如是事業多設口實故,向於未生之富不生,已生之富損失也。居士子!此等六種過患,實由耽著於懶惰而生也。」
四、有四怨如親,汝當覺知。(《長阿含.16經》載:畏伏,美言,敬順,惡友。) 居士子!當知此等四種,是敵而似友:1)當知持去任何物(畏伏),是敵而似友;2)當知言說為主者(敬順),是敵而似友;3)當知甘言者(美言),是敵而似友;4)當知遊蕩之伙伴(惡友),是敵而似友。
1) 云何當知持去任何物,是敵而似友?一先與後奪,與少望多,畏故強親,為利故親。 居士子!實依四理由,當知持去任何物,是敵而似友:(1)彼不擇何物而持去;(2)與小而彼願得大;(3)依畏怖而行業務;(4)為己利而從事。居士子!此等四理由,當知持去任何物,是敵而似友。
2) 云何當知言說為主者,是敵而似友?先誑,後誑,現誑,見有小過便加杖之。 居士子!依四理由,當知言說為主者,是敵而似友:(1)彼對過去之事假裝友誼;(2)對未來之事假裝友誼;(3)言無意義之嬌嬈;(4)於現前應為之事彼示為時不宜。居士子!此等四理由,當知言說為主者,是敵而似友。
3) 云何當知甘言者,是敵而似友一一善惡斯順,有難捨離,外有善來密止之,見有危事便排擠之。 居士子!依四理由,實當知甘言者,是敵而似友:(1)彼容認惡事;(2)不容認善事;(3)其面前讚美;(4)其背後毀嗤。居士子!依此等四理由,當知甘言者,是敵而似友。
4) 云何當知遊蕩之伙伴,是敵而似友一飲酒時為友,淫逸時為友,歌舞時為友,博戲時為友。 居士子!依四理由,實當知遊蕩伙伴,是敵而似友:(1)彼為嗜耽諸酒類等放逸時之伙伴;(2)非時遊玩街衢之伙伴;(3)入舞蹈觀覽處之伙伴;(4)耽著於賭博之伙伴。居士子!依此等四理由,當知遊蕩之伙伴,是敵而似友。
五、當知有四友,是善心人。(《長阿含.16經》載:止非,慈愍,利人,同事) 居士子!當知此四友,是善心人:1)當知能互相援助之友(利人),是善心人;2)當知能共苦樂之友(同事),是善心人;3)當知能告善利之友(止非),是善心人;4)當知有憐愍之友(慈愍),是善心人。
1) 云何知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一護彼不令放逸,護彼放逸失財,護彼使不恐怖,屏相教誡。 居士子!當知依四理由,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1)彼能防護友之放逸;(2)友之酩酊時,能守護其財;(3)在怖畏時,能庇護;(4)於應所作之時,付與二倍之財物。居士子!當知依此等四理由,能互相援助之友,是善心人。
2) 云何知能共苦樂之友,是善心人一為彼不惜身命,為彼不惜財寶,為彼濟其恐怖,為彼屏相教誡。 居士子!實當知依四理由,能共苦樂之友,是善心人:(1)彼能告自己之秘密;(2)隱藏他人之秘密;(3)彼在窮苦時,不捨他;(4)為他之利益,能捨其生命而赴之。居士子!當知依此四理由,能共苦樂之友,是善心人。
3) 云何知能告善利之友,是善心人一見人為惡則能遮止,示人正直,慈心愍念,示人天路。 居士子!當知依四理由,能告知善利之友,是善心人:(1)彼能防止罪惡;(2)能使之行善事;(3)能使聞未聞者;(4)能教向天之道。居士子!當知依此四理由,能告知善利之友,是善心人。
4) 云何知有憐愍之友,是善心人一見惡代憂,見利代喜,見人說惡便能抑制,稱譽人德。 居士子!當知依四理由,有憐愍之友,是善心人:(1)不喜其衰微、(2)歡喜其隆盛、(3)能防止毀嗤之人、(4)能褒獎稱讚之人。居士子!當知依此等四理由,有憐愍之友,是善心人。」
六、當知為何要護六方? 居士子!聖弟子如何要護六方耶?居士子!當知是此六方:1)當知東方是父母;2)當知南方是師長;3)當知西方是妻女;4)當知北方是朋友;5)當知下方是奴僕傭人;6)當知上方是沙門、婆羅門。
1) 何以人子奉侍敬順東方之父母?父母復以五事敬親其子。 居士子!依五理由,子應奉侍東方之父母:『1)受養育之我應奉養雙親;2)應為雙親作業務;3)應繼續家系;4)應繼續祖先之遺產;5)又對諸祖靈,應時呈奉供物。』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子奉侍之東方父母,當愛護子:1)遠離罪惡、2)令行善事、3)令練習技能、4)為迎適當之妻、5)以應時宜,讓督家務。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子奉侍之東方父母,當愛護子也。如是東方受保護,安穩而無怖畏。
2) 何以弟子敬奉南方之師長?師長復以五事敬視弟子。 居士子!依五理由,弟子應奉侍南方之師長:1)行起立禮、2)隨侍近事、3)樂聞從順、4)虔誠奉侍、5)恭敬領受學藝。居士子!實依此五理由,受門弟子奉侍之南方師長,亦應依五理由愛護門弟子:1)對彼等以善訓練之法訓練之、2)善保護者當令保護之、3)凡學藝應令熟習、4)稱揚於朋友知人之間、5)於諸方作守護弟子。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門弟子奉侍之南方師長,依此等五理由,愛護門弟子。如是南方受保護,安穩而無怖畏。
3) 何以夫敬西方之妻女?妻女復以五事恭敬夫。 居士子!依五理由,夫婿應奉侍西方之妻女:1)依敬意、2)依禮儀、3)依不邪行、4)依與主權、5)提供裝飾品。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夫婿奉侍之西方妻女應依五理由,愛護夫婿:1)妻女應善整理業務、2)親切待遇婢僕、3)貞淑、4)保護財物、5)對所應為之事,巧妙而勤勉為之。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夫婿奉侍之西方妻女應依此等五理由,愛護夫婿。如是西方受愛護,安穩而無怖畏。
4) 何以人親敬北方之朋友?朋友復以五事親敬於人。 居士子!依五理由,族姓子應奉侍北方之朋友:1)依布施、2)依愛語、3)依利行、4)依同事、5)依不欺誑。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北方朋友應依五理由,愛護族姓子:1)防護族姓子之放逸、2)酩酊時守護其財物、3)恐怖時之庇護、4)窮困時不捨棄、5)尊重其他之同族。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北方朋友應依此等五理由,愛護族姓子。如是北方受愛護,安穩而無怖畏。
5) 何以主人教授奉侍下方之僕人?僕人復以五事奉事主人。 居士子!依五理由,尊主人應奉侍下方之奴僕傭人:1)應依奴僕傭人之能力,分配工作、2)給與食物及薪金、3)病時看顧、4)分與珍味之食、5)適時休息。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尊主奉侍之下方奴僕傭人應依五理由,愛護尊主人:1)彼等應比主人早起、2)比主人後寢、3)唯受所與之物、4)善為其業務、5)稱讚彼等主人之名譽。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尊主人奉侍之下方奴僕傭人應依此等五理由,愛護尊主人。如是彼受愛護之下方,安穩而無怖畏。
6) 何以施主們恭奉上方之清淨行者?清淨行者復以六事教授愛護施主們。 居士子!依五理由,族姓子應奉侍上方之沙門、婆羅門:1)依親切之身業、2)親切之語業、3)親切之意業、4)不閉門戶、5)供與食物。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上方沙門、婆羅門應依六理由,愛護族姓子:1)令不近罪惡、2)令行善事、3)由善心而愛之、4)教其未聞、5)已聞者令正淨、6)教示趣天之道。居士子!依此等五理由,受族姓子奉侍之上方沙門、婆羅門應依此等六理由,愛護族姓子。如是受愛護之上方,安穩而怖畏。」
如是說已,居士子尸伽羅越,對世尊如次言:「勝哉,世尊!勝哉,世尊!世尊!恰如扶起倒者,使隱覆者顯露,示迷者以道,如黑暗揭來油燈,使:『有眼者見諸色。』如是依世尊,以種種方法,宣示法。大德!我歸依世尊,歸依法及僧伽。願世尊攝受我,從今日以後,乃至命終,歸依為優婆塞。」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