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把指鹿為馬的成語典故解構才能打開傳統封閉的心靈 才可以自自由由到自自冉冉
2017/01/09 18:34:44瀏覽189|回應0|推薦0
看來還是要先解構<指鹿為馬.這個成語,否則學界還是無法從僵固的傳統思維中走出來,>這個成語故事,在傳統衛道人士的理解都是負面的,但先撇開道德審判,我認為<趙高指鹿為馬>這個故事頗有深意.有正面能量,是值得深思的習題! 我知道這樣說,一定又有大教授.大博士.大作家視我為無知之輩,說又是在硬掰,但請靜下心,繼續看下去,看完再下判斷,首先,我們來看趙高演<指鹿為馬>這橋段,到底在演甚麼?從行動與語言的超互文系統上看,趙高超互文的是莊子齊物論<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而透過莊子的<指之非指>又互文到公孫龍的指物論<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換句話說,這是名實論,名與實永不相符的哲學,互文到道德經,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現代的哲學理解,這講的就是海德格的<語言的隙裂>與拉崗的<語言精神分析>(超互文):鏡像所指,只可幫助人認識事物,卻無法盡得其真實,趙高以鹿為馬獻秦王,演的就是莊子<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及公孫龍的<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演的就是把<名實>解構,把<實>從<名>的窒痼中釋放出來,其次,最重要的,趙高操作<指鹿為馬>是一件探索事物真實,很精巧的勾拒語言話術,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指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耶?謂鹿為馬。』」趙高於是回頭問左右諸臣:「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諸臣有的因畏懼趙高,默不作聲,有的為了討好趙高,就說是馬,只有少數幾個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趙高便暗中記下,知道誰將是擋他路的石頭,<勾>原本是舟戰兵器,兵法<離,勾/近,拒>,經假借轉注於日常生活中,就是一種輾轉推問.探索真實的技術,這種勾拒術,也是藝文作品很重要的創作技巧,讀過格氏塔完形心理學的人,都知道,當你要畫一個三角形時,如果三個邊你都把它畫好畫滿,對看的人來說,那是一個客觀的對象物,腦中出現的可能就是冰冷的幾何學,但是你如三邊不畫滿,只畫兩個邊,那麼看的人,一看在心理自動會把那缺漏的以各種想像補上,這時主體就參與進去,主客合體,從而顯露主體的真實,這就神似海德格講的<建築.詩意之栖居>,莊子說<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趙高何以改作<以非指喻指>以<非馬喻馬>,即<以鹿喻馬>是因為這是一種迕反的設計:即以拒為勾,以勾為拒,用以吸引閱聽人參與進去,從而呼喚主體讓真實(馬.非馬)顯露,所以趙高的<指鹿為馬>是很高明的藝術心理操作,並不是學界所<自以為是>的那麼不堪,最近大陸的史學者李開元,曾為趙高翻案,認為趙高文武全才,他的書法.文字學.律法方面的造詣極高,大家不妨開放思考,參考參考!在這<自自由由>是大傳統正確的氛圍下,要對<自自冉冉>發表一點正面肯定的意見,是頗需要有堅忍勇氣的,老實說,我是深藍,我第一眼看到<自自冉冉>時,當下直覺,就認為<冉冉>比<由由>好得多,有意境.有創意,因為讓我勾想起唐鳳的<台灣是受到菲律賓板塊跟歐亞板塊擠壓,緩緩上升>的意象但是立刻被指硬掰.拍馬屁.為蔡英文擦脂抹粉.被視為無知之輩,讓我有點錯愕!我先後嘗試從哲學思潮.藝術理論,說明我的觀點,想把議題引到公共政策的討論,可是卻遲遲不見議題有轉動的跡象,現在又出現道德審判說,我不禁想問我們的文化部長,怎麼神隱了?!春聯創作是政府公文書,還是藝文作品?藝術的靈魂是自由,維護創作的自由,是不是政府應維護的文化政策?文化部長是留法的,難道不知道後結構主義的文藝思潮,總統府春聯,如是政府公文書,用字自然應該嚴謹.引經據點必須明確,才能將概念封鎖在確定範圍,使不外溢,但如果是藝文作品,因為意義越向彼此開放.越向歷史開放.越向世界開放,作品就越有活潑的生命力,總統府春聯與賴和詩句之間的關係,用<互文性理論>(克麗絲蒂娃)和德希達的<延異>概念去理解,會走向開放,也沒有所謂錯引.污衊之事,如果堅固得一定要用<引經據典>的中國傳統去思維.去批判,就會走向創作心靈被封閉,文思枯萎的境地,我覺得這是文化政策的選擇,藝術自由要不要捍衛?文化部長不應迴避!(延申閱讀 http://blog.udn.com/q4162027/87494108)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4162027&aid=88076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