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療警報器的安全管理知多少?
2016/03/14 16:32:10瀏覽7122|回應0|推薦3

最新的年度病人安全工作目標(一)當中,確實有一條文要求醫院應對警示系統做一適當的規範,表面上看來,似乎沒什麼很高的難度,但仔細參考美國的理想做法,發現這並不是馬馬虎虎就能搞定的小事。微笑

格主在約3年前曾邀請Johns Hopkins Hospital的醫工專家在台中榮總分享美國經驗以後,似乎已激發了國人對Alarm問題的一些興趣。

或許這只是一個巧合,但對於不太有方向感的大多數醫院而言,Alarm Management 顯然是一個莫大的挑戰 !

Alarm可算是醫療儀器(Medical Equipment)的一部分,但在醫療儀器安全普遍仍不受重視的台灣,直接先(?)談警報器的安全管理,似乎不太對味,有點像是還沒學會走路走得穩,就想挺身跑步給人看。尷尬

格主不敢確定導入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只是看到Alarm以及用藥整合(MedRec)在美國都花了好幾年時間,才推得比較有模有樣。

既然這個重要議題已經被拋出來了,我們站在推廣病人安全的立場當然很興奮也樂觀其成,但希望大家自我警
,不要再只抱著做半套的心態,而且要有"Safety is never free"的心裡準備。

Medical Alarm的設計與功能在國際間的共識規格,長年以來都是依照國際電氣標準會議IEC 60601-1-8,目前共有兩個版本,尤其是第二版,其分界線就在2006年,在那之前與之後的設計規格據說有明顯差異,Alarm狀態的優先度也是有區分,有的沒立即處理可能出人命,所以依緊急度可分為高、中、低優先度。

除此,警報器亮出紅黃綠不同燈光,也是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在2012年的Alarm Summit高峰會議後,第三版正在研擬當中。

實際上,Alarm的種種問題層出不窮,可能出現在醫院裡的任何單位,例如護士順手關掉Alarm以後,忘記回頭去做該做的後續處理,或是該叫的Alarm因沒測試或操作錯誤而沒叫,導致病人狀況惡化卻無人知,所以Alarm異常事件絕對需要一個跨團隊的合作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學者認為目前並沒有完全可以用實證醫學來支持的做法,所以千萬不能死板地抄習別人或完全套用他人的東西。There is no “One-Size-Fits-All” approach to alarm management.

有人建議以5W1H的方法,來整裡對Alarm Management應有的概念也是滿合理的。

首先是Why:
格友可以參考美國TJC公告的警訊事件Sentinel Event圖檔中,引用的美國數據也能令人信服,但台灣尚無聳動的數據可以說服醫界,也只好學人家做看看,加上ECRI多年來的Top 10一直都將Alarm列為是No.1Health Technology Hazard。結論是因為我們要提升病人安全,同時降低醫院環境中的噪音,對醫病雙方都是好事。

When: 當然是自即日起,或是當醫院高層開始把它當作是一回事時就應起動,更何況最新的年度病安工作目標(一)已有相關條文要求規範它,並視它為優先推動的策略

Where(執行地點): 在所有醫院裡,有Alarm的地方皆是對象,尤其是使用所謂高危險Alarm的地方,通常包括各類特殊ICU、開刀房、急診、洗腎室及心導管室等

What: 所有財產目錄上有編碼的清單,都要納入管理,主要又可分為高風險/高優先(High Risk/ High Priority),High Risk/Low Priority,低風險/高優先及低風險/低優先等四種,但最好能找出對醫院最重要的Alarm,以便優先加以管理。

實際上False Alarms,很常見於生理監視系統(Physiologic monitoring)、人工呼吸器、輸液幫浦、洗腎機、IABP等等

Who: 所有儀器含Alarm使用者,都應接受在職教育,且不一定只有新人或只有在引進新儀器時。

How: Leadership必需先將警報器管理辦法當作是優先處理的Agenda. 收集資料(Collect data)、分析(Analyze)、量測(Measure)、針對最棘手的Alarm fatigue或疲勞轟炸問題、強調在設定時(Delay, Threshold),能依個別條件做調整(即Individualization的重要性),並使用FMEA、CQI及Six Sigma等手法檢討改善。

把查核Alarm功能,當作安全巡查的稽核重點之一也是一個點子!讚啦

在Policies &Procedures當中,建議成立一個跨科室的團隊,除了規範何時可以關掉Alarm,並明訂誰才可以關掉Alarm以外,還要教導使用者(Staff education)如何正確設定各種Alarm的上限與下限值,並掌握對優先處理的Alarm反應時間為幾分鐘,及何時應該Call for help。

Alarm大致可以分為視覺( Visual) Alarm,及聽覺(Auditory)Alarm,依儀器別,又可分類為血氧監視器Pulse Oximeter含SPO2及心跳上限及下限Alarm。

輸液幫浦的阻塞Alarm,餘量Alarm,電力不足Low Battery Alarm,呼吸器Ventilator/NPPV則有預防Apnea 或Disconnection 的Alarm, Airway Pressure太高或太低的Alarm,供應氣體的Low pressure alarm,或 每分換氣量不足(Low Minute Volume)Alarm,呼吸次數的上限與下限Alarm,其他生理監視系統還包括心律及波形如心率不整(VF,VT, VPCs,NIBP, 體溫)也都有發出Alarm的功能。

此外,屬於Technical Alarm的問題,也是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性,如有些儀器的電池在轉送路途上突然沒電,電源斷線,ECG電極片脫落,甚至是儀器本身出現功能異常。

以下再列舉一些臨床上有用且常聽到的Alarm,讓大家更瞭解Alarm問題的寬度與深度:

如產房的Fetal Monitor,新生兒保溫箱的溫控Alarm,對早產兒很敏感的氧氣濃度控制Alarm,目的在預防精神科病房的病人落跑的Elopement Alarm,預防病人跌倒的離床或離開椅子的Bed/Chair Alarms,遠距監視專用的Telemetry alarms,在 ICU護理站可以集中管理的Central Station Monitor Alarm, 保管疫苗的專用冰箱之溫控Alarm,必需經常要有人去關心的去顫器或電擊器(Defibrillator, AED)Alarm,以上有多種警報器如一旦出錯,其後果往往不堪設想。

Alarm fatigue(Cry Wolf Syndrome)的對策,仍然是目前所有Alarm相關問題當中最迫切需要克服的,也曾被定義為一天響起超過350次Alarm,造成照護者精神疲乏不勘負荷的狀態。


其他有關Alarm的問題包括:
1.使用者過度信賴警報器
2.使用者知識不足或沒有能力應對或安全處理Alarm,這包括找出Alarm聲音的源頭,或當同時有5個或5種以上不同Alarm正在響時,知道應該先去處理哪一個
3.有能力使用或處理Alarm者人力不足
4.儀器設計有瑕癡

總結論是,有效的Alarm Managment要靠醫院高層的態度與決心,首先正視臨床警報器的安全管理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必需建置成熟的安全文化尋求跨部門的合作,由院方提供足夠的資源,朝向可以辨別真正緊急事態的Smart Alarms之發展趨勢,並加強醫護的教育訓練與溝通,建立個別化的條件設定準則,大幅降低False (positive)Alarm將有助於調整護理工作,因為學者發現關閉Alarm的這個工作,整整佔了護理師日常業務的"16%"。尖叫


格友們可以上網參考TJC,ECRI, FDA, CHPSO, AAMI, AACN
等權威性機構提供的資料。


<延伸閱讀>

醫療警報器的種種問題與病人安全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49997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