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診所需要什麼樣的急救設備?
2010/09/13 09:10:42瀏覽2147|回應0|推薦3

今年度的中區病安訪查輔導活動已經圓滿落幕了!

格主雖然主要負責的是各大醫院,但其中也有幾次機會,是順道拜訪幾家中西醫及牙醫診所,在中醫診所方面,讓格主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急救設備。

由於中醫診所也是醫療機構,而依法又有什麼規定必需遵循的格主也不清楚,但總是有衛生單位的長官陪同,所以就是按照稽核表上的條文走就沒錯了!

本年度,仍要求中醫診所要常備一個急救箱及氧氣設備,急救箱內要有Ambu Bag及面罩,並要懂得如何使用它。

值得一提的是,有診所竟然秀出的氧氣設備,可用「卡娃意」的日文(可愛),或台語的「古錐」,來形容的登山客喜歡隨身攜帶放在背包裡的氧氣瓶,瞬間讓同行的訪查伙伴們都傻眼了!

這難道是中與西醫在認知上的隔閡嗎?

另有一家診所告知,氧氣筒的租約剛好到期,廠商說再過幾天就會補送過來,看來業務量應算不錯的,還是捨不得花錢去準備(買斷)比較夠用,或「大方送」的氧氣以防萬一。

為了評鑑或病安訪查,而只願做到符合最底線標準的醫療院所還不少呢! 以下論點或許有些爭議,歡迎有識之士發表意見。

一般而言,中醫診所會遇上病人突發狀況,而急需做CPR的情形,可說是微乎其微,或許與一般公共場所的機率沒有太大差異。

中醫即使有用藥錯誤的意外發生,也幾乎沒聽過會導致病人過敏性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有人警告過麻黃素可能是一種致命減肥藥,必需小心,但事實這並非業界特別提防,或害怕的醫源病。

較常聽到的是,在病人接受針炙時偶發的所謂「暈針」,而非要靠真正的CPR去救活一條命,有驚無險是原則。

有人辯解說,在中醫診所偶發的心跳停止,因為不是醫療行為所致,所以應可視同是發生在任何醫院(西醫)外面,如公園、路上、賣場、餐廳、體育館..等的CPR,,不用要求或期待太多,也別笑那一點點「小氣」的氧氣瓶;也有人反嗆總比沒有好啊, 趕快找人或自己撥119,並快速按壓病人胸部(心臟按摩)每分鐘100次比較重要吧!

在最緊急的關鍵時刻,前述兩件事才是正確答案,如在附近有AED可以電擊,也比氧氣優先且重要!沒錯~還滿夠水準的發言!

這麼一說,口對口(Mouth-to-Mouth)的老套人工呼吸,似乎已經是過時或不入流的急救法,我們只好跟進這股「新潮流」,不要執著心臟停止後第一時刻或短期間的供給氧氣,認真按壓胸骨才是主流。

院外發生的(心源性)猝死如急性心肌梗塞,通常沒有很高的救命成功率,有報告認為大約是6%。

以往的標準CPR,AHA(美國心臟協會)在2005年要求,按壓胸部15下,到了2007年則變成30下,而口對口吹氣仍維持要2下,但學者(Ewy)認為這2下的人工呼吸,平均要中斷CPR16秒鐘,在經驗或訓練不足的施作者,反而可能浪費更多時間,所以新的學說認為可以省略併用人工呼吸。

上述的AHA,自2008年4月以來一直與Arizona大學積極提倡,只做胸部(胸骨)按壓(Chest Compressions Alone),又名"單獨只用手"的(Hands-only)CPR。http://www.handonlycpr.org/

Ohio 州立大學的Dr. Michael Sayre,也是另一外有名的推手,兩年以來,雖然沒有人發表過其普及率有多高,但這個尤其適用在院外路倒成人的更簡單心肺復甦術,已確實廣受全球醫界重視與採用。

今年7月底在有名的學術期刊(NEJM)上,連續有兩篇報告(作者分別是Rea TD及Svensson L),都支持Hands-only CPR的新觀念。

對院外發生的心跳停止病人(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而言(第一篇n=1941),反而比執行標準CPR的Group,有更高的存活出院率(12%)。

第二篇n=1276的報告中也發現,Hands-only CPR vs. 標準CPR兩組之間,就30天後的存活率而言,統計學上並沒有什麼差異。

可見CPR學理的演變,日新月異,不可不知。

講到這裡,似乎氧氣再也沒那麼重要了!反正中醫也不被允許做其他更積極的處置,所以或許明年我們會修訂稽核項目與內容,讓它不會太苛。

最終,當然還是需靠氧氣,來做進一步的急救(插管並給藥)是大家都同意的,但在中醫診所萬一發生,比方說冠心症病人瀕臨死亡的狀態時,除非醫療法規另有規範,否則在分秒必爭的時刻,還是按照新版本的BLS(Basic Life Support),只做前述兩件事情(找119並快做Hands-only CPR),等119火速來到現場再說就可以了吧!您認為呢?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44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