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醫療疏失的花費-以美國為例看台灣
2010/08/30 10:16:43瀏覽1500|回應0|推薦2

美國保險精算學會(Society of Actuaries),於今年6月發表了一個推估全美醫療疏失總花費的結案報告。

這個以"The Economic Measurement of Medical Errors"為題的大規模經濟分析專案,是由Milliman Inc.公司承包,依據2008一整年的保險理賠檔案及ICD-9的分類所估算得來的!

他們保守估計,2008年在630萬起有病人受傷害(Patient Injuries)的案例當中,150萬起被認定有醫療疏失,總共花費19.5億美元,比2006年由不同來源得知的估計17-29億,在數據上不知如何做比較,但專家評論:顯然此次的調查案例更多(達2400萬)且立場較中立,所以也比較有公信力!

無論如何,行內人士認為都不能把它當作"差不多",而沒有繼續提出改善策略。

算出的平均每個Error花費是13000美元。

上述Measurable Cost(19.5億)當中,並未把「用藥錯誤」納入計算,其中有17億(87%)是屬於Direct Cost,2.5億則是間接成本(Indirect Cost)。

換言之,醫療機構因為醫療疏失,反而增加了17億的營收!

媒體評論,這些可預防的疏失,每年可幫醫院賺進十幾億美金的問題,還不夠大嗎?

反觀國內雖沒有類似的公開數據,但是否醫療品質一樣好,大家心知肚明。唯有能靠修訂健保制度,及給付辦法才能杜絕浪費,為了不再當冤大頭,積極實施DRG篤定是個"止血"好辦法。

最常見的五大醫療疏失依序如下:
1、壓瘡
2、術後感染
3、脊椎手術後症候群(Post-laminectomy Syndrome)
4、術後出血
5、侵入性處置(Procedure)引發意外穿破(Puncture)或裂傷(Laceration)

最花錢(Most cotsly)的十大疏失(佔整體70%)是:
1、術後休克
2、經中心靜脈導管的血流感染
3、灌注、輸血、打針含施打疫苗後發生感染
4、胃造瘻(Gastrostomy)術合併感染
5、器官移植合併症
6、人工植入體或自體移植手術(Prosthesis,Implant,Graft)後感染或炎症反應
7、氣管切開(Tracheostomy)合併症
8、胃造瘻合併症(Mechanical)
9、輸液或輸血反應
10、胃造瘻其他合併症

美國的主要健保負責機構(CMS),自一年多以前已正式實施十種"Never Events",不再給付的政策。

這似乎也是非常合理,因為屢屢開刀後還要重返動刀、清創、止血或因特定原因需拔除植入體等,不預期的「售後服務」甚至是收拾「爛攤子」的舉動都還有錢領的給付制度,有時顯然是不合理(次數高過同儕!),只有造成更多的醫療浪費。

所以應該由包套的論病計酬(DRG)的制度逐漸取代,才會迫使醫院去介入或控管外科系醫療品質,格主在開刀房工作多年,看的有些難過的案例也是有的

格主認識的一位有心人士,曾為某大醫院整裡出重返開刀房的案例報表,希望能找出一些問題(為何某些醫師老是在病人身上要開好幾刀?),藉以提升手術品質,但沒想到該院高層卻不以為然,反而將他一軍,真令人看不下去的就是,經營者只有愛賺錢的心態。

事實美國的杜克(Duke)大學,曾報告為提升照護品質而規劃的心臟衰竭(CHF)Program,不但讓病人減少住院又降低了併發症,結果對醫院而言卻是一種財務「損失」,因為醫療收入也跟著降低了,現實與短視的管理者或許會選擇「賺錢」而非「品質」及「信譽」。

大家不妨想想看,如果在您身邊靠「醫療疏失」(不管是由誰惹起的)賺大錢的醫師,或許比你能想象的來得多,但有的醫師很值得肯定與令人尊敬,因為是收別人的爛攤子,且真心想幫病人解決問題;有的則是必需嚴厲譴責,因為自己能力不足,卻又大膽挑戰風險高的手術,結果接二連三開爛刀,好吃的自己先下手,後續丟給別人擦屁股,院方卻只顧有錢賺就好,醫師個人也只顧可以抽成又能推銷自費醫材,根本就是沒有醫學倫理的連續擺爛!希望健保局能加強把關,不要讓這種提供低品質的醫療服務者,照樣拿得到錢或A走不該拿的錢,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您也是站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立場,煩請您協助宣導,請病人/家屬,在選擇住院及開刀時,務必多做功課並多打聽,以免自投羅網,無辜多挨好幾刀,如此讓不該發生的醫療疏失不斷發生,也讓大家(含健保局)都要付出很不值得的代價。台灣的醫療疏失發生率不可能低於美國,合理的、不幸偶發的、非故意惹出的疏失,當然不能罰,而且該花的也都要花,但大家不宜小看花費金額,所以看緊健保局的荷包,人人有責!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tsafetyrm&aid=4362260